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建之旅(03):大同·善化寺
2021-07-01
出永泰门,进入古城。隔马路,左前方一百多米,就是善化寺。
据寺内金大定十六年(1176年)《大金西京重修大殿记》石碑记载,该寺始建于唐朝开元年间,原名开元寺。五代后晋时更名为“大普恩寺”,辽代末年因兵祸被毁,金天会年间(1128年)重修。善化寺现存建筑中,大雄宝殿是辽代的,左右两侧的朵殿是明代的;前面东侧的文殊殿民国时期被毁,现代重建;西侧的普贤殿是金代的;中轴线中间的三圣殿是金代的;最前面的天王殿也是金代的。其中,大雄宝殿是全国仅次于辽宁义县奉国寺大殿和大同华严寺大殿的第三大辽代木构建筑。就古建的数量和质量而言,就建筑的年代及完备程度而言,善化寺在全国来讲都是很突出的。
天王殿南面有广场,广场南侧靠近公路有一面琉璃砖雕五龙影壁,属于明代。原先在城南的兴国寺,因兴国寺毁弃,1980年被搬到善化寺。影壁长19.9米,高7米。面对山门的正面是五龙戏水图案。五条巨龙色彩艳丽,造型别致,神气活现,栩栩如生,是难得的琉璃艺术精品。
正对影壁,就是善化寺天王殿。五级台阶上台基,殿前左右有踞坐在石座上的石狮,张着大嘴,伸着舌头。善化寺山门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单檐庑殿顶结构。善化寺中轴线上的三座殿宇都是庑殿顶。可能唐朝及具有唐代风格的辽金时期的建筑,还不是像后代那样强调等级体系,所以以三座庑殿顶建筑强调善化寺的等级可能不是很合适。顶覆灰瓦,无脊刹,脊上也没有花草神兽的琉璃装饰,只在戗脊的尾端有三只神兽。出檐不是很远,坡面也不是很平缓。檐下斗拱粗壮而简朴,雄浑而有力。明间是板门,次间置格棂窗,简朴大气,古意十足;稍间是红土墙封闭。门楣上有“善化古寺”匾,是当代画家韩美林所题。左侧次间嵌着一块白色石碑,这是善化寺作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证”,由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山西省第一批国保单位有十三处,大同有三处,分别是云冈石窟,华严寺和善化寺。
从天王殿东侧小门进入寺院。刷身份证进入,不需门票,不需健康码,不需行程码。院内绿树繁茂,绿草茵茵。左转,从后门进天王殿。先在屋檐下转圈。我非常欣赏斗拱托起的屋檐给人的那种起飞的感觉。在屋檐之下,台基之下仰视起飞的屋檐,会给人自由飞翔的冲动。在四个角上看上一通,一次又一次经历了飞翔,才进入殿内。殿内左右是四大天王,右边的手持琵琶和宝塔,左边的手持宝剑和长蛇。都是威严而温厚的样子,不是那么装腔作势,装模作样。我在昆明西山华亭寺看到的四大天王就是这个样子,不怒而威。持塔天王背后,有一只小猫在闲逛。看起来连它都觉得天王可以亲近。大殿中央没有弥勒佛,自然也没有为弥勒佛保驾的韦陀将军。天王殿的木构建筑是金代遗留,而塑像是明代的。
善化寺所有殿宇中,我最喜欢的是三圣殿。我之前看过很多次善化寺的视频,三圣殿已经清晰印在我心中。我在天王殿及周边徘徊良久,不仅是在欣赏天王殿,也是在刻意压制我对三圣殿的激情。我不愿意因为太过激动而扰乱欣赏的节奏。每到一处我仰慕已久的景点,我都要这样努力克制自己的激动。其实,说是克制的反面也未尝不可。我需要将情绪压抑,然后让其猛然爆发迸发出来。三圣殿坐落在1.5米高的台基上,月台中间有香炉。单檐庑殿顶,琉璃瓦覆顶。正脊较短,坡面广而平缓。与前面的天王殿一样,正脊中央没脊刹,只在戗脊尾端有三只神兽。鸱尾要比天王殿还要简洁,龙头上只有一个尾巴而不是另一个龙头。据说,年代越古老,鸱尾越简单。不过,鸱尾或者鸱吻更换的频率比较高,很难依此作年代的判断。有趣的是,东头的鸱尾是完整的,而西头的鸱尾尾巴不见了。问管理员得知,三四月份刮大风,鸱尾被刮下来了。我前些日子在家看视频,这个鸱尾还是完整的。
三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中间是隔扇门,次间设槛窗;左右稍间是红土墙封闭。三圣殿外观整体上简洁大方,古意十足。最吸引我的是檐下斗拱。明间檐下有两斗拱,稍间檐下也是两斗拱。这些斗拱都简洁而朴拙,大方而有力。最奇特的是次间檐下只有一朵斗拱;这朵斗拱巨大无比,看起来有两边的斗拱两朵那么大。我不懂建筑,猜测其用料及部件,自重和承重也是其他斗拱的两倍;猜测之所以这朵斗拱如此巨大,是因为其承受着顶上最大的重量。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斗拱,也是最美的斗拱。它的神奇还不仅如此。反复观看之后发现,这朵巨大的斗拱,从正面看是立体的,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一样,中间是凸出的;从侧面看,则是平面的,也就是说正面看凸出的部分,其实是在一个平面上。我为自己的这个发现兴奋不已。我看过关于善化寺的很多视频,还没有看到有谁注意并解释这个现象的。三圣殿斗拱巨大,出檐深远,加上又在一米半高的台基上,从台基下面观看,其四角扬起,展翅高飞的样子就更加生动。我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蹲下看三圣殿起飞的样子,像上了瘾中了毒一样。仅从外观而言,我确定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古代建筑了。
进入殿内。佛坛上供奉的是华严三圣,中间是毗卢遮那佛,左为文殊菩萨,右为普贤菩萨。主佛坐在高大的须弥座上,跟前还有两尊胁侍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也端坐宝座上,跟前没有胁侍菩萨。佛坛前面有数尊宝瓶样的法器,看起来像是铸铁的,泛起了红锈。东西两侧墙壁,有清代的壁画,讲的是佛祖一生的经历。佛像前面有数通石碑,其中西南墙脚的那通《大金西京重修大殿记》,为朱熹的叔祖朱弁题写,是研究善化寺历史的重要材料,同时还有重要的书法价值。几座佛像都是金代的作品,虽然后世有过贴金或重绘,但还是金代的风格。这几尊佛像的风格或者形象与平时在内地所见很不一样。脸型和神态,都不是通常的汉地佛像的风格,明显有少数民族的特点。佛坛前面有栏杆,禁止游客进入。我走进大殿的时候,看到一个身材瘦长着黑衣服的小伙子站在栏杆之内,正在摩挲那尊朱熹叔祖题写的石碑。跟我一起进入大殿女管理员见此情景,连忙呵斥,继而批评,要他出来。黑衣小伙乖乖出来,也没道歉,也没辩白。我以为他是一位狂热的信徒或者书法爱好者,就跟他开玩笑说,你胆子真大,国家重点文物你也敢碰。他没看我,也没说话。黑衣小伙举起手机拍照,女管理员又告诫他,大殿内不让拍照。她的语气很温和,黑衣小伙并不怎么在意。我跟女管理员聊起天来,了解了解佛像,石碑,法器等等。她说那看起来像是铸铁的宝瓶其实是石头的,可能因为含铁所以变成了红色。我问她那宝瓶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她说不知道,她每天只顾打扫表面的灰尘。她说她一个人负责三圣殿,每周工作六天,只星期天休息。又说大雄宝殿虽然更大,但两个人负责,没有她辛苦。她问我是哪里的,我说是云南的。她又说,她弟媳妇儿也是云南的,来山西三十多年了。到了山西就喜欢上了。这里气候好,生活也好。还说云南的气候不好,又热又潮湿,热天的时候整天身上粘乎乎的,衣服洗了不容易晒干。她说这些的时候,似乎对我这个云南人有些怜悯。我问她佛像上灰尘那么厚怎么不打扫,她说领导特别强调不让打扫的。说佛像上的灰尘从不打扫,佛像有多少年就积了多少年的灰尘。我理解了。这佛像经历了辽金元明清多个时代,其身上的灰尘也就蕴含了这些时代的文化沉淀。黑衣小伙又拍照,女管理员就停下劝阻他。黑衣小伙又作怪,趴到主佛前的跪垫上,拿出手机来对着上面念念有词。我以为他是在念佛经,以为他是一位因为痴迷而有些走火入魔的信徒。
出三圣殿,来到后面的院子。院子里长着好几棵杏树,杏子有的已经发黄。前面有两米来高的高台,大雄宝殿就坐落在台基之上。走上十几级台阶,尽头是一道垂花门。垂花门的左右,有鼓楼和钟楼。正对着垂花门,有一座大香炉。香炉的两侧,各有直径三四米的一大棚花。似乎是木本的花卉,细碎的叶子,细碎的花朵。问女管理员,说是丁香花。啊丁香花!我年轻时候唱过不知多少次,“你说你最爱丁香花,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它……”我曾经多少次想象过它,想象过它是这样清香和细碎的样子,却没想象过它会生长在这美妙的寺院大殿前。那两棚丁香花实在太大了,占据了大雄宝殿月台的很大一部分空间。大雄宝殿前面的月台其实也够大了的,但站到月台边上都很难将大雄宝殿全部装进相框内。
大雄宝殿也是单檐庑殿顶,琉璃瓦覆顶,屋脊上没有多少装饰,跟天王殿及三圣殿一样简洁。面阔七间,长40.7米;进深四间,深25.5米,面积1200平方,是全国面积第四大的单体木构古建筑(仅次于故宫太和殿,义县奉国寺大殿,大同华严寺大殿)。正面明间及左右两稍间辟门,门框的特别的“壶门”的形式,两次间及两尽间是红土墙封闭。斗拱奇大,强健有力。大雄宝殿不仅因为其体量巨大而有名,更以其殿内的塑像而著称。殿内正中供奉五方佛,从东往西分别是东方阿闪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微妙闻佛。佛像之间还有弟子及胁侍菩萨。其中西起第二位的西方阿弥陀佛正在维修,被绿色的塑料网罩着。佛坛上的五方佛与三圣殿的主佛一样,都有些异域的色彩,明显呈现北方少数民族的某些特点。大雄宝殿最让人着迷的是东西两侧砖台上的二十四诸天塑像,虽然是天神,却是现实的人的形象。男女老少,美女恶汉,或帝王或臣子,或威武或猥琐,或慈祥或凶恶,形形色色,神态各异。特别打动我的,首先是西侧南边的第二十二诸天功德天。“前额饱满,面颊圆润,弯眉垂目,口鼻端正”,这是我从《善化寺大雄宝殿彩塑艺术研究》抄录下的从技术角度做出的评价。在我第一眼看到功德天的时候,感觉就是东方女性外形美和气质美的典范,最高的表现。我后来还知道,功德天也叫吉祥天女,在印度教中是主管命运和财富的女神。引起我特别注意的还有东侧靠南与功德天相对的第十诸天鬼子母。功德天是少女的形象,而鬼子母则是中青年天女相。据说鬼子母有五百孩子,但却喜欢吃别人家的孩子。佛祖为感化她,藏起了她一个孩子。鬼子母不见自己的孩子,异常痛苦,对着佛祖又哭又闹。佛祖说,你有五百孩子,却舍不得自己的一个孩子。别人家只有一个两个孩子,却要被你吃掉,将心比心,于心何忍。鬼子母受到感化,幡然悔悟,后来成为儿童的护法神。我被这些塑像所打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塑像形象的生动,表情的丰富,表达的细腻,当然,这一切都来源于艺术家技艺的精湛。
因为使用了减柱法,减去了一排前面一排金柱,大雄宝殿内部空间异常开阔。只有我和黑衣小伙两个参观者,空间显得更加空旷。我在殿里不断移动,从西边走到东边,又从东边走到西边。黑衣小伙不时举起手机拍照,女管理员要不停提醒他,告诫他。这位管理员没有三圣殿那位温和,口气有些生硬,甚至有些凶。黑衣小伙基本上是我行我素。他又像在三圣殿那样作怪,趴在跪垫上,掏出手机在前面晃悠。我先以为他是在照着手机念经,后来才发现他是在录像。我很想拍几张照片,尤其是功德天和鬼子母,但是,因为有管理员呵斥黑衣小伙的“不准拍照”的声音总在我耳边响起,我一直不敢举起手机。我在大雄宝殿中就这样无头苍蝇地转了半个小时。我猜想,那管理员一定会将我看成和黑衣小伙一样脑子有问题。
从大雄宝殿出来,看看左右两侧的两座朵殿。这两座小小的殿宇是明朝的遗留,结构非常简单,连斗拱都没有使用。又去参观院子东侧的文殊殿。这座殿宇原先也是金代的木构,但在民国时期毁于火灾,现在这个楼是2008年原样复建的。我进入文殊阁的时候,黑衣小伙已经在里面转悠了。我跟管理员大姐聊了几句。我说既然是新建,也不是什么文物,可不可以让游客上楼,看一看善化寺的全景。当然不可以。既然是全新的东西,没什么看头,我转身离开,准备去看对面的普贤阁。我刚走下台阶,只听管理员大姐在后面喊我,“先生,请回来一下。”我以为管理员大姐发善心,要特许我上楼观赏风景。管理员大姐走近我,附在我耳边说,这黑衣小伙可能是神经病,她有些害怕。希望我留一下,帮帮她。那黑衣小伙在殿内转了一会,又开始搞怪,趴在跪垫上,用手机在摄影。就像刚才在大雄宝殿一样。搞了一会儿,黑衣小伙站起身走了。这时管理员大姐又跟我说,这黑衣小伙很怪异,他一进来就眼睛到处乱转,还将游客留在佛台上的钱摸来摸去的。他要是偷钱倒是无所谓,反正也没有几块钱,就怕他搞破坏。还说,我刚才在门口看解说牌的时候,那黑衣小伙站到我背后,摸了摸的我背包。这一说倒是让我有些担心,我刚才在大雄宝殿前拍照的时候,将书包在栏杆上挂了十几分钟。别的我倒不怕,就怕丢了我的身份证。摸一摸,还好,还在。我到对面普贤阁参观的时候,黑衣小伙还在,又趴在跪垫上搞怪。我盯着他看了一会儿,直到他跟我对视。我问他这是在干什么,他什么都没说,站起来就走了。
我实在是放不下功德天和鬼子母,就到天王殿一侧的服务部买了本《善化寺大雄宝殿彩塑艺术研究》,里面有功德天和鬼子母的图片,还有文字解说。其实我也没有时间看这样的书。后来,因为背不动,我将其与《良史的命运》一起快递回家。偌大一个寺院,还是如此美好的一个寺院,安安静静的,几乎就只有我一个游客。我又从天王殿开始,慢慢复习了一遍。再次走进大雄宝殿,女管理员坐在门外看手机。空旷的大殿里就只有我一人,我可以偷偷摸摸拍照了。还是担心女管理员会进来,要是被她像刚才斥责黑衣小伙那样斥责,会很没面子。管理员一直没进来,我才明白,刚才她那样嫌弃的态度,只是针对黑衣小伙而已。不过我还是没有大起胆子,偷偷摸摸拍的几张照片都不是很清晰。
大雄宝殿与东头朵殿之间有通道,通到后面的古建筑研究院;从古建筑研究院出去,就到外面的大道。从地图上看,我所预定的维也纳就在古建筑研究院出去不远的街边。我从古建筑研究院走出去的时候没有人管我,出院门左拐再右拐,不远就看到了维也纳国际的招牌了。直线距离,从善化寺到我预定的酒店,不过三百米。只要它开门,我随时可以从酒店过来参观。
这一天,我一到大同,就遇到了最美的古建。
图一,善化寺山门(天王殿)
图二,善化寺三圣殿
图三,善化寺三圣殿
图四,善化寺三圣殿毗卢遮那佛
图五,善化寺大雄宝殿
图六,二十四诸天之功德天
图七,二十四诸天之鬼子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