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管理是如何追求完美的


  精益生产的最后一个基本要素是不断追求完美,必须始终不懈地努力消除机构中的浪费和不断地改进工作,即使浪费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是点点滴滴的!这一基本要素的许多重要方面关系到管理和人们的思想倾向。设定目标是不断改进的关键因素。

  1、管理领导层需要设定提高质量的目标

  设定提高质量目标包括减少浪费,缩短交货时间等。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团队往往设定出比管理层更具挑战性的目标--并且还会完成这个目标。这提出了一个有关管理方式的重要问题。正面的鼓励是重要的,这是指取得成绩要庆祝和奖励。而同样重要的是如果团队没有实现他们提出的雄心勃勃的目标,不能给予处罚。相反,管理层应起指导作用,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这种互相支持对于建立一家经营一流的公司大有帮助。

  在不断的改进努力中逐步地消灭浪费,是始终不渝的目标。包括消灭以下各方面的浪费:

  ①生产过剩;

  ②零件的不必要的搬运;

  ③操作工多余的动作;

  ④待工;

  ⑤质量不合格/返工;

  ⑥库存;

  ⑦其他各种不增加产品价值的活动。

  传统的批量生产企业把库存看作是在出现问题时保证能继续生产的保险手段。而精益企业把库存看作为生产过程还不完善的信号。关键的是要不断改进各项工作,直到最终消灭库存。

  2、很关键的是要保证团队每天能安排出时间讨论改进的想法

  3、有关员工提出自身工作范围以外的改进建议

  对此,多数公司是设置建议箱,供大家提意见。成功计划的特点是迅速评定并落实提出的建议,即对手不接受的建议必须要有明确的理由,而且必须向建议者通报。丰田公司的同事告诉我们,有90%左右的建议得到落实,并把落实的状况反馈给建议者。

  4、奖励制度

  多数成功的公司对最佳建议都有一定形式的奖励方案。通常是每一年或每半年举行一次表彰活动,给予荣誉奖。有时还发奖金(例如按节约的费用提成)。但是我们发现奖金方案常常起不了作用。反倒会滋长官僚作风。

  提出的建议常常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援。例如,改变工艺有时需要工艺部门设计新的夹具或对设备改型。工厂的领导必须优先考虑这些计划。及时沟通也很重要。这样,建议者即使要等待一段时间也不会失去信心。

  另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修改设计。在很多情况下,提出的改进建议要求设计部门修改技术条件或图纸-通常根本没有考虑到设计工艺性。举例,一名操作工为了把集成电路的引脚插入印制电路板的孔内,花了大量的时间。这是由于设计工程师设计的印制电路板不准确所造成的。这个问题拖了6个月左右,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该操作工有机会提出改进建议后,这一错误才得到改正。一旦问题引起了设计工程师的重视,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欢迎您点击在线咨询,我们的辅导老师会竭诚为您解答相关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