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近日与一众老友交流,连续几个人都谈到了不争、放下,让人们感觉如今的社会里,多了一些隐于市、隐于山的大隐之士。
文化不同,对于同一事情的表达差异巨大。有人讲过:中国人乒乓球打得非常棒,经常含蓄地表示:“只是偶尔练习一下,不熟”,比赛起来对手才知道他的厉害;西方人很可能是只练习了几天,就直白地表示练了好长时间,打得很好,比赛起来就知道深浅了。
如今的中国竞争激烈,不争、放下都可以作为目标,实际上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的。
学会随遇而安
本科毕业三十年活动时,各人讲述自己,我讲了三个主题词:其一当然是感恩,感恩时代、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同学们;其二是要保重身体,同学们都已经是年过半百,要学会调整自己;其三是要学会放下,学会随遇而安,不再追求一定如何如何。结果,还“遭到”了同学的批评,讲我缺乏斗志。
对外表述“不争”、“放下”,不是意味就直接接受现实,不再努力奋斗。
随遇而安讲的是要尊重规律,顺势而为;而不是要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
期待
知行合一也好、行知合一也罢,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一定要努力奋斗,这是必须的——绝对不能辜负大好的时代,至于对外如何表述一点儿都不重要。
永葆一颗年轻的心,用行动践行自己的承诺,以保证:在未来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光阴而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