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评价别让考生望而生畏


素质评价别让考生望而生畏

李华新

    在今年山东的高校录取工作中,第一次有高分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同时也有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 

    “高分退档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这样做是高招制度改革的探索;但更多的人担心,这样做人为的因素太大,容易被少数人操控。(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2009-09-01

临沂师范学院是山东一所省属院校,作为今年两所试点院校之一,在刚刚结束的高考招生中,报考该校中文系的考生中有12人因为综合素质评价低而又不服从志愿调剂被退档,同时也有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

这的确是个问题,因为一些上线的或是能够考得一个好分数的考生,在校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维稳是由老师说了算的,而且是自一些老师的眼里,有点学生的素质是和老师本人的感觉分不开的,而有的老师的素质也挺差,由这样的老师来评价自己的学生,不能没有偏差,而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是,这些被评为综合素质差的学生在事前,应该是有一个公式的时间,要让这些学生自己对所谓的评价是认可的,因为你不认可也不行,有校纪校规为准,因此这样的素质评价应该是让学生家长心服口服的。

12名考生的遭遇把综合素质评价这个字眼,重新推进了人们的视野。其实,早在2007年,山东省就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过程,当年山东把综合素质评价低列为高考录取29条退档理由之一,但由于缺乏具体操作标准,这项政策一直停留在政策层面。

   现在不知道对于在电子档案中显示的素质问题,而使得即使是考了高分,也无法被录取,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感到惊愕的问题,而现在正是因为在录取率山峰上有一个比率的,而且不管是11.2还是1.1的比例,有了这样的比例, 在录取过程中,教授专家组通过比对发现,有的学生高考总成绩比较高,单纯按高考成绩排在前20名;但是按照综合素质成绩排在100名之后,却是可以被录取的。

于是按照这样的一个分析,那仅仅是按照分数就不那么具有说服力了,于是这些分数考前的,你与那些分数排名在后的具有竞争力了,因为在百名之后的考生综合素质,要比排在前面的高,于是,排名在后反倒是得以被录取,这不得不是一个引起人们注意到现象,那就是综合素质的评价,在逐渐成为今后的一个制约因素之后,便会成为今后录取的一个硬指标。但是如何做到综合素质的评价的合理公平,则是一个需要今后注意到的问题,因为从唯分数,到现在的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进行考核评价,以及是否可以做到综合评价的严肃性,也许是要比分数排名还要难以把握的。因而,这些看似具有弹性的评价,更需要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

而且,做出评价难也不难,一是别让考生为综合评价而生畏,二是,如何使得评价体系更加具有合理性和道义精神,以及如何使得综合评价理性而不是成为应试教育的变种,都是需要严肃公正、理性合理的量化体系,而非是一种应付和拼凑。或是其中掺杂上更多的人为因素,以及成为对那些有棱角的学生的一种变相的惩罚,都是需要考虑到的。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