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失灵了要怎样治疗?


嗅觉不灵的人,因为闻不到气味,常常把饭烧糊,而在液化气普遍使用的今天,如果煤气泄漏,但却因嗅觉失灵未引起警觉,那结果就悲剧了。可见,嗅觉虽然不如视力及听力重要,绝不是可有可无。 

为了保护嗅觉,我们先来了解嗅觉的发生过程:当各种气味吸入鼻腔以后,刺激鼻腔顶部黏膜内的嗅细胞,产生一种生物电信号,信号经过由细长的神经纤维(直径仅0.1--0.5微米)组成的嗅丝,穿过鼻腔顶部的筛板的筛孔,进入颅内的嗅神经主干,最后到达大脑的嗅神经中枢,中枢经过分析,就知道闻到了什么,随后下达指令,指挥人的下一步行为,如:掩鼻,躲避等等。

 

当嗅觉的通道受到任何一点发生故障,就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就像一根电话线,不论哪一段故障,另一端都得不到信号。若鼻息肉把鼻腔顶部的黏膜挡住,气味不能到达,当然就闻不到气味了,伤风感冒和急性鼻炎,由于病毒损伤了嗅神经末梢,也会失去感受气味的能力,颅骨骨折、脑膜炎、脑肿瘤,若损伤嗅神经时,就中断了神经末梢和嗅中枢的联系。

 

如果额叶或者颞叶、或者中枢神经受到损伤时,还可能出现“幻嗅”或“嗅觉倒错”现象,幻嗅所闻到的气味实际上不存在,嗅觉倒错是把香味当成臭味。 鼻腔顶部的黏膜区,1岁以前分化不完全,10--30岁才发育健全,50--60岁开始萎缩,所以,小孩和老人的嗅觉较成年人差。女同志月经期、妊娠期有时也会嗅觉也减退。

长期呼吸一些有毒物质或者刺激性气味时间过长,会产生嗅觉减退或者丧失,这就是“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原因。 嗅神经末梢极其敏感,嗅神经主干也很细小,很容易受到损伤,患嗅觉失灵后,应积极查找病因,及时治疗,若耽误过久,嗅觉恢复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了。

 

经过多年中医临床经验总结出一个目前可恢复嗅觉的疗法:“健脾通窍汤”,健脾通窍汤是以个人体质、病情、年龄、病程做出对症配伍,达到一人一方的目的,精选药材、选取优质药效的地区,通过传统熬制工序保留药物良好的药性。属于纯天然疗法,无任何副作用。

 

健脾通窍汤疗法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健脾通窍汤VS嗅觉失灵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宣肺清热,清肺通窍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肺主一身之气,掌管呼吸。鼻作为气体出入的通道,与肺直接相连。因此,鼻的通气和嗅觉必须依赖于肺气。肺气调和,才能鼻窍通利、嗅觉灵敏。

 

第二阶段:健脾益气,升清通窍

 

脾主肌肉四肢,五脏六腑皆赖以养,人的脾胃有后天之本之称,它是人体体力产生的直接动力;健脾益气升清将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头目,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第三阶段:化瘀除湿,养心通窍

 


化瘀除湿,通经络,加速气血流动,使嗅觉神经得到濡养,以综合调理受损的嗅觉神经细胞为基础,修复营养已受损的病态细胞,使嗅觉神经抑制失常的病态细胞达到恢复正常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