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的探讨


隐私的探讨
喻建国
从人类抓起树叶遮羞之时起,隐私就这样产生了。所有个体不愿意他人知道或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全部被纳入了个体隐私。当隐私被扩大化以后,所有不愿公开的信息就悉被囊刮其中。逐渐地,个人隐私被保护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规则。
“隐”字的主要含义是隐避、隐藏,《荀子·王制》有曰:“故近者不隐其能,远者不疾其劳。”引申为不公开之意。“私”字的主要含义是个人的、自己的,当属秘密,不宜公开。《诗·小雅·大田》有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隐私法理定义:已经发生了的符合道德规范和正当的而又不能或不愿示人的事或物、情感活动等。
现在有些人对于自己的隐私范围扩得很大,也就是说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别人就不知道他是何许人了。结果别人当然是敬而远之,或是避而远之,或是将其抹去。每个人有点隐私那是当然的,但是不能把自己的隐私范围扩得很大,你总该让别人了解你吧,你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的,别人怎么了解你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国古代很多贤达常将这两句话高悬于堂中,用以激励自己。坦荡荡,自然心胸开阔神定气安;长戚戚,肯定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坦荡荡,见不得人的事很少甚至绝无;长戚戚,丑事很多,甚至欲盖弥彰。用现在的话来说,君子的隐私很少,小人的隐私很多。
要走君子之道就需好自修身,提高自己的道德层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能够摊在桌面上,可以让人众目睽睽,万眼目睹,自己无须遮掩。隐私越少的人必是可以坦荡荡之人。
经常操持着利他,帮人脱困,助人解难,自己从中获得无尽的欢悦,当然自己无需逢人就把这些事情说个没完,但是为此遮遮掩掩也大可不必;常常在现实中欣悦地悦纳,这很好,那也很好,来的全是自己喜欢的,自己可是来一个欢喜一个,这样的事情可全是见得了人的;有来到自己面前的事情,自己都能够将它们美化和崇高化,美事自该让人赏,崇高的存在也当让大家一起荡漾其间,通过升华,自当让大家一起饱览共享;善于谋略,善于筹划,让一切运转尽在润运中,排遣灾难和病害,打发失败与坎坷,这些都应该和人共享的高谋,预筹的高招无须遮掩;难处当前,尴尬临身,谁能料抖几件谐趣,全让它们遁迹,一片欢笑声中都已不见踪影;对于当前,对于过往,对于将来,凡曾存在已存在将存在,兴趣让人满怀激情俯身细观,激情探讨,潜心钻研,发现发明接踵而至,激动时刻为伴,创新的喜悦分秒相伴;动静交替激抑,身心有节奏地悦动,生命力旺盛地铺开,善动让人间的所有存在充满生命的力量;平和、渐趋、圆润、共赢,哪一件需要遮遮掩掩,何来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