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的人倒变成都没有自知之明了?


 为何现在的人倒变成都没有自知之明了?

-----一位搞生态建设的教授因为我家乡换了村干部而引发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遇到一位搞生态建设的朋友,他打电话我问我家乡为何还没有动静;他说今年应该是一个机遇,因为高层高度重视生态建设项目。原来是两年前我曾带这位教授到我家乡去看了一下,谁知遇到刚从镇上调下来当书记的村干部;结果这人竟然拉上我们谈了半天的发展方向,并且说将尽快制订一个生态建设规划图;然后再请省里的一些农业与养殖业方面的领导与专家学者座谈,最后就按照这方向邀请各路神仙来这里发展。谁知说者无心,这教授竟然真的听进去了;而且还记在心中,所以今天才向我打听。我说这人因为是外来的,而且不同意卖地;所以与当地人产生了矛盾,结果在当年换届时竟然没有能选上;所以这人也就离开了。而新上任的村干部根本就对生态建设不感兴趣,他们希望的就是卖地与外来老板承包;因为这样村干部就有活动的钱了,所以我家乡还是依旧是贫困村;这就是三十年贫困村的原因,因为没有人想到如何改变;想的都是如何有自己的政绩,然后自己总结出任何人都是成绩显著;可家乡就是还是如此,这也是今天的中国特色呀。

是啊!当年武钢将实习生的孙文东破格提拔成领导干部,这应该是最没有实践经验的人吧;然而上台后的他竟然相当自信,因为在开第一次党委会上就确定出了如何将民主党派人士清除出国有企业的决策;而且成为了冶金系统的改革标兵与青年突击手。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人上台就腐败,竟然在武钢干部考评会上年年评为优秀;而参与考评的武钢人竟然对其打了满分。即使是这腐败分子已经被处罚,却依然有人为其鸣不平;如那位当年为孙文东出主意的统战干事,到现在还公开说孙文东是武钢的功臣;因为是孙文东将他提拔成工会主席,所以他也是处级干部退休;这就是我们社会的考核。

我不明白,既然武钢出了这么有名的人才;为何武钢还是垮了呢?应该是如同当年我们在武钢时那样,而成为全国的学习榜样呀。同样我的家乡贫困可不是几年的了,为何这么多届的村干部都没有人改变;更重要的是我当年从东南亚引进生态建设项目,结果被村干部拒绝;并告诉我需要引进房地产项目。我说我是搞生态建设的,对房地产不熟悉;所以拒绝了。可正因为如此,结果村干部开始千方百计地刁难我;这也是我上大学前在农村修建的住房竟然不能维修,而在外面当官的人却能回家乡在农田里修建别墅。这也是后来我再也不愿意为家乡引进项目了,因为我的心已经结冰了。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么多年家乡面貌没有半点改善,反而是土地越来越少;可村干部每年的总结都是成绩显著,这显著的成绩究竟是什么呀;为何我们这些老百姓就见不到呢?

我们原来的文章谈过责任制的考核原理,那就是独立的第三方通过能够量化的指标考核。然而现在我们社会都是“谁制订目标”,最后就是由谁自己考核;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自我们考核。然而奇怪的是我们社会对老百姓的考核却不是这样,因为老百姓的考核是由领导最后私自地进行;这就是我们社会几千万老百姓下岗,但却都有名正言顺的理由;那就是你的考核成绩不合格或考核末位,这就是领导要你下岗而你无话可说的中国特色。

我们知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来自于孔子,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样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这由于人不仅生物遗传有差距,就是后天的教育与实践也是不同的;所以成就了每个人的优点特长和缺陷短处,这就是环境造就不一样的志趣、性格和风采的原因。子贡的自知是明智,子贡的从容更是胸怀博大。他虽不及颜回闻一知十,但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传之千古。“诚实地向自己展开自己,这是人生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

然而中国人最大的缺陷就是都喜爱听好话、奉承话,这也是中国人难自知而更难自明的原因。因为听到好话、奉承话,便会信以为真而飘飘然;最后真的觉得自己好伟大。没有人思考在这些话的背后是什么,同时说这话的人的目的又是什么。中国历史上《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头脑;他说“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只有他把吹捧者的内心揭示无余,因此也就不会被‘妾’和‘客’所欺骗。人贵有自知之明重要,而自我陶醉则更危险。自以为是者不足,自以为明者不明。自明,然后能明人。自高必危,自满必溢。在这方面古人有经典论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如果扶贫评比检查都是一级对一级负责,而不是对贫困地区民众负责;压根就没有考虑设计民众评比的话语权机制,而只要上级满意就OK了;所以好吃好喝好接待的“隆重迎检查”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扶贫特色。我们看到网络上提到的某旗,本就是贫困地区;然而一次迎检就花掉20万接待费。这到底是在扶贫呢,还是在制造贫困呢?而检查组被接待好了,自然对扶贫工作的考核自然容易通过;如此一来基层官员的工作重点,是扶贫困民众还是‘扶’来检查的官员?正是这样的机制,所以我们社会再也没有自知之明的人了;因为迎合上级领导就能保证自己的成绩突出,这能叫人自知之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