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假期(105):昆明·翠湖


 漫长的假期(105):昆明·翠湖

2020-4-8

昆明“清零”一个多月,餐馆接受堂食也该有一个月了。可公园还只开放几处。我们在昆明,原先是每天都要去湿地公园走走的,二月份宣布封闭之后,就去不了啦。

雨燕建议去翠湖,她听说翠湖南门有两棵巨大的蓝花楹。

我喜欢翠湖。她小巧玲珑,精致文秀,温婉可人。

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周边有云南大学,龙云公馆,唐继尧公馆,闻一多遇难处;湖心岛上,还有昆明自来水博物馆,还有曾经作为西南联大图书馆的海心楼。

她有池塘,花圃,曲径,假山,亭台楼阁。

以前经过昆明,总要抽时间到翠湖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想一想。我那年从怒江回来,就住到翠湖边上,白天就在湖心岛上,找个安静的地方坐着写日记。这几年假期就住在昆明,也会抽时间到翠湖转转,在周边找地方吃饭。

雨燕说昆明的文化就是包容,而翠湖是最体现这种包容性的地方。经常有人在里面唱歌,跳舞,有汉族的,彝族的,藏族的,有传统的,有现代的。

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这种比喻实在太形象。不仅就其意境而言很贴切,而且形状也像。

现在这眼睛似乎被蒙上了。现在正在晒湖。水抽干了,露出湖底,还洒了石灰。不过,还是生机勃勃。各种不同颜色的野生鸟,大的,小的,长脖的,短尾的,正在湖底觅食,嬉戏。

昆明不仅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也是一座良善的城市。海鸥每年到昆明拜访,就是对昆明人热情好客的礼赞。现在翠湖只零零落落还有几只海鸥,不过海鸥飞走之后,会有其他鸟儿来填补空白。翠湖一年四季都少不了鸟语花香。

游人不多,显得比较清静。

慢慢走,发现湖心的布局有了些改观。新建了一个翠湖周边文化建筑的微缩景观,道路的布局也有一些改变。翠湖-云南讲武堂一带已经成为4A级景区,这些改观是申报工作的一部分。

到了南门,没见到蓝花楹。或者是没有,后者是有但还没开花。蓝花楹的花很有特色的,像一片蓝色的云彩。雨燕非常渴望离开昆明之前可以一睹其风采。

又走到翠湖西边的钱王街。那里有很多卖小吃的,卖酸辣腌菜的。一家卖豆花米线的,门前花架下坐了很多食客,应该是小有名气的店子。我们各吃了一碗豆花米线,感觉非常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