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的金融形势
最近连续出现新闻讲,不少地产公司最近连续降价处理手头的存货。更有不少公司出现了债务违约,董事长跑路的。
作为个人来讲,偶尔饿上一顿、两顿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人的进化都是由于挨饿,而不是吃饱、或者是吃撑什么的。
对于企业也是一样,资金过于充裕的时候,往往会出故事。曾经沈兄就讲过:凡是来钱容易的公司,花钱就会大手大脚的。
但连续出现过度缺少资金的情况也是一般公司承受不起的,早年间的公司垮台多是由于盈利能力不足、资不抵债,如今却多是现金流断裂。
对于资金的认知不断“升级“
资本的心中充满了赌性,是一种永远的不知足。
过去的年代里讲求“有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当今的年代里,讲求的是“少花多办事”,甚至是“不花钱也办事”。这几年里常常听到的:羊毛出在牛身上猪买单,有点儿要疯感觉。
上述有三个阶段讲述了大家对于资金的认知,从对未来的不清晰到笃定认为未来的钱一定会来的,就如同“面包一定会有的“一样。
PPP工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是运营,可运营属于脏活、累活和苦活,挣的是慢钱,没有挣快钱来得爽。不下大气力抓运营,最终的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匹配是关键
万达的执行力很强,有一个模块化的管理作为保证。实际上在模块化之后是现金流的管控,现金流计划和模块化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这两个计划是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
做企业需要的是收入与支出的匹配,需要的是判断与趋势的匹配,这是谨慎的逻辑,是理性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