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闻俊先生的纪念活动


庄师父逝世三十周年纪念会定于8月8日於温州华侨饭店致和厅召开。会前的准备基本就绪,而重头戏就要上演,特先将拙文“庄闻俊老师行实”上传。纪念会完成后,将有另文报告。

 

 

 

 

 

       庄

 

 

                           

 

 

 

 

 

 

 

庄老师于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十月初六日申时出生在梅头。七岁开始随当地某拳师练习南拳。十一岁入私塾读书三年。后即跟随兄长焕高学做木工。十九岁随兄出门,先到上海为木器店做工;二十三岁与兄焕高及亲戚叶某,一道远赴南洋新嘉坡做木工。在新嘉坡人事熟悉后,与同乡合伙开设木器店。业余时间他积极参加“中央精武体育总会”在新嘉坡所设分会学习武术。曾随霍东阁先生学练霍氏秘宗拳;从广东籍魏元峰先生学得少林对剑等。以及精武会的“五战”:大战、脱战、十字战、短战、合战;鹰爪拳术及诸多器械套路等等。

1924年,中华精武体育会在上海举办国术师资班。庄老师代表新嘉坡分会到上海总会进修深造。因此得到时称“鹰爪王”的陈子正先生亲自点拨鹰爪十路行拳;鹰爪摆步锤;鹰爪罗汉;五十路鹰爪连拳。并先后随卢炜昌先生学潭腿、吴式太极拳;随杨凤歧先生学形意拳;随罗光玉先生学躲刚螳螂、崩步螳螂;继返乡探亲时,与海安蒋幼山先生共同探讨国术,交流技艺。如柔法小八卦、五行拳、五行刀等套路。

庄老师在新嘉坡精武分会曾任国术科科长多年。有机会可以多赚钱,而他格外钟情武术,而不以赚钱为目的。五十岁准备回乡(第四次)不再去新嘉坡了,学员们闻讯合议筹购便于路上携带的“金钮扣”馈赠。而庄老师为照顾学员们的心情,佯作归期未定而照样活动,一切就绪后,肩挑行李到码头附近,将一张写在明信片上的“辞别信”投入邮筒中。独自乘轮船回国。

庄老师1943年从新嘉坡回乡之时,抗日战争尚未结束。他居住海安东门,做木工兼教拳为生。仗义为善,常周济困苦家庭,因此人缘特别好。至今向当地老人问及“高发老师”,仍众口称赞不已。

1946年,庄老师来温州城区租住,流动做木工,业余教拳。亦曾在县学前小学当过校工两年,但始终坚持以研究、传播武术为己任。并常以口头语:“取长补短”、“寻师访友”与市区武术界老师们友好交往。

1953年春,“温州市国术研究会”(即第一届武术协会)成立。庄老师为发起人之一。并负责少林组任组长。继为第二届(19591964)、第三届(19641977)委员。

19562月,庄老师加入“方木合作社”(温州家具厂前身)工作。每日早晨五时前都已经来到厂内,在操场上演练武术。厂内工人有陈炳兴、姜振生、劭作水等数十人先后从学;温三中初一学生李绍民、黄永陵等由体育课巫老师介绍,随庄老师学习武术。庄老师不收学费,却传教十分认真,对动作领会较慢的同学,则不厌其烦一遍遍示范,直至掌握为止。逢厂休日早晨,庄老师则轮流到松台山、人民广场、中山公园、华盖山等处,“以武会友”,交流技艺。庄老师对武术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谦虚好学的追求,而且为普及武术倾注毕生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1967年庄老师年73岁,在“木器厂”工作期满十周年之后获准退休。退休之后庄老师更是利用时间,为许多武术套路编写拳谱。诸拳谱先有四言一句,后完善为七言一句,而且附有许多详尽的注解,都是用圆珠笔写成蝇头般大小字体。字不漂亮,但极为工整。我从同学处收集到的庄老师手写原本有《秘宗拳》、《春秋大刀》、《四门双舌枪》、《鹰爪十路行拳》等。另有庄老师自备的笔记本两册。一册记录有“圆形转掌”(即八卦掌);“霍式拳”(即秘宗拳);合战;“五形刀”(即五行刀);“胜利对剑”(即少林对剑)等十种套路的记录。另一册则记载拳类目录三十种;器械类目录三十种。例“十三势”剑术,不仅名称后有注解,而且画有“火眼图”图形。该册扉页注有70.6.1, 字样。正是庄老师退休在家时所书写。从“图文并茂”的笔记本上,可以窥见庄老师研究武术的专心和极其细致的一面。

退休后,庄老师更是每晨轮流在中山公园、华盖山、人民广场教授武术套路。从学者人数更多。当时市区武术界人士、从学者都尊称他“庄伯”。

1980123日午未之交,庄老师在瑞安海安所逝世。享年八十七岁。葬于梅头后山之阳。

庄老师在温州所传武术,后继有人。19851月,吴宣发起成立“温州尚武精武馆”;继胡怡平在徐州举行的“全国传统武术观摩会”上,表演“柔法小八卦”获“雄狮奖”;1992年,余自力获“国际武术联合会”核准为国际武术裁判。另有同学到意大利、荷兰、葡萄牙等西欧国家,将庄老师所授的武术套路传播到上述诸国;而有更多的同学自从跟随庄老师练习武术之后,得到身体素质的提高、品德方面的进步,则不一一列举。

庄老师,我们永远怀念您!

 

                                                                           

庄闻俊老师八十四岁演练“刚柔小八卦拳”时照片

                                                      19774月中旬演于雁荡山灵峰旅馆庭院内黄永陵摄

 

 

                   

 

                                              魁星架动作  

 

 

 

                                                                                                                  

 

                                         排动作:《威武不减当年

 

   

                                                                      黄永陵  2010年8月6日  於温州知省斋上传

 

 

                                                                                  2001年重阳节 初稿                                      2003723日二稿于续著楼               

 

 

 

 

 

 

 

 

 

 

 

 

 

 

 

 

                                          2003922日完稿于知省斋  刊2004年《温州文化史料专辑p242    

                                          照片于2004114日插入                 2009年《温州柔功武术》p201节录

         

庄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年了。我们深深地缅怀他!

庄老师讳初牧,字高发,号闻(文)俊,祖世居瑞安六都前庄。据清光绪乙巳(1905)重修《天水郡前庄庄氏大宗谱》记载,始迁祖庄日智,于宋嘉祐(10561063)年间,遭闽之变,从“桃源”迁温郡瑞邑六都前庄。曾祖日铨;祖培临,移居梅头;父正奇;母钱氏。至闻俊老师已是庄氏第三十三世。

 

           

                           

                                         1894~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