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吉良:“中国好声音”不只是“好声音”


万吉良:中国好声音不只是好声音

 

82日《荆楚网》发表,《百度新闻》《金融界》《黄冈日报》等媒体转载)

 

 中国好声音首播收视率1.5,重播收视1.13,即使是1.13,也超越今年所有音乐类节目首播收视。第二个周五第二期《中国好声音》收视2.8,成为近年来低迷的音乐节目市场上一个惊人数据。(81日《南都娱乐周刊》)
  我不是一个只看收视率的观众,无论从我的年龄与阅历来看,应属于较理性的那一种。因为有时哗众取宠、低俗取悦的节目,收视率也不低。但这个节目不绝不是哗众取宠,低俗取悦的节目。
  中国好声音的确向观众呈现了一台视听盛宴。笔者不是音乐专业人士,但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我发现中国好声音的选手声音的确有特点:有实力超群的,有动感唯美的,有惟妙惟肖的、有朴实原生态的,有铁汉柔情的,有幽默搞笑的,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
  中国好声音成为一场成功的逆袭,还缘于它的精美制作。中国好声音从版权方购买版权,让中国观众看到了一档制作上称得上世界水准的精良电视节目:每集不到80分钟的内容,调用素材量近1000分钟;场内16个机位,场外10个机位,每个评委都单独捕捉;学员从场外到场内,从电梯口出来上场前状态到休息室中家属表情,都和海外节目一样呈现,让每个观众看到一个有起承转合的真人秀。
  我之所以说中国好声音不只是好声音,是因为在声音之外还有感人的故事,有的故事感天动地,有的故事给人励志。说到故事,有人担心美妙的声音会让故事抢了风头,甚至质疑好声音的选手们为煽情造假。实际上,这些批评声、质疑声,都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前提,即故事煽情帮不了学员。因为,担任导师的刘欢、那英、庾澄庆和杨坤听歌时,都背对学员在盲选,此刻,好声音是选择关键。如果硬要说故事煽情的话,好声音加上好故事,如虎添翼,有何不可。
  其实,中国好声音不只是好声音的最大看点,我以为除了精美的制作与好故事外,恐怕就是四个评委背靠学员的盲选值得玩味了。盲选体现了公平、公正,这对我们时下的很多人才选拔机制无疑是一个触动。
  稿源:荆楚网
  作者:万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