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宗教


                           在人类的本性中,潜伏着兽性。 ——甘地

                     

     “性”是人类最原始的动力,性的影响深远,因此,莫种程度的自我节制,对人类而言是必要的,如果进一步对自己的心灵有所发展,对心识的控制更加应该收发自如:致力于更高的自我心灵的锻炼,就显得更加的重要了。要克服"性”这股强大的动力,必须先降伏自己的心念。只要控制好“性”的冲动,将更能有效的控制其他的行为和情绪。

    “独身”是开展心灵力量的条件之一。但是,佛教并不强迫每一个人都过独身的生活。“独身”与培养心灵的成长有关:但是,对一般的佛教徒而言,只要持守不邪淫戒就可以了:绝对不能对性欲有所放纵。性欲放纵者,无论在生理或心理上都会带来不幸。

      佛教徒必须在莫种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性欲。当人们沉迷于性欲时,他的行为还不如动物。我们称性开放着为“低等动物”。谁比较低等呢,是动物还是人呢?谁比较正常呢?难道是性放纵者?谁比较有规律和原则呢?这一比较,高尚的“人”,就显得比动物“低等”多了。为什么呢?因为,人类拥有心智能力,能够正确运用心智,控制冲动。可是,人类常为性冲动所奴役:因此,就显得比动物更“低等”了。

    

      我们的祖先并不重视“性”的问题:他们了解“性”的那股强大的动力。因此,不需要特别地去鼓励。但是,我们今天被成千上万的“性”宣传所诱惑,种种挑逗性的广告,海报到处可见;有些人甚至为“性放纵”做辩护,认为控制“性欲”会导致心智失常。

      事实上,控制“性欲”是各种文明的首要原则。我们这“现代文明”已经污染了我们对“性”的认识,我们的身心,也受到了不正当“性”观念的感染。

  

     人类是唯一没有性欲休止期的动物。不幸的是,商人利用人类信誉的本性,使人类长期暴露在这种病态的性刺激下。现代生活中,很多神经衰弱者,可溯源于这种不平衡的刺激。社会上都希望人类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但是,女性却被鼓励运用一切原始的条件,诱惑所有可以诱惑的人,甚至令所有的男性为他意乱情迷:包括自己的丈夫在内。

    “性”在人类的生活中,有着一定的地位。不需要不健康的压抑它,也不需要以病态的心理去夸张他。如果我们重视“性”,就因该适当地以自己的意志去控制它。

      在幸福的婚姻中,不应该过分的强调“性”。过分强调“性”生活,会成为“性”的奴隶,对婚姻造成伤害。性是夫妻双方面的问题,有需要,有付出,真正的协调和满足双方,才是真正幸福的婚姻生活。

  

      婚姻是结合男女双方而成为终生伴侣的过程。耐心,容忍和了解是婚姻的三大原则。婚姻是爱的结合,而不是被绳索捆绑。物质需求,建立家庭,与妻子分享自己的一切,是做丈夫的责任。夫妻生活的理念是“我们的”而不是“你的”或“我的”。一对好夫妻必须坦诚相处,彼此间不保留秘密。保留秘密会导致猜疑“猜疑导致嫉妒,嫉妒引发嗔恚,嗔恚造成仇恨,仇恨形成敌对,敌对缔造无比的痛苦,包括流血事件,自杀甚至谋杀。

  

                                                                 摘自——《佛教徒的信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