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和转基因技术及其理论是对佛教教义的反对
王瑞嵚
(微信公众号:wisesun888,新浪微博:王瑞嵚,
价值网:王瑞嵚,博客中国:王瑞嵚)
============================================
佛教认为:世间万法皆与因缘有关,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存在。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任何事物的出现和消失都与因缘有关;沒有任何事物能独立存在而不受其他事物影响的,也沒有任何事物的存在,不会对其他任何其他事物造成影响的;任何事物的出现存在和消失都有其赖以依存的前因和后果,因果相依相连,使得万物的生灭无始也无终。
诸法因缘生,万物因因缘而生,而在,而灭,世间的一切无法恒常。
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教要求信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遵守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饮酒。
佛教三世因果:“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总体讲,佛教的人生观,是积极向善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那么,佛教是否赞同现代科学所谓基因排序、替换、改造,以及转基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呢?答案是:否!
为什么呢?因为前面说了,“欲知前世因,今生作受者是。”佛教认为,人的灵魂是不灭的,人有前世、今生和后世。今生贫富贵贱,生老病死,以及种种经历和因缘,都是前世修的缘分。人在今生今世所要做的,就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就是慎独,就是“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人在今生今世的人生处境和财富,是前世银行所存的存款,今世才来享用;而人在今世的所作所为,是往今世的银行里存款,为后世享用做准备。
如果人通过基因测序、改造、替换和重组,使人的生命因重组基因得以重生,是破除了前世的戒律。比如说,按照前世因果,某人患某病,应该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见阎王。但是,这人经过基因治疗,疾病祛除了,没死。那么,阎王爷答应吗?答案是,否!肯定有另一种死法,在等着他。如果说,某人的基因经过测序、重组和改造,加进了长寿基因,这个人是否就会长生不老呢?否!因为在佛教看来,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是对自我灵魂的修炼;在佛教里,外界强加入的基因排序、重组和改造、替换是不管用的,“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
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人和动物甚至植物之间都是平等的。
转基因技术使得新物种不断出现,种豆不得豆,种瓜不得瓜,马不生马,牛不生牛,这本身违反自然法则。也违背佛教教义。人是众生之一,是地球上上亿年演变进化的生物系统的一部分。按照佛教六道轮回,人道居六道之一。每物种,每一生命体都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在生存权上,众生平等,人无权灭绝或改造和改变其他物种的进化过程;人生存和发展应顺应自然规律,人无权创造自然规律,更不能以灭绝或改造其它众生的生命基本结构或生存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满足自身需要,发展自身。人与其他众生是平等的,人无权凌驾于其他动植物之上。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某些科学家的特权,使他们得以打破自然法则,这是违背佛教教义的。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要用平等心,对待一切众生。众生平等。
《维摩诘所说经·文殊师利问疾品》中载,文殊师利去维摩诘处问病,问起菩萨生病之故,维摩诘回答说:
“从痴有爱则我病生。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众生病灭则我病灭。所以者何?菩萨为众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则有病。若众生得离病者,则菩萨无复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
又言:“是疾何所因起?”“菩萨病者以大悲起。”
“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众生生存状态,时刻为菩萨所挂念,所普度。
《观众生品》记: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何谓为喜?”“有所饶益,欢喜无悔。”“何谓为舍?”“所作福佑,无所悕望。”
从上可见,佛教是主张众生平等,坚决拒绝基因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因为这些技术是对众生的亵渎,是对佛教哲学和理念的亵渎。
“基因改变了,这些植物、动物都照著人的希望去改变,结果是什么?结果对人类没好处,带来是灾难。改变基因不正常,不符合自然规律。人,日常生活当中常常接触,饮食起居全都带著病毒,这些基因的病毒。我们看到小孩,很小,长得又肥又胖,吃什么东西?吃麦当劳,喜欢吃这个东西。体型,一个人有普通二、三个人,走路什么都不方便。在国外我们看到尤其的是多,小孩、大人都是这样的,不正常!生态一改变,影响了动植物的正常生态,它对人类影响很大,多少动植物濒临绝灭,这不是自然灾害,人为的。人为而造成自然灾害,这个事实真相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净土大经科注【第五五七集】,2012/10/10,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02-037-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