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vs生活的苟且(8月16日)
人总是要放弃一些东西才能接纳新的东西,只有深切地感受到现实才能变得现实。
面对现实会让我们成熟,因为你跟别人谈理想的时候,别人就会跟你讲现实;反过头来,当你过于注重现实的时候,就会有人提醒你“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与人之间需要对等,互相提醒是好事。很多时候,我们注重现实,并不是因为我们失去了理想,而是基于无奈的放弃。
我们希望身轻如燕,如孙猴子一样翻个跟斗就跨越十万八千里,但是残酷的现实却是,有天大的本事都只能步步向西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才能取得真经。我们希望如天兵天将一样站在云端俯瞰尘世。但是总是会被尘世牵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是无论如何都难以跨越的。
人生活在无奈之中,总是会遇到遗憾,那些遗憾或者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或者是我们没有看到的,或者是我们想到有人看到却无力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扪心自问:你能想到多么久远的未来?你能看到多么久远的未来?你又能等到多么久远的未来?
其实现实是个皮囊,可松可紧。生活也没有标准配置,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永远没有止境。你感觉出入被名牌和聚光灯包裹,被粉丝簇拥才是生活的标配,你觉得没有保姆保镖就像没穿衣服一样不安全,别人却可以在路边烧烤享受人生,穿着地摊货照样可以活出快意人生。你可以要求自己宁缺毋滥,别人却可以做到有胜于无,谁的生活更惬意,谁的生活更纠结。
面对姻缘婚嫁,你可以提出房子车子存款等等附加条件,甚至要跟你一起帮助你的父母抚养那个一直长不大的弟弟,才会谈婚论嫁,并认为那样才对等,才是合理的。但是别人却可以做到零门槛准入,甚至跟其共同打拼,所以生活虽然清苦,但是毕竟可以相扶终老。所以即使你的自身条件再好,生活品质再高,都难以避免会被从理想的半空重重摔下。
理想有理想的美好,现实有现实的真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多少理想被现实打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一首歌曾经广为流传“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对自由的向往,上进之心与进取之心时刻在鞭策我们,让我们向着未来而狂奔,但是当“未来已来”,我们是否依然能记得来时的路,找到我们出发的那个原点?毕竟从我们出发的时候开始,就有无数殷切的眼光在期盼我们回归,即使我们漠视那种翘首以盼,我们还要尊重“叶落归根”的终极需求。
曾经有一句广告词流行了很长时间“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那个沿用这句广告词的著名企业,早已在国际化的战略中迷航,却难以重新给自己打上民族的标签。就如拥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怀揣的就是全人类的命运,关心世界上最为弱势的群体,即使是强势群体,都会在他们所营造的普世价值观的指引下,惟其马首是瞻,一面以救世主自居,一面成为布道的天使。
既然已经从狭隘的民族主义脱胎换骨而变得国际化,那么就要沿着这条路前行,毕竟国际化的头衔光鲜亮丽,跟“土的掉渣”的民族性相比,更具有吸引力。生活虽然充满艰辛与愁苦,却依然需要“且行且珍惜”。当我们奋力前行的时候,不要忘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贾春宝
2020年8月16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