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盘上一个大大的顺字
喻建国
在我的电脑桌的台面上放置着一个石墨盘,上书一个大大的“顺”,行书体,左右各有一枚章,右刻“吉祥”,左刻“如意”;下座右一副对联,美丽的行书:“八方和谐人情顺,四季平安天地顺。”只要在电脑桌前一坐,这些顺的内容就会涌入眼帘。
顺者、理也。顺之所以理之。未有不顺民情而能理者。人自顶以至於歱、顺之至也。川之流、顺之至也。《诗·大雅》有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易·豫卦》有曰:“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礼·乐记》有曰:“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
现在人们经常以顺来表示个体情绪舒畅,事业进展有序,运作通畅无碍,一切发展通顺。正因为顺的这番展示,人们也就普遍追寻顺。与顺相对的自是逆。顺水而下,一切通畅;逆水而上阻碍重重,困难无尽。人们当然也尽量想避开逆,绝对不会有一块石墨盘上写上一个大大的“逆”摆在桌上,象征着逆来经常,逆来顺受。写上“逆”的石墨盘肯定卖不出去。
对心态成熟者来说,顺也罢,逆也罢,一切均可悦纳,顺可悦纳,逆也同样可以悦纳。
《史记·陆贾传》有曰:“汤武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看来逆也有可取之处,汤武不就用了逆取吗。在乡间还还常言“逆来顺受”,当作一道重要的处世之道。自然逆是多有不堪:不顺耳的话称“逆耳之言”,不孝顺的儿子称“逆子”,方向不顺的鳞片称“逆鳞”,不顺从天意为“逆天”,不顺心则为“逆心”。逆也包含着抗拒,《战国策·秦策》有曰:“故专兵一志以逆秦,”从另一个侧面看,抗拒也演变为叛逆。
顺逆是相对的,顺逆是互从的,无顺何来逆;无逆也不会有顺。既然如此,乐顺也就可以乐逆了。顺可悦纳,逆也同样可以悦纳,也就顺理成章了。当人们处于逆境中,就该细观顺的境况是怎样的,怎样让自身改变逆的处境,而让自身落在顺的境遇中。这里充满着领受、觉醒、感悟、提高和成长,这是一笔极其丰厚的财富。这笔财富很难用金钱去购买,实际上也绝对买不到。现在你获得了,这何尝不是一种福哦,福是顺的结果,把顺的结果都拿到手了,这不就是大顺了吗。
人皆因处于顺境而心畅气和,人也皆因顶风而行或逆水行舟而颓然忧烦。从社会学和生活学的角度看,顺是个体社会境遇或生活状态处于斜率不大的上升过程的一种存在,逆是个体社会境遇或生活状态处于斜率不大的下降过程的一种存在。斜率不大的上升过程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个体的社会境遇或生活状态达到了某一高度,但只要遇到一个祸,就不知要下降到那里了;斜率不大的下降过程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个体的社会境遇或生活状态降到了某一高度,但只要逢到一次福,就不知会上升到多高了。由此可得一认识:处顺勿要太得意,居逆何须太痛苦。顺可悦纳,逆也同样可悦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