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运省长做客《人民网》,我的留言
我是来自于芜湖的网民周蓬安,也是民盟安徽省经济委员会委员、参政议政咨询委员会委员。作为一名坚持通过网上发帖参政议政的网民,能有幸成为芜湖市政协常委,体现出芜湖市良好的政治生态。去年,亳州曾有3名网民成为市政协委员,这就体现出安徽省对网络问政的重视。
笔者一直关注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写了很多的建议,所写的不少“社情民意”被全国及安徽省政协、安徽省委统战部、民盟中央及民盟安徽省委信息采用。
今天我要说的,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会议上,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安徽省委主委刘光复有关整饬“文山会海”的大会发言,不但赢得了少有的掌声,更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记得去年安徽省“两会”期间,由民盟委员提交的《整饬“文山会海”》提案被列为A类提案,应该说“文山会海”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到了非整治不可的时候。
北京规定,“全市性会议不超过1.5小时,机关内部会议不超过1小时;领导讲话不超过15分钟。会场安排和布置要简洁大方、讲求实用,机关内部一般性会议不再挂横幅、摆桌签和鲜花,不介绍与会领导。”
请问王省长:安徽在这方面准备采取什么具体措施?
二、压缩达标评比问题
2007年,安徽省政府主要负责人曾对名目繁多的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进行严肃批评,认为这些项目每年耗资在亿元以上,多属劳民伤财,只能糊弄上级,骗不了老百姓,应该大力整治。
但4年过去了,安徽省达标评比活动不但没有丝毫改观,种类反而更多,弄得基层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应付验收上面了。
2009年,云南开始推行暂停一切达标、评比活动,受到各方面的好评如潮。
请问王省长:安徽在这方面是否有准备改革的具体措施?
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问题
按照省委、省政府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个集中区“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要求,第一步的目的已基本达到。笔者对江南集中区不甚了解,仅就江北集中区的选址问题谈谈个人看法:
目前江北集中区是放在和县的沈巷,离任何一个完整配套的工业区、生活区都很远,知名度很小。这不但因基础设施差而影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更加影响先期投资企业管理人员的生活和休闲,对招商引资非常不利。笔者以为,如果选择无为县的二坝作为集中区的起步区,就可以给招商引资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而由这个起步区逐渐向和县、无为方向扩展,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集中区的建设,要考虑环境的保护。一个大型污染企业的进入,会让更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四、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
核心一句话,安徽省各级公务员都应该好好向浙江学习。
去年我应浙江有关方面邀请,曾考察过杭州、金华和台州的民营经济,受到浙江民营经济的震撼之余,写下了《浙商崛起,应“先谢国家,后谢爹妈”》。
如果安徽省还和过去一样,对民营经济过多索取,过多检查,横设关卡,安徽只能继续落后。
五、发展民营银行问题
笔者去年去台州泰隆银行考察,发现该行属于完全民营化的银行,而这样的银行台州市就三家,而安徽却没有一家。该行是一家致力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成立于1993年,目前已拥有29家分支机构,并在丽水、宁波、金华、杭州和上海等地开有分行。
该行成立至今,已累计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29万多笔、1300多亿元,共扶持8万多家小企业,直接间接创造了50多万个就业岗位,帮助30多万名失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工人实现了劳动致富,得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称之为“中国的尤努斯”。该行设立以来,95%以上的贷款,都是用于小微企业融资
据介绍,在民营经济极为发达的台州(该市有20万家民营企业,比安徽全省还多),地下钱庄却很少。
我和有关部门讨论这个问题时,都说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门槛太高。
笔者有一句话一直想问:为什么浙江能开设民营银行,安徽就不能开设?
六、电话区号的统一问题
前年,湖南长株潭地区实现长途区号统一;去年,湖北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四市率先统一通信区号计划已获国家批准;不久前,河北省环北京周围的十多个县,也准备使用北京市区号。可看到合肥市市长吴存荣带头呼吁让省会经济圈5市的长途区号统一,却无能为力。这说明安徽电信系统观念还很落后,政府推动的力量还不够。
七、行政区划调整,恢复徽州建制极有必要
安徽省行政区划的弊端很多,这里仅谈徽州的问题,
徽州作为千百年来承载“徽文化”的载体,还和同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安庆一起,构成了“安徽省”的省名,“徽文化”也因此成为安徽省建省以来最为重要、最具持续影响力的文化。
从历史上来看,古徽州千年以来一直拥有“一府六县”的建制,包括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和婺源六县。徽州地域的相对稳定,也为徽州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直到20世纪,徽州地理概念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动。1934年,蒋介石出于围剿红军的需要,将婺源县划归江西,但由于“徽州”二字对于全体徽州人的归属感,徽州同乡和婺源人齐声呐喊,发起了“婺源返皖”运动,使婺源于1948年重新划归安徽。1949年,因婺源和江西先于安徽得到解放,婺源又被归入江西区划,导致“徽州”长期被两省分割;1987年,一直属于徽州管辖的绩溪县被划归宣城地区,原先的“徽州地区”又改成了“黄山市”,使“徽州”地理概念进一步缩小,目前仅剩下黄山市的一个区,“徽州”已经面目全非,“古徽州”也已经支离破碎。
八、关于房地产调控搞“贫富混居”问题
近期,《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出台,规定“我省新建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拆迁安置房项目,要配建10%的公共租赁住房和5%的廉租住房”。
笔者以为这么做最终只能是“好心半坏事”。
在今年芜湖市政协会议上,我提交的4个提案中,就是《“贫富混居”成“多输”局面,保障性住房需集中连片建设》,认为“贫富混居”会导致低收入家庭、开发商、富人都不满,理由简述如下:
一是“贫富混居”易引发仇富心理。
二是“贫富混居”不便于物业管理。
三是“贫富混居”不利于社会对低收入家庭的照顾。
四是“贫富混居”不利于社会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监督。
五是“贫富混居”更容易滋生腐败。
有人会担心,集中连片建设保障性住房,会不会形成一个“平民窟”,地方政府愿意承担制造“贫民窟”的罪名吗?这一点其实不用担心,因为世界上哪有单户面积达50平米(廉租房)甚至60平米(经济实用房)、厨卫齐全、配套完善的贫民窟?
九、关于限价房问题
笔者曾写过《限价房难免成“腐败房”,应明令禁止》,主要内容如下:
去年6月26日,广州推出425套限价房,引来4000多人排队争购,这批限价房在当日售罄。值得一提的是,开高价车买限价房的一批人成为当日一道扎眼的“风景”。就本次销售的限价房而言,项目最高限价仅为6375元/平方米,而对面的某楼盘已卖到每平方米1.3万元,该区域比较大的楼盘均价也稳居万元以上。按照该项目单户面积88平方米至97平方米计算,即可轻易节省30多万至最高70万元的费用。这么大的利润空间,即使限价房僧多粥少,有门路的人当然也会不惜手段,过关斩将以最终胜出。
海口市专为公务员建设的限价房,处于海岸位置,车库配置率超过1.1,不包括车库,平均每套面积近123平方米,大大超过限制标准。该楼盘的建设成本加上土地成本,也就3000多元/平米,而周边同类型的房价已经是每平方米2.5万元。购买一套这样的限价房,即可节省200多万元。
限价房之所以不可避免产生腐败,就因为是通过申请批准,而非市场自由买卖,因为批房环节的权力作用,自然就有腐败的机会。
除了类似于海口市“特供”公务员的限价房,会明显造成社会不公外,普通购房者资格的认定过程,也容易滋生腐败。目前购买限价房最为关键的资格认定,一般是对家庭人口、人均居住面积及家庭收入等指标进行甄别。而在居民收入多元化、人口流动常态化的今天,这样的指标就极容易被钻空子,也就给腐败培植了极为肥沃的土壤。
因此,限价房极易变成“腐败房”
此外,无论是海口“特供”公务员的限价房,还是北京市建在接近轨道交通的限价房,对于那些破费较多资金,在较为荒僻地带购买普通住房的市民而言,也是显失公允。
笔者体别提出,第一、二个问题,解决起来说“难”就难,说“不难”则一点儿也不难,关键就看省委省政府的决心,看安徽省领导的政治智慧了。
我的相关文章:
张宝顺的“上网听民意、下网解民忧”,值得期待!
宝顺书记,这一枪开得好!
安徽“十二五”规划,尽显网民智慧
“网络问政”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虽好,安徽还可以做得更好
王三运省长做客《人民网》,我直抒胸臆
近学浙江,用“三不”和企业抱团取暖——我为安徽发展献策一
近学江苏,小商贩免于工商登记——我为安徽发展献策二
远学北京,遏制公费出境游——我为安徽发展献策之三
远学北京,重拳填会海——我为安徽发展献策之四
建议统一“皖江城市带”长途区号——我为安徽发展献策之五
呼吁大力压缩达标、评比、表彰活动——我策为安徽发展献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