在上证股指还在3100多点时候,这个星期一早上,上班途中,和同事简单交流了最近几天股市的看法。联想到近来股市变化剧烈,尤其是前一阶段股市逆经济基本面大幅上涨的问题,个人认为,股市这个逆势上扬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流动性富裕,也就是说股市的高位运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市场资金的推动,是对于股价的高估,应该有不少泡沫。当前的股市应该是以清理泡沫为主的这样一个态势。并且认为,本星期内上证指数应该调整到2800点。
当时,我的判断没有得到同事的认可,他根据多年来的炒股经验认为,股市在经历3478点的盘整后,会尽快上扬,4000点应该不是太大问题。
很不幸的是,股指再一次被我预言对了。今天(8月19日,星期三)下午,上证指数跌破2800点,收于2785点。从而进入了新的盘整。
本人并不炒股,于是,相对就有了一丝冷静,这大概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效应吧。因为不炒股,反而就更加理性分析股市,能够站在宏观与微观层面去做出分析与判断。
关注股市从国有股减持开始。那时候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和股市发展情况,认为这项政策一旦推出,必将引发股灾。并建议周围炒股人尽快出售股票,否则会被套牢。结果听取了我的建议的人及时出手,避免了被套,而同时得到我的建议但没有出手的,则被深套,直到国务院决定终止国有股减持有关政策为止。此后,每当宏观层面有较大的动作前后,都能及时作出比较准确预测,包括在2008年9月份认为股指会在1800点(后来事实上是1803点)附近(这中间有人悲观认为会跌至1500点,本人坚决不认可);国庆节期间,适逢美国政府出台7000亿的救市计划,有人认为我国股市会大涨,本人根据其对我国股市的影响,做出2200-2300点间盘整的判断,后来也被市场验证。
我国的股市从中期来观察,还是有较强的规律性可循的。其实,考察股市的几个方面的因素,经常炒股的人都会说的头头是道,但是,为何做不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呢?其实,核心的问题,是要把股市当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基本面、政策面、资金因素、技术因素等等,都是系统中的一部分,是系统就要维持一种动态平衡,旧的平衡被打破,必然就要有新的平衡来代替,否则就不稳定。股市的敏感性和“用脚投票”的特征,也容易形成“蝴蝶效应”,因此考察股市,必须要综合考察,统揽几项关键性指标的个别变化和系统集成效应,从而对股市变化趋势做出相对比较客观的判断,并且指导买卖行为,这样,至少在股海的惊涛骇浪中,保持相对的清醒,不会跟风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