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锅上的央行和外储


  事关赤字上限问题的美国驴象之争,着实让中国政府惊吓不小。这简直是一种恐怖主义。它只会加速中国决意摆脱美元绑架的步伐。

  8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终于在美国国会通过的《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上签字。“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北京时间8月3日零点50分,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网站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迅速作出反应,“外汇储备管理将继续坚持多元化投资原则,加强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我造成的负面影响。”

  这是央行对外的反应。对内,外汇局此前数天在问答中否认了“外储是老百姓血汗钱”的说法,称外储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是将外汇卖给国家并获得等值人民币,交易出于等价和自愿原则。外汇局同时还表示,不可以将外汇储备直接分给老百姓,也不会将外汇储备直接用于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

  美国佬吓中国,中国的技术官僚对老百姓却是一副傲慢的面孔。否认外储是百姓“血汗钱”,就是否认常识,只会让创造财富的百姓心寒和失望。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外储少,因此规定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出口商品换回的外汇需经过人民银行兑换成等值的人民币,外币由央行统一保管,用于国家采购国外设备,由国家集中统一使用。当时的政策确实为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是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今天仍沿用过去思维,明显不合时宜。

  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的后果是,为了避免受到外部冲击,中国逐渐积累起近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三分之二(约2万亿美元)投资于美元资产,主要是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即房利美和房地美)。

  但现在,外储掉进了“美元陷阱”:如果在外汇储备资产中维持或增加美国国债,那么会面临美元对一篮子货币贬值或美国出现通胀的风险;但由于中国持有的美元太多,如果中国选择实行外汇储备多元化,抛售美元,必然导致美元迅速贬值,那么马上就将面临资本损失。

  按发改委专家张岸元的计算,到2010年年末,2003年以来每年增加的外汇储备已经发生的汇率损失达2711亿美元,如果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到6,2003年以来增加储备的汇率损失将攀升到5786亿美元。

  美国的这次政治秀,放大了中国外储的安全成本。依我的判断,美国已陷入一场中期衰退,这一次只不过是美元危机的预演,尽管美国在衰退后还会崛起,但中国备受灸烤的庞大外储亟需处理。

  正在美国求学的王石感慨:“中国政府需要拿着这么多外汇吗?不能藏汇于民吗?放开外汇管制,让企业和私人储备外汇,投资海外,虽然有风险,效率一定会比拿在政府手里高,而且能把越来越高的外汇储备降下来。”

  笔者认为,中国更需要刺激内需,从而摆脱对美元资产的依赖。请把“血汗钱”和“made in china”多留一些给你的人民吧,让他们少一些通胀,多一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