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成熟心态中的怨学


 次成熟心态中的怨学

喻建国

《说文》有曰:“怨,恚也。”《论语》有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清·黄宗羲《原君》有曰:“人怨恶其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有曰:“此百世之怨。”《史记·商君列书》有曰:“是积怨畜祸也。”《墨子·尚贤》有曰;“举公义,辟私怨。”怨,怨恨,怀愁,悬仇。对心有怨的对象,自然厌之拒之。

怨学就是对学习存有厌之和轻度拒之等心理状态。心态处于怨学中,定必对学习对象十分讨厌,时不时地将学习对象拒之于门外。

当个体对现存时空或非现存时空中属于学习对象的内涵心存厌恶,不愿予以关注,更不会热情投入探究,甚至连知晓也常常不予理睬,更不会起雄念加以掌握,此时该个体所操持的心理行为就是怨学,该个体的心理状态也就处于怨学的心态。对于进步和发展持冷眼旁观,兴趣淡薄,当然对进步和发展也绝没有高度敏感。

在现今社会上,处于怨学心态的个体,一般都会受到冷遇。因为怨学者一定没有进步和发展的强烈要求,而社会现在是一日千里般进步和发展,马不停蹄,疾走飞奔,步缓者,无进者,谁也顾不上,就被撇开被甩落了。个体一旦怨学,

对于现存时空中极其丰富的内涵,每一个实体,每一个场,每一个现象,每一种运动,都会淡然相对,即使偶尔有点关注,也不会产生美不胜收,更不会产生兴味盎然。

    处于怨学心态的个体眼见好学者对各种存在充满着兴趣,对各种存在能够

仔细地看,认真地听,性味盎然地触摸,不胜羡慕,但是自己却做不到,更对自己心生怨尤。处于怨学心态的个体看到好学者的感觉、思考、逻辑、判断、语言组织、操作技艺、躯体动作经常处于最佳状态,灵敏无比,速度惊人,生理状况处于一种最佳状态,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都一起协同灵敏地运作,再看看自己由于怨学,总也不能达到自己所看到的好学者所处的状态,更是怨恨满窜。

    怨学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对学习的急功近利,学习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学要有一个过程,有时甚至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丝毫来不得半点急躁。选准学习对象后,要不急不躁地细细地观察、渐渐地投入、默默地模仿,观察时要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近趋远,由微识宏,由宏钻微,由静明动,由动剖静。无须狂热,但须持恒。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会在这时悄悄地自然光降,对学习的动力也会自然诞生,对学习的怨尤也会逐渐转变为从学习中获得快感。

怨学是可以改变的,只要自己按照上述方法不急不躁地投入实践,怨学的心态就会改变成好学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