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锵玫瑰在风沙中锭放
记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首届十佳女职工高级技师李淑芳
赵纯杰 谢欣
提起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五公司现年38岁的高级技师测量工李淑芳,我的脑海中总会萦绕着这样一个挥之不去的画面:她肩扛仪器在风沙中艰难地跋涉着,飞起的黄沙遮住了她的视线,但她没有后退,依然坚定地前进、前进……她始终坚守精益求精的工作原则,细致入微的完成着每一次测量任务。也从一名普通的测量员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工作成绩显著。多次被公司评为三八红旗手。
提起中铁十五局集团公司五公司现年38岁的高级技师测量工李淑芳,我的脑海中总会萦绕着这样一个挥之不去的画面:她肩扛仪器在风沙中艰难地跋涉着,飞起的黄沙遮住了她的视线,但她没有后退,依然坚定地前进、前进……她始终坚守精益求精的工作原则,细致入微的完成着每一次测量任务。也从一名普通的测量员成长为一名高级技师。工作成绩显著。多次被公司评为三八红旗手。
顶烈日,冒酷暑,风里来,雨里去,全站仪、水准仪、三角架、塔尺……这几乎就是她每天工地生活的全部;先后参加了京九复线改造工程,广深港客运专线,咸旬高速公路工程等十几个国家重点工程,她施测过的点不计其数,测量的数据以十万计,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李淑芳在平凡的测量岗位上,在一次次距离与角度的精确定位中,实现着人生的价值和追求。
测量是工程建设的“眼睛”。 李淑芳 深知,只要测量工作有一点点疏忽或失误就可能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和信誉损失。在李淑芳身上深深触动我们的不仅是他那精湛的测量技艺,更有他那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2008年, 在济源市下穿候月铁路立交桥工程中 李淑芳任 测量负责人,由于初次接触到顶进涵的施工,开始时有点迷茫,困惑。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鼓励下,也是通过认真学习相关知识,经过反复复核坐标,掌握了与其相关的测量方法,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由于该工程下穿候月铁路,其测量工作强度和难度可想而知。但她并未被困难所吓倒,进场以来,她不辞辛苦,天天奔波忙碌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2008年11月~2009年8月在广深港客运专线 施工中,她主持本标段导线网,水准控制网的复测,共布置附合导线点11个,角度闭合差仅为5.7秒,导线全长闭合差仅为6毫米,全部远远超过了规范要求标准。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充分信任,监理单位的测量专家对她的工作很放心,说只要有李淑芳在,不用担心测量出错。在项目部召开的工程例会上,项目领导过问许多部门的工作,但很少提及和安排测量班的工作,原因就是她工作扎实,精益求精,让人放心。
工程施工,测量先行,测量工作进展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后序工作的进展。每接到一项新工程,以李淑芳为首的测量班立刻就进入了“战备”状态,审图纸、跑现场、交接桩、加密桩、导线点复核、红线界桩、路基中桩测量、桩位放样等一系列前期工作马上展开。为保证工程的进度,她风雨无阻,任劳任怨。在生产、生活设施还未完善,后勤供应还没有保证的情况下,每天要扛着仪器徒步行走几公里严寒和酷暑,都是对测量工作者身心意志的考验。但就在这种环境下,从没有听到过李淑芳有任何怨言。
同事们都说李淑芳是个闲不住的人。由于人手少,工期紧,作为测量主管,他白天和测量班其他成员在工地测量,晚上别人休息了他却还在计算内业资料,做数据复核和技术交底,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每天直到深夜才休息。平时只要工作稍有空闲,她就会上工地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和探讨如何进行放样,如何控制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积极采纳好的建议,更新测量方法,让测量工作更加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有时候想到可能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她会立刻去工地重新测量,进行复核,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咸旬高速公路工程一标段结构物众多,有时测量不能通视。根据现场条件和施工的需要,他就采用“后方交会”法进行测量放样,此方法经他和测量班成员多次检验,测量精度符合测量规范要求,也达到了快速、省时、省力的效果。
2009年,李淑芳在咸旬高速公路项目任测量主管,咸旬高速公路地处崇山峻岭之间,地形复杂,工程量、投资额、施工难度都很大,是陕西省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最艰巨的路段。项目承担施工的标段穿山越岭,跨溪过涧,山高林密草深,测量工作人员每天工作都要爬到陡峭的山上,身上还要背着十几公斤重的测量器械,爬山时手脚并用,有时手机从衣服口袋里滑丢了都感觉不到,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山上的茅草象刀子一样,划得手上身上血淋淋的,三角架和棱镜杆上都沾上了斑斑血迹。一天只能上下山一次,一去就是一天,在山上吃的就是自带的干粮和水。因是第一次到山区工作,崇山峻岭不习惯,平高控制点埋设和施测又困难,加之时间紧、任务重,她亲自带队,跑遍了所有平高控制点,带领测量技术人员,起早贪黑的工作,有力的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开展。
2009年12月底一天,咸旬高速公路项目工地,天寒地冻,大风扬尘,大家坐在办公室里也感到手脚冰凉,脸上发紧。但为了测量数据,李淑芳的手指都冻僵了,嘴脸冻的发紫,为不影响工作,李淑芳咬牙坚持,直到天傍黑,全部边桩施放完毕才收摊
成家有了孩子后,由于工作原因不得不把孩子长期放在老家,孩子的父亲也在外地工作。一年难得见几次面。记得有一次年仅十岁的女儿许梦彤高烧不退,家里打电话问我能否回家,可我由于工地实在太忙不能回去。孩子在电话里哭着喊:“妈妈,我要你回来,我要和你在一起,别人的妈妈天天都能和孩子在一起,我为什么不能,为什么呀?”而她只能强忍悲痛告诉女儿,妈妈得工作,妈妈对不起你。一边说,一边偷偷地流泪。但是接完电话,她随后又出现在施工现场。让她最欣慰的是年仅十岁的女儿小梦彤非常可爱和懂事。每当有人问她妈妈是干什么工作时,她总神秘说:我妈妈是修大桥的,伟大吧!面对此情此景李淑芳几度哽咽。
由于长期从事野外测量工作,李淑芳人变的又黑又瘦。回家探家时父母心疼地看在眼力,说一个女孩子家做这份工作太辛苦了,劝她,工作这么多年,仍一直干着测量,又苦又累,有啥意思,不如换个轻松 “体面”点儿的工作。可她对自己的父母说。“累虽然是累了些,可什么工作都得有人干呀,再说我也乐意干这一行”,,自己就是学测量这个专业的,国家花钱培养了我,学而不用怎么行呢。第二天,我依然按时回到了工地上。在李淑芳的手里那些冰冷的“仪器”似乎已经有了活气,距离、角度,一串串的数字,倾注他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与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