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指出:“万科作为具有庞大资金实力的龙头房企来讲,势必会考虑增加土地储备,积极拿地以谋求下一轮的市场发展机会。从过去拿地王房企的经验来看,地王开发商需要准备充裕的资金流支撑地王继续生存。但是,土地市场在新国五条调控周期内,频繁出现“高地价、高溢价的地王现象,绝非是一件好事情。一旦土地市场回到2009至2010年疯狂行情,新一轮调控政策收紧是不可避免。”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表示:“新隆沙AF020122商业地块遭遇房企疯狂抢夺,出现“新地王”最根本原因在五个方面,一是广州市中心地块日益稀少,荔湾区可供开发的土地紧缺,尤其是高品质的地块。二是该地块位置属于市中心老城区的黄金区域,交通、商业、市政等配套完善。另外是周围集中着大量的高端消费人群,而住宅区的住宅价格最高达到6万元/平方米,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三是6月商品房库存量加速下降,房企进入补土地储备空仓阶段。 四是房企海外融资成本下降,上半年品盘房企销售业绩大增,资金比去年好转,不缺钱。五是广州房价上涨趋势不变,楼市上半年量价齐涨,房企看好后市。况且商业地产市场不受限购政策的有些。”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认为:“即使万科以19638元/平方米的代价,抢到广州荔湾区商业地块“新地王”,超过此前由广铁南站地块楼面价17203元/平方米的“地王”与番禺万博商业地块楼面价14000元/平方米的“地王”,万科依然是赢家,非常划算,预期利润超过市场预期。一方面是该地块不仅具有一线江景,更赋予其位置的稀缺性,开发价值高。另外一方面是地块所在区域商业市场非常成熟,尤其是该区域的住宅价格已经达到6万元/平方米水平,未来价格依然存在上升空间。三是该地块可开发成高端产品,譬如江景商业公寓与写字楼及商业广场等商业群业态等,销售价格至少在3.8万元/平方米-4.5万元/平方米以上。四是即使楼面地价近2万元/平方米,加上市政配套与建安及税费、贷款利息、开发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七大成本计算,整体开发成本最多2.6万元/平方米之间,按其目前在售住宅与商业项目价格,两年之后上市售价将达到4万元/平方米,市场利润空间非常可观。”
著名房地产专家、亚太城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谢逸枫指出:“市场告诉我们,“新地王”出现是新一轮房价上涨信号,万科又一次制造广州商业区域“新地王”,将推动广州荔湾区整体楼面地价格上升,甚至助推该区域楼市房价上涨。一方面是“新地王”效应下,房企与购房者的心理产生房价上涨预期。另外一方面是面粉贵过面包,高地价必然因高成本的导向,把地价转移到房价上。”
2013年7月8日三地齐拍的花都区同样迎来了“地王”。实际上,花都区此前的地王纪录由保利花城以2009年的单价2315元/平保持,基础并不高,今日开拍的三宗土地单价均打破了该纪录。花都狮岭大道东J12-SJ01地块由广州市名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6400万夺得,折合楼面均价3604元/平,溢价38.6%。花都区新华街新华工业区永祥路38号J11-SJ04地块,由广州市荔柏园投资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吉泰投资有限公司的“联合体”以1.5亿拿下,折合楼面均价3170.4元/平,溢价18%。最后拍卖的花都区新华街九谭村J11-SJ05地块,由保利置业以4.78亿元拿下,竞配建保障房400平,不计算保障房成本,该地块折合楼面均价4531.6元/平,溢价45%,刷新前两宗地块价格,同时成为今年花都区“新地王”。
2013年7月4日,万科经过323次加价后,挑落保利地产、中海地产等大型房企,以总价48.7亿成功竞得位于上海的一块商住用地,溢价率高达88.6%。这是上海年内总价地王第四次刷新,也是万科在7天内第二次拿下地王。这块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区的商住地块,吸引了包括万科、保利地产、中海地产、招商地产、融创中国在内的8家房企参与竞拍。最终经过323次加价后,该地块被万科以总价48.7亿成功竞得,楼板价21415元/平米,溢价率为88.6%。资料显示,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区C-11-3、C-11-4、C-12-2、C-12-3地块。土地性质为商住,土地总面积7.95万平方米,起拍价就高达25.82亿元。根据出让要求,该地块住宅面积100%均为装配整体式住宅,其中90%为全装修住宅,项目必须采用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实施的集中供暖方案。
2013年7月4日晚间万科公布上半年业绩,上半年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额837亿元,虽稍低于本周早些时候研究机构的估算数字,但仍较去年同期增长34%,环比2012下半年增长50亿元。不仅万科,同期公布业绩的诸房地产企业普遍录得同环比双增。6月,万科实现销售金额约135亿元,上半年累计销售金额近837亿元,这个数字略低于本周一中国指数研究院给出的843亿元水平。仔细比对数据发现,6月万科的销售情况几乎持平于去年同期,而此前几个月,万科每个月的销售情况都有较大的同比增幅。保利地产也有同样的情况,6月销售额12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55亿元下降21%,这与前几个月同比猛增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两大龙头企业同时出现月度销售同比下降,部分原因是由于2012年一季度正值房地产最低迷时期,到二季度时已经展开大幅反弹,因此造成今年一季度数据同比大幅增长,二季度增幅降低。尽管6月销售增长乏力,但基于一季度的销售大涨,各房企上半年仍然录得了大幅的业绩增长。其中万科销售额同比增长34%,保利地产同比增长26%,世茂地产同比增45%,碧桂园同比几近翻番。
除了上述的基数原因外,今年上半年房企销售也的确呈现“前高后低”之势,新政细则落地后的4月已出现冷却迹象。以万科、保利、碧桂园为代表的多家房企在通常的“小阳春”时节出现了销售的环比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3月份政策出台后大量刚需集中释放。此后5、6两月的成交略有回升,但已不复一季度的繁荣景象。价格方面,地区间继续表现出结构性差异。以布局一线城市为主的万科和布局二三线城市为主的碧桂园为代表,6月份万科的销售单价为12088元/平米,是年内最高点,且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1%。虽然万科在京沪等地的项目通常不处于城市核心区,但单价依然有明显上涨,折射出一线及热点城市的房价之坚挺。而碧桂园近一年来房价起伏较为平稳,未见明显上涨,也可看出调控对二三线城市房价的影响。7月5日的A股,此前连涨数日的房地产板块全线逆袭,领跑大盘,至收盘时泛海建设上涨7.20%,保利地产、招商地产、万科A均录得4%以上涨幅。
2013年7月8日,根据金地集团公布的销售简报显示,上半年累计签约面积为15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25%,累计签约金额197.2亿元,同比增长46.50%,而仅6月份的销售金额就占到了半年的近三成。继万科、保利上周末公布6月份销售业绩后,A股另一房企巨头金地集团7月7日晚也公告了上半年的销售情况。数据显示,万科、保利、金地集团、招商地产上半年的总体销售金额同比增逾三成。金地集团的销售简报显示,公司6月份实现签约面积3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50%;实现签约金额54.7亿元,同比增长53.65%。2013年前6个月,金地集团累计签约面积为15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25%,累计签约金额197.2亿元,同比增长46.50%。这也意味着金地集团上半年最后一个月的销售金额占到了公司年内销售业绩的近30%。
A股四大房企龙头中的招商地产虽未公布销售业绩,但根据机构统计,其上半年实现销售金额20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28.94%。而万保金招今年上半年的整体销售金额则达到了1878.34亿元,同比增逾三成。由于去年上半年,尤其是2012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谷,随后销售的回暖又一直持续到今年3月底,因此今年房企的销售业绩在同比方面均出现了较高的增长。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龙头房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以万科、保利、中海为例,今年前5个月这三家房企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71%、1.98%和2%,相比2012年末分别提升了0.52%、0.41%和0.61%。另一方面,楼市销售的火热也传递到了土地市场。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国300个城市成交楼面均价为1078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7%,其中,住宅类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综合性用地)成交楼面均价为146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1%。而仅上周,北京、上海的土地市场便在同一天出现了各自的总价地王,并成为刺激地产板块在上周末领涨大盘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