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越写越苍白
曹秀
不知是我写多了还是写累了,总是感到缺少思想感情,缺少人生深度的作品,停下一段时间读书后仍旧如此。于是我想不是写累了,不是写多了,而是追求人生高度减了,充满活力的作品减了,这样的作品能不苍白吗?现在很多人写作不是为了追求人生的高度,而是为了追求博客的点评,虚假的夸奖,还有一点点名利。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为名为利的时代似乎过去了,报刊发行困难重重,自己吃不饱饭如何付稿费。相比之下,一些网站倒是别有天地,付得起稿费,招得住写作者,网络作家的收入比纯文学作家的收入高不可攀。面对这种诱惑,一向纯洁如初的散文还需要吗?数不清的人在写电视剧,散文能不苍白吗?此外,与此相关的小小说失去了往日风采,除了少数人在写,在玩弄几家报刊,已经不能与作家同舟共济,有水平有能力的作家涌向影视业,写出的剧本没人用。
其实不然,现阶段的文学有自己的特殊性,比如参赛,不是写得好就会获奖,获奖者绝对多数是陌生的。平时看不见他们的作品,偶一为之,或者说他们的关系感动评委,而评委又是谁呢?是著名作家,是教授,是作家协会的什么人,其实不是,只是一些城区的领导,所在地搞了参赛活动,领导趁此机会扬名。
领导年龄小,水平低,获奖者的层次自然低,这种现象哪个地方都存在。作家协会变成了新闻协会,作家协会变成了诗词协会,刚刚起步的人凭权力进入作家协会,排斥几十年来默默无闻的老作家,这种水平倒挂现象不是一城一地,已经危如累卵,不能不引起作家高度注意,否则写出的作品苍白是小事,能不能写下去是大事。
为什么抄袭屡见不鲜,而且越来越多,这与作家人品道德有关,人品都不要了抄袭算什么。有多少人凭权力抢他人作品,有多少人把传统作品窃为己有,为了微不足道的名利害人不浅。有人以认识明星为借口,到处吹牛皮,甚至往收剧本,搞得民怨沸腾,而明星或拍摄公司根本没在意是谁写的剧本,拿到本马上按自己的意愿改成自己的。艺术界不讲艺术,讲究的是关系,是势力,谁的钱财厚谁是当前最大的嬴家。明星几十亿拿着,下岗职工几十年来也得不到一个零头,这种钱财倒挂现象屡见不鲜,更可恨的是他们已经入了外国籍,偏要返回发国难财。是不是中国的老百姓太好欺负了,是不是没有人敢管了,是不是为人民服务只是口号,是不是逼上梁山揭杆而起?
我想来想去想不通,散文的苍白不只是社会环境,更是社会关系在转变,社会本质在变化。有时我情不自禁询问,是不是人品越来越差是强者,是不是越有权越掠夺越是进步,他们这样轰轰烈烈欺压百姓真的没有人管吗?其实,不是没有人管,而是没空管,俗话说,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时候到了,一切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