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了国内某石化企业已应用的含油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提出了适合石化行业含油废水深度治理技术评价 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对采用的曝气生物滤池(BAF)、工程菌 - 曝气生物滤池(EM-BAF)、膜生物反应器(MBR) 和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技术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MBR 总得分为 417.5,要高于 BAF 工艺(397)、EM- BAF 工艺(380.5)和 MBBR 工艺(330.75)。综合考虑,MBR 工艺是处理石化行业含油废水的最优工艺。可为相关企 业技术选择提供依据。
关键词:环保技术评估体系;含油废水;深度处理;膜生物反应器;最佳可行技术
随着石化行业的发展,含油废水的产生量与日俱 增。但排放标准日益严格、污水回用率指标不断提高, 如果仅依托原有的“老三套”工艺(隔油、浮选加生 化)显然难以满足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石 化企业已普遍开展了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程实践。
石化企业含油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有石油类、 硫化物、酚类化合物以及综合性指标 COD 等。含油 废水又可分为 2 类,一类是与油品接触的含油废水, 如油水分离器排水、机泵轴封冷却水、油罐切水等, 其主要污染物的含量较高,如石油类的质量浓度为 500~1 000 mg/L、COD 为 1 000 mg/L 左右;另一类 是含油污水,如地面冲洗水、含油雨水和循环水排污 等,其主要污染物含量较低,如石油类的质量浓度为 100~200 mg/L、COD 为 500 mg/L 以下[1]。
国内外对于石化污水深度处理的工艺主要有膜 分离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生物深度处理技术及其 组合工艺,例如活性炭吸附法、臭氧 - 活性炭法、离 子交换法、膜分离法、臭氧氧化法、膜 - 生物反应器、 曝气生物滤池等[2-3]。其中,曝气生物滤池(BAF)、膜 生物反应器 (MBR) 和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 (MBBR)因其工艺技术可靠、操作管理方便,研究 和应用最为广泛[4-7]。
1 废水深度处理工艺原理
1.1 BAF 工艺
BAF 工艺是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粒径较小的粒 状滤料,滤料表面生长着高活性的生物膜,滤池内部 曝气,包括生物降解过程、截留过程和反冲洗过程。
生物降解过程:利用滤料的高比表面积带来的 高含量生物膜的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 截留过程: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及生物膜的生 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 物膜不会随水漂出;反冲洗过程:释放截留的悬浮物 以及更新生物膜,降低水头损失[8]。
工程实践过程中通过应用级配填料和工程菌等 技术,发展而成工程菌 - 曝气生物滤池(EM-BAF)。
1.2 MBR 工艺 MBR 工艺是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废水生物处理 技术相结合。该工艺不需二沉池,固液分离效率高,生 化反应速率高,剩余活性污泥产生量少,解决了传统 活性污泥法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MBR 工艺根据组 合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分置式、一体式和复合式[9]。
1.3 MBBR 工艺 MBBR 工艺是将污水连续经过装有填料的反应 器,在填料表面逐渐生长出生物膜,填料通过曝气(好 氧反应器中)或机械搅拌作用(缺氧 / 厌氧反应器中) 在水中自由移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利用水中的 C、 N、P等进行新陈代谢,大量繁殖,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有机 污染物和脱氮除磷的目的,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
MBBR 工艺的特点是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 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 环境为气、 液、 固 3 相;空气气泡细小、氧气利用率高; 载体内外生物种类多样,一般为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 或兼氧菌、外部为好养菌,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 存在,处理效果提高[10]。
2 环保技术评估体系 环保技术评估体系分为 2 个层次:第 1 层次有 5 个要素,分别是环境效益、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 可 实施性和运行管理复杂性;第 2 层次有 22 个指标,环 境效益包括污染物去除率、稳定达标率、二次污染等3 个指标,技术可行性包括已推广情况、技术指标、安 全性、技术稳定性、设备寿命等5个指标,经济合理性包 括投资费用、运行成本、能耗、经济效益等 4 个指标, 可实施性包括对生产的影响、改造幅度、施工周期、 技术配套程度、占地面积、周边环境等 6 个指标,运 行管理复杂性包括操作难易程度、人工需求、操作环 境、维修管理等 4 个指标[11]。具体评分标准见表 1。
由于各指标权重不同,需要对各二级指标进行 赋值,具体分值见表 2。
在对环保技术进行评估时,每一指标可得 1~4 分,环保技术总分为所有指标的实际得分之和。某指 标的实际得分 = 该指标的评分×权重 /4,参选技术总 分 =Σ 各指标的实际得分,获得各参选技术的总分后,首先应对同类技术总分进行排序,其次根据不同 侧重点进行技术选择。
3 技术效果评估
根据建立的环保技术评估体系,对国内某石化 企业已应用的含油废水深度治理技术进行评估。
3.1 环境效益 BAF、EM-BAF、MBR 和 MBBR 污染物去除效 果见表 3。由表 3 可见,在 COD 和氨氮的去除方面, MBR 工艺要优于其他工艺。
稳定达标率方面,目前企业应用 BAF 工艺的装 置有 10 套,EM-BAF仅 1 套,MBR 有 7 套,MBBR 有 5 套。从实际运行情况看,BAF 工艺有 4 套装置出口 年均 COD 未达设计指标,有 2 套装置年均氨氮含量 未达设计指标。EM-BAF 工艺仅有 1 套装置,出口年 均 COD、氨氮含量均达到设计指标。MBR 工艺有 1 套装置出口年均 COD 未达设计指标,有 2 套装置出 口年均氨氮含量未达设计指标。MBBR 工艺有 2 套 装置出口年均 COD 和氨氮含量未达设计指标,其 余 COD 和氨氮含量均达到设计指标。
按照技术评估体系,环境效益得分 BAF 为 94, EM-BAF 为 131.5,MBR 为 138.5,MBBR 为 71.75。 可见在环境效益方面 MBR 工艺是最优选择,其次是 EM-BAF 工艺,然后是 BAF 工艺和 MBBR 工艺。
3.2 技术可行性 BAF、EM-BAF、MBR 和 MBBR 易耗部件均为 曝气头。BAF 填料寿命可达数 10 a,EM-BAF 的聚 氨酯填料使用寿命在 5 a 以上,MBR 膜组件寿命约 为 3~5 a,MBBR 填料的使用寿命最高可达 20 a 以 上。BAF 工艺用于含油废水深度处理,投用率可达 100%。EM-BAF 工艺无排泥设施,偶尔需要停工清 理淤泥,降低了设施投用率。MBR 工艺的膜污染导 致膜通量下降,需要定期在线清洗离线清洗。MBBR 工艺不需要排泥,全年投用率达 100%,且故障率低。
MBR 的 HRT 最长,其次为 MBBR 工艺,再次 为 EM-BAF 工艺,BAF 工艺最短。从设计指标看,对 污染物去除率无论是 COD、氨氮还是 SS,MBR 工艺 均最高,具体见表 4。
按技术评估体系,技术可行性得分 BAF 为 143、 EM-BAF 为 101.75、MBR 为 129、MBBR 为 111.8。 技术可行性方面 BAF 工艺得分最高,然后是 MBR 工艺、MBBR 工艺和 EM-BAF 工艺。
3.3 可实施性 施工周期方面,BAF、EM-BAF、MBR、MBBR 平 均分别为 8、 1、 5、 3 个月,MBBR 最短,EM-BAF最长; 占地面积方面,MBR 工艺占地最小;技术配套方面, MBR 需要配套膜组件吊装和离线清洗设施,MBBR 需要配套流砂过滤器或者二沉池,EM-BAF 需定期 人工排泥。4 种工艺建设对生产均没有任何影响,也 不会对生产装置无需任何改造,但都会对周边环境 造成轻度恶臭污染。
按技术评估体系,可实施性得分 BAF、EM-BAF、 MBR、MBBR 分别为 91.5、89.25、91.25、87.5,工艺相 差不大,但 BAF 和 MBR 工艺更优。
3.4 经济合理性 4 种工艺都未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在单位处理 能力投资方面,BAF、EM-BAF、MBR、MBBR 分别为 3.0、10.78、3.7、4.2 万元,BAF 最少。单位处理能力运 行成本方面也是 BAF 最低,为 0.38 元(EM-BAF 和 MBBR 该指标分别为 1.42 元和 0.83 元)。
按技术评估体系,经济合理性得分 BAF、EM- BAF、MBR、MBBR 分别为 47.75、36.75、38.25、43, BAF 最“省钱”,最后是 EM-BAF 工艺。
3.5 管理科学性 BAF、EM-BAF 和 MBR 基本实现自动化控制, MBBR 工艺则需要人工操作控制阀门、开关等,但不 需要循环反洗等操作,能够连续运行。维修管理方 面,EM-BAF需要定期进行人工清理淤泥,MBR 工艺 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3~5 a 需要更换 1 次,且仪表维 护工作量大,而 BAF 和 MBBR 维修管理较为简单。 人工需求方面,BAF 工艺定编人员 1 人,EM-BAF 和 MBR 未增加定编人员,MBBR 工艺定编人员 3 人。
按技术评估体系,管理科学性得分 BAF、EM- BAF、MBR、MBBR 分别为 20.75、21.25、20.5、16.75。 可见 EM-BAF 管理最方便,最后是 MBBR 工艺。
3.6 评估结论 BAF、EM-BAF、MBR、MBBR 作为含油废水深 度处理工艺各有其优势,MBR 工艺环境效益最好, 污染物去除效果、稳定达标率均优于其他工艺,BAF 工艺技术可行性、可实施性和经济合理性方面得分 最高,EM-BAF 管理最方便。
各工艺技术特点如下:
(1)MBR 所使用的中空纤维膜孔径约 0.2 μm, 并不能将大部分含油废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截 留(仅能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100×103 的有机污 染物),但可以截留住废水中的 SS(尺寸大于 0.45 μm 的颗粒物),同时可提高活性污泥含量(质量浓 度 2 ~8 g/L),使得有机污染物的停留时间远大于 HRT,不仅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而且 MBR 中 的污泥龄长,利于世代时间较长的硝化菌生长,氨氮 降解效果最好。但是 MBR 工艺存在膜的技术寿命 和使用寿命较其他工艺短、膜组件更换费用高、清洗 频繁、仪表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
(2)BAF 工艺的去除效率与其工艺设计、填料及 运行管理密切相关。BAF 分为内循环式 BAF 和多 级式 BAF,内循环式可以通过不断过滤截留有机物, 分离的效果大于分解,遇到冲击时,增加反洗频率; 而多极式 BAF,反洗不方便,在受到冲击时容易堵塞 填料,影响达标率及稳定运行。BAF 填料绝大部分 为陶粒滤料,也有使用火山灰、贝壳、膨润土作为原 料,但其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能、对微生物的附着能力、 对废水中氮磷的辅助降解效果等方面性能差别很大, 因此在填料选择时应慎重考虑;
(3)EM-BAF 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对高含量氨氮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该工艺无自动反洗排 泥设施,当进水 SS 含量偏高时,将造成系统处理效果 明显恶化,需要定期人工排泥、补充投加工程菌等;
(4)MBBR 生物膜活性较高,不用反洗,但填料 价格高、启动速度慢、需要增设沉淀池或过滤器。 选择废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目的是实现含油污水的 回用或达标排放,环境效益为主导因素,按照技术评估 体系,MBR总得分为417.5,要高于BAF工艺的397.0、 EM-BAF工艺的380.5和MBBR工艺的330.8。综合考 虑,MBR工艺是处理石化行业含油废水的最优工艺。
4 建 议 由于石化行业废水达标排放标准和回用要求日 趋严格,对含油废水深度处理的效果和稳定度要求越 来越高,费用低、效率高的处理技术应该是下一步的 研究关键,同时也要开展新技术对于炼油废水的适 用性研究,例如离子液体、超声波和臭氧氧化等[12-14]。 对于企业已上设施应加强管理,从运行角度出发,保 证装置的处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