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 · 罗雪尔(1817-1894),德国旧历史学派创始人。罗雪尔出生于汉诺威一个高级法官家庭,年轻时候在哥根廷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历史和政治,1838年发表了学位论文《伟大诡辩家们的历史学说》,1840年在哥根廷大学任教,担任历史讲师,主讲修昔底德的历史方法,并十分崇拜修昔底德,自称是经济学领域的修昔底德。1843年出版了《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这是完全为德国新兴资产阶级辩护的、对抗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说。
1848年,也就是《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同一年,罗雪尔获得了莱比锡大学政治经济学讲座的席位,并在此任教长达46年。1889年,71岁的罗雪尔把自己的讲座位置让给了自己的学生布塔伦诺。1894年罗雪尔逝世。1895年,罗雪尔的儿子Carl·Roscher整理了罗雪尔生前的资料,出版发布了《一个经济学家的精神世界》介绍了罗雪尔的生平和宗教思想。
罗雪尔是第一个把萨维尼在法学研究中的历史方法运用到政治经济学中来的,为德国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众所周知,德国资本主义发展比英国和法国都晚。德国的资产阶级既意识到在国际上要和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世界市场的竞争,又意识到和国内工人阶级的斗争矛盾。罗雪尔代表了正在兴起的德国资产阶级的立场,反对马克思的革命学说,主张改良。
罗雪尔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第一,国民经济不是单纯的致富术,而是企图分析人类、判断和控制人类的政治经济学。要深刻了解国民在经济上想什么,要什么,求什么,做什么,达成什么,以及如何达成;
第二,国民经济不是单纯的个人的集合,还包括各个发展阶段的文化、精神;
第三,从现象中找出本质和规律是困难的;
第四,任何制度都有文化阶段性,即历史的时效性;
第五,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体,也有周期,如同人体有生老病死等。
罗雪尔认为,政治经济学不应当指出应该是什么,而应当描述实际是什么。这个观点是直接对抗马克思的观点的,马克思主张以革命的力量打破现状,罗雪尔则明确反对。
罗雪尔的学说,围绕“如何才能更好地增进国家财富”展开。罗雪尔指出,哲学家尽量抽象,以得出概念的本质,而历史学家则应尽量具体,记录和描述现实生活。罗雪尔认为国民经济学的对象,是经济学意义上的财。罗雪尔的原著中说,一切满足人民欲望的东西,都是财。人们之间相互缺乏是交换的基础。国民经济学只研究互相交换的财,就是市场经济。这种在市场交换中的财叫做“经济财”,主要包括物品、劳役和关系。
罗雪尔进一步指出,使用价值是交换的基础。在对生产的研究中,罗雪尔指出生产主要是两种类型,一种是发现潜在的使用价值,另一种是原料加工生产创造新的使用价值。罗雪尔的这个观点在瓦尔拉斯和萨伊等人的研究中也都提过,比如渔民捕鱼,就属于发现潜在的使用价值,鱼是自己长在海里的,渔民只是发现了鱼,打捞了上来,进行卖鱼交易。
罗雪尔主张生产需要三个要素,即自然、劳动和资本。
罗雪尔对价格也有研究。罗雪尔在原著中说,价格决定是买卖双方斗争中实现的。价格的决定因素,是供求关系,以及竞争关系和竞争的强弱。罗雪尔总结归纳说,支配买房下决心购买有两个条件:一是财的使用价值,二是买者的支付能力。
萨伊关于对价格和支付能力的研究,有一个著名的金字塔理论。对一个商品来说,价格越高,支付能力就向金字塔顶部移动,支付能力趋势就随着价格提高而变弱。但罗雪尔也指出,垄断品和生活必须品有特殊的价格稳定性。
罗雪尔也研究了货币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罗雪尔指出,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则需要的货币量越小。这个结论和费雪方程的研究近似,费雪方程表达为MV=PY。其中M为流通中的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社会名义价格水平,Y为社会总产出量。
罗雪尔对信用也进行了研究。罗雪尔在原著中说,约定将来偿还其代价就能处理他人财产的人为信用持有者。信用分为物品信用和人的信用。人的信用包括支付能力和支付愿望。但罗雪尔指出,信用不能创造财富,并且信用有追求利息报酬的特征。
总的来说,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领域能直接对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资本论》的两个学派——历史学派和边际学派,罗雪尔是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旗帜鲜明地反对马克思学说。罗雪尔和历史学派认为,国民经济整体是一个有机体,并从历史相对主义视角出发,指出决定历史发展阶段的是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自然,劳动,资本三要素,同时强调民族精神和“神的意志”,强调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机整体性和改良方法,反对革命方法。应当说,历史学派的学说,有可取的地方。
但是,首先站起来把历史学派一顿乱拳捶打在地的,恰恰是和历史学派一起对抗马克思学说的边际学派。边际学派说历史学派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都太过凌乱,战斗力太差,无法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构建的逻辑严密的钢铁般的理论体系和商品生产与流通研究的方法论进行战斗,实力太差。罗雪尔自己也多次承认,自己的学说是个骨架,缺乏肌肉和血管。就这样,还没等到马克思、恩格斯系统地像《反杜林论》那样进行理论斗争,罗雪尔就被骑在大象背上的共同对抗马克思学说的同盟军边际学派打倒在地,满地找牙。打倒历史学派后,边际学派转身整理力量,以消费者主观效用为武器,对抗马克思价值学说。边际学派从消费者微观视角出发,以效用和需求满足饱和度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抓手,直接黑虎掏心,攻击马克思的整体研究方法和生产关系研究方法,同时回避了对人和人的生产关系的讨论,维护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利益。马克思的价值学说从C+V+M的价值学说出发,仔细研究了G-W-G’的资本运动规律,形成了钢铁般的严密体系,无论是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还是研究方法,都坚固无比。马克思的《资本论》前三卷,第一卷74万字,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47万字,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84万字,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这205万字的研究,逻辑严密,论证精确,支撑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尽管如此,罗雪尔和他的历史学派,在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上,还是留下了浓妆厚抹的一笔,毕竟历史学派是仅有的两个可以和马克思学说同台竞技抗衡的学说思想之一。不幸的是,和历史学派一起抗击马克思学说的边际学派,半路上一个扫堂腿,把历史学派撂倒在历史的沙滩上,带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武器独自和马克思学说抗衡去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为经济双循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调控的环境下,掌握这些西方经济思想发展的知识,汲取可用之处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马克思主义“扬弃”方法的实践,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新的拓展和新境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