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洛南县旅游产业的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作为洛南县的一个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呈现出较好的发展趋势,全县旅游产业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发展,顺利实现了初始阶段的发展期目标。为了更好的挖掘洛南县旅游开发的内在潜力,探索发展旅游产业的有效途径,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洛南旅游局先后组织人员就如何发展该市旅游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 、洛南县旅游资源概况及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洛南县是陕南唯一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特殊区域,境内年平均气温在15℃,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越,人文资源优势明显。优越的生态区位优势融合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出洛南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据初步统计,境内以山光、水色、森林、奇景、溶洞、文物等为主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景观160余处。按有关标准,属于四级生态景观的有5处(洛河源生态区、华山南区生态区、洛河峡谷生态区——含桃花冢和漂流区、云蒙山生态区、抚龙湖生态区)三级30余处,二级50余处;属于四级人文景观的6处(元扈山、阳虚山仓颉造字遗址、花石浪猿人遗址、华严寺佛教遗址、老君山道教遗址、文庙建筑群、栖霞观古柏),三级13处,二级26处。这些均有一定的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和资源附加值。除此之外,云架山、大圣山、佛山等山山各具特色;鹿鸣谷、瓮沟、仓颉园等无数景观风光各异;罗汉洞、香山溶洞、玉虚洞、等洞洞鬼斧神工,神秘莫测。洛南县有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曾在洛南元扈山指掌而创28个"兽蹄鸟迹"文字;有距今约100万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花石浪遗址;有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纵轴式古建筑群——建于明洪武三年的洛南文庙;有在佛教华严宗中辈分最高的华严寺;还有被誉为“亚洲第一柏”的栖霞观古柏。同时,洛南是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洛南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旅游现状 近年来,洛南县按照“大旅游 大市场”的工作思路,紧紧依托河洛文化、仓颉文化的文化底蕴、利用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抓住洛南县融入关天经济区的难得机遇,积极有效地推进旅游产业开发,实现了旅游开发新的突破。一是完成了规划的编制。完成了《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华山南区风景区概念性规划》和《可研报告》、《老君山旅游风景区整体规划》、《抚龙湖度假山庄旅游总体规划》、《小渠川生态旅游区规划》等多项专业规划。二是唱响了洛南品牌。利用“华山夏都、汉字故里”两张王牌,制作了《从南上华山》、《洛水仓颉》、《醉美洛河源》《鹿鸣谷》等专题片;积极参加了西洽会、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国内旅游交易会、深港联盟政企对接会等大型节会;并成功策划举办了“抚龙湖亲水节钓鱼大赛”、“老君山登山节”、“仓颉文化艺术节”“河洛文化研讨会”等宣传促销活动。使“华山夏都、汉字故里、华夏摇篮”旅游品牌对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三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旅游环境逐步改善。近年来,洛南县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了老君山、抚龙湖、金三州等一批上档次、上规模的旅游项目,旅游景区景点明显增多,游乐功能日趋多样,宾馆和旅行社快速发展,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目前,洛南县有旅行社三家,三星级饭店1家(华悦假日酒店),有床位 100余张;其他宾馆、旅社、招待所共30家,床位2160 张。建成2A级旅游景区个一个(老君山景区),形成了洛南(华阳)滨水休闲度假游、仓颉文化体验游、奇山险洞探索游、青山碧水消暑游、自游自驾探险游四条“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县域内交通往来便利,旅游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四是农家乐建设初见成效。以城关镇、高耀镇、寺耳镇、巡检镇和谢湾镇等重点镇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共同实施开发,农家乐项目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全县已有82户农家乐开始对外营业,其余镇正根据各自实际,开展选点规划,规范经营,人员培训等工作。五是积极开发旅游商品。立足实际,培育开发了“洛南豆腐干”、“王岭粉条”“麦秆画”、“仓颉造字竹简”“蚕丝枕”“洛书”等一批旅游商品和纪念品,多次参加“陕西省旅游商品博览会”,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六是应高紧锣密鼓地进行。全面落实全县应高工作督查会上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多次协调召开了应高工作督查会,各景区景点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应对高公路通车工作,要求各相关单位、景区景点制定详实的实施方案,分解细化目标工任务,层层落实工作责任。二是深入全县各景区景点、农家乐,对现有的床位、餐位、停车位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针对各自现状,对症下药,查漏补缺。三是精心制作了旅游交通服务图2万张,认真编写了《洛南十三花菜品集锦》一书,有力促进了应高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洛南县旅游局在2010年组织参加“中国首届秦岭生态旅游节”,荣获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铜奖1个、优秀奖4个,优秀组织奖1个,荣获特色小吃比赛二等奖2个; 2011 年4月份组织旅游商品三大类7种,参加了“陕西省旅游局组织的全省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洛南王岭粉条”荣获了包装类产品优秀奖 ;多次参加陕西省旅游商品博览会,荣获“最佳组织奖”;2011年7月在北京举行2011年“中华文化旅游主题年”百家旅游目的地品牌推广活动中,洛南县荣获了“中国最具魅力的文化生态旅游县”称号;洛南县2011年旅游工作被商洛市人民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截止2011年,洛南县共接待国内游客232万人次,收入8.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35%和34%,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计完成投资1.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8.6%。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发展步伐较慢 。由于洛南县旅游起步晚,基础差,还在铺底子、打基础中奋力跟进,缺乏对旅游资源理性的、系统的梳理、统筹和推介,旅游一直处在星星点点、零敲碎打的状态,根本没有成庄、成势、成产业。与兄弟县区,特别是周边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差距很大,缺乏大小交通,缺乏大景区,整体发展水平还处在低级阶段。(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由于洛南县旅游业没有兴起,缺乏大量的外来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冲击、冲撞和冲刷,延缓、阻碍、制约了思想解放的力度、深度和幅度,导致“保守—保守—再保守”恶性循环。导致洛南县最大、最优、最特的避暑、人根、文根、区位等独特的旅游大资源、大宝藏,却一直在睡大觉。而现有的旅游景点、景区等项目的开发力度不够,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开发缓慢,可供游客观赏游玩的景点少,缺乏有吸引力的“拳头”产品,难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洛南县与旅游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配套水平较低,标准化的路牌、公共旅游咨询中心、中大型停车场等相当缺乏,难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不高。旅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是产品,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旅游的客源市场,影响到经济效益。据调查统计,洛南县目前还存在着导游人员服务态度差、住宿质价不符、景区景点环境卫生差、服务窗口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从旅游业的六大要素来看,其中“行、游、购、娱”已经成为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行”的方面表现在,交通闭塞。通往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网络还不发达,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差,目前,洛南县只有一条高速公路、两条省道经过洛南县,对旅游企业发展带来至关重要的影响;“住”的方面表现在,宾馆和酒店数量少,难以满足需要,而且软硬件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游”的方面表现在知名的旅游产品太少,还没有在“华山夏都,汉字故里”主题上做足文章;“购”的方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