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你还有野心吗?


 

领导者,你还有野心吗?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任何一个伟大的企业都有一支伟大的团队,任何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他的身边总是有那些让他成就丰功伟绩的人在不离不弃地追随着。伟大的追随者成就伟大的商业领袖,而且那些伟大的追随者往往更容易成为伟大的领导者,他们之间只有一步之遥。领导者通过别人来完成要做的事情,不管领导者在做什么,如果追随者不响应,领导者注定要失败,因此成功的领导者必须要有成功的追随者。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本人对钢铁制造和生产工艺流程知之甚少,但其手下的精兵强将在这方面均是专家,正因如此,他才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反观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及其子孙福特三世,却在事业顶峰刚愎自用、妒贤嫉能,不允许下属“威高镇主”,并将为其公司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辞退。从而导致福特公司事业大滑坡,最终福特三世不得不将掌管了35年的业务经营大权让给福特家族以外的菲利普?卡德维尔,由他组成顾问团来领导公司,“万年福特王朝”由此划上了句号。

 

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www.tanxiaofang.com)老师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梦想,打工也是为了实现梦想,从这个层面上说,打工与创业并无实际意义上的差别。而且,打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经验积累、人脉整合、学习沉淀的过程。打工中的每一个步骤、经历的每一个公司、从事的每一项职业内容都为今后的独立创业奠定着重要的基础。所以,创业从打工已经开始。

 

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每一个西点军校学员都铭记在心的一句话。在西点军校的学员心中,都埋藏着一个当将军的梦想。若非如此,他们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士兵。但成为将军的前提是成为一个出色的士兵,不然你永远都只能是“想”成为将军。

 

在职场中经常会有这种现象:一些非常聪明、学历很高的员工却未能受到老板的重用,成为工作中的平庸之人甚至是失败者;而令他们费解的是,那些学历没他们高,脑子也比他们笨的人却出人意料地爬到了他们头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那些天生有优势的人总是在想办法少做一点儿工作。

 

著名领导力培训专家谭小芳(预定领导力培训,请联系13733187876)老师认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工作的态度都异常重要。工作的态度要比能力和学位更加重要,它最终决定了工作成就的大小。因此,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老板,身在什么公司,我们都应该想办法多做一些事情;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可能增加其价值,并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如果你能做到这样,那晋升名单上肯定有你一个。说到晋升,不要以为这是一种功利心。其实晋升是对个人价值的一种最直接的体现,它能激励我们继续向前迈进。

 

古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一个人连打工都打不好,连一项工作都处理不好,那么他如何面对创业时所面临的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呢?创业可不是仅仅掏钱雇人那么简单。然而现实状况却是,很多人为了一日三餐而工作,为了养家糊口而奔忙。

 

最好的公司领导就是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怀有最大激情的人。乔布斯最令人着迷之处就在于他怀抱着改变世界的野心。1977年,PPT的发明者坎贝尔年轻时在丹佛一家小软件公司当程序设计员,他为苹果电脑写了一个关于基础会计的软件。乔布斯很欣赏这个年轻的电脑高手,便打电话邀请他来加州见面。当时,乔布斯还默默无闻,坎贝尔也没怎么听说过他。因此,在会见乔布斯前,坎贝尔拜访了多家公司,希望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坎贝尔拜访的第一家公司是苹果公司的竞争对手泰迪。当坎贝尔问泰迪的高管,他们对个人电脑的未来有什么看法时,泰迪的高管说:“我觉得它会成为人们在圣诞节相互赠送的大礼。它简直就是下一个民用波段收音机啊。”民用波段收音机是当时最时尚的产品,泰迪的高管认为电脑也会成为一种时尚。但坎贝尔对这一答案并不感兴趣。

 

接着,坎贝尔又去了其他几家公司,问了同样的问题,但他们的答案都没有打动坎贝尔。最后,坎贝尔见到了乔布斯。“乔布斯讲的故事太精彩了。他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小时。关于个人电脑如何改变世界,他为我描述了一幅美丽的蓝图。在未来,我们的工作、教育、娱乐等一切都被个人电脑改变了。

 

我想,没有人能抗拒这么美丽的梦想。”乔布斯用他的远见和宏图震撼了坎贝尔,坎贝尔当即加入了苹果公司。30多年后,每当坎贝尔回忆起与乔布斯会面的情景,依然兴奋不已。“史蒂夫是一个怀抱着改变世界的野心的人,他能够看到海的那头。”坎贝尔认为这正是乔布斯与其他领导人最为不同之处。

 

创业之初,苹果公司能吸引大量投资的关键就在于乔布斯的这种野心令人深深折服。因此,当乔布斯创立他人生中的第二家公司NeXT时,他不但将苹果研发团队的核心力量吸引到身边,还成功吸引了不少机构和个人来投资。例如佳能公司,就向他投资了一亿美元。在1996年6月乔布斯写给皮克斯所有股东的信中,他底气十足地宣称:“我要让拥有400位员工的皮克斯,成为世界第二大动画公司。”

 

苹果公司创立之初,像沃兹尼亚克、杰夫·拉金斯、迈克·马库拉这些合作伙伴都加入到了乔布斯的寻梦之旅中,没有这些人,也就没有苹果的今天。如今,乔布斯的身边也有一群才华横溢,富有智慧的人,比如设计师乔纳森·伊夫、总裁蒂姆·库克、营销副总裁菲利普·席勒等。如果不是被乔布斯的雄心壮志所吸引,这些人也不会跟随乔布斯。领导者的野心不但能激励自己迈向成功,也能激励员工实现梦想。

 

我们生活在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的时代:地理与意识形态的壁垒逐渐消失,市场越来越开放,商品、创意和资金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使各地的企业都变得越来越有效率。新技术正在创造出重要的商务和沟通新渠道。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从来不曾有这么多人有这么多机会去创新。

 

但这同样也是一个危险的时代。从亚当·斯密以来,我们相信技术的进步会把财富带到**的各个角落,但事实并不总是如此。市场开放与技术普及的双重力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重新构建所有产业版图。技术变革的时代同时也是经济和**秩序被打乱的时代。我们应该观察在这样的时代里财富是怎样产生和分配的,以及我们是否有效地利用了这种机会。

 

在这样的年代里,对于领导来说,没有野心,就没有卓越的成就。为了衡量任何一项变革创新的成功几率,我会问这样的问题:“这些领导有什么样的野心?他们对于企业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愿景?领导团队是否有变革的欲望?”我发现:领导寻求的变革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成功。每一个伟大的领导都起步于一个伟大的梦想。野心勃勃的愿景不仅仅是需求进行重大变革的能力,同时也提供了激励他人的能量与灵感。这些任务——描绘一个梦想,并将他人凝聚于这个梦想周围——正是领导力的精髓。

 

长期以来,“有野心”被看作是一个性格缺陷,其实,野心应当被予以更好的声誉。领导要想改变企业的面貌,市场与技术的进步要想更广泛地被应用,需要更多的野心。伟大*的野心具有更强的目标性,和创造一些超越个人利益的事业驱动力。无论是在本行业中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还是消除儿童疾病,他们的野心都绝不仅限于积累财富和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