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山东老家济南「46」[散文]


 老家山东老家济南「46」[散文]

 

 

 

老家山东老家济南「46」[散文]

1. 长清。长清西苏村石志兴老师的故事。

2. 长清是济南的新区,53万人。地处济南市西南部,东依泰山,西滨黄河.

3. 长清主要景区有灵岩寺(4A)、五峰山(3A)、莲台山、大峰山、齐长城、园博园等。

4. 石志兴是长清西苏小学的一位退休教师。

5. 十几年前,笔者为石志兴老师拍摄过一部纪录片,发在【优酷网】,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将【优秀的人民教师石志兴】之拍摄脚本,发在这里,与朋友们分享。

6.优秀的人民教师——石志兴

 这里是济南市长清区的一个乡村学校:西苏学校。今年七十六岁的石志兴老师,退休之前,是这所学校的负责人。这位就是我们这一部纪录片的主人公:优秀的人民教师-----石志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这就是石志兴的教育理念。

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这是人们对石志兴教学工作的精确概括。石志兴不仅是一个优秀教师,而且是一个好父亲。现在,让我们跟随摄像机镜头,去看一看石志兴的工作和生活。

石志兴早年毕业于泰安师范。他在毕业之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至退休。

西苏学校地处长清凤凰山脚下。

 这里就是西苏学校。面对现在这所学校,谁也不会想到,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山地。

有人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对于石志兴而言,是恰如其分的。我们从这所学校的发展轨迹,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位好校长的教育实践。

这所学校,当年是由石志兴负责领导建设起来的。

建校初期,学校没有木制的课桌凳。土方制造的课桌凳,到了冬季,让学生感觉冰冷,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石志兴为此想出了一个应急的“新发明”。石志兴发动学生搜集废书废报纸,将其泡在水缸里,做成纸浆。几天后,将纸浆放在石碾上压制后,再加上熬过的水胶。用纸浆平摊在土制的课桌上,然后用泥板压平压光,等纸浆干透,一张崭新的纸浆型的课桌凳就这样诞生了。石志兴的爱人李长芳老师亲自动手,帮助学校完成这项工作。

建校初期,学校没有一个像样的大操场。石志兴带领全校师生,自己动手,拔除茅草,平整土地。经过艰巨的劳动,终于将一块荒山野地变成平整的大操场。后来,学校里在这里种上了杨树,梧桐树和核桃树,并且自制了乒乓球台,一个新的学校,就这样地出现在凤凰山脚下。

石志兴十分注重教学管理,他主持制定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的教学秩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此之后,学校走上正规化教学管理的轨道。每天早上,这里都要进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每天早上,这里都有鲜红的国旗在国歌声中徐徐升起。

石志兴认为: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把毕生献给教育事业。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石志兴甘于清贫,甘于寂寞,乐于为教育而奉献。在这里,石志兴为我们展现了一位优秀人民的教师光辉形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就是史志兴的教育理念。石志兴认为:教师修养,立德为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形成了师德的有机整体,三方面缺一不可。

石志兴作为一名老教师,他爱岗敬业,他拥有强烈的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学校负责人的石志兴,引导教师们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在石志兴的引领之下,这个学校的教师们热爱学生,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使每一名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地发展。石志兴在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成功地履行了一位优秀人民教师的职责。当地的老百姓这样地评价他的为人:石志兴是名符其实的优秀人民教师。

石志兴自幼喜爱书法艺术。退休之后,石志兴进入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在老年大学书法班里,石志兴开始进行书法创作和书法研究。

现在,石志兴已经七十多岁,但他依然精神矍铄,热爱书法艺术,执着地追求书法艺术的真谛。石志兴将自己对于祖国之爱融入书法之中,他将自己对于伟大领袖之爱融入书法之中。石志兴的书法精神,是一种的独特的书法精神,这种书法精神的实质,就是中国书法需要取法于民间化的一种创新精神。

在最近几年之中,石老师已经出版了四种书法专著,这显示了石老师对于书法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于书法的无与伦比的热爱。石志兴的四种书法专著是:“篆书毛泽东诗词”;“书法宝库”;“书法锦集”和“书法艺术”。

石志兴主编的“篆书毛泽东诗词”是其代表作之一。石志兴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吾用篆书书写毛泽东诗词,似乎又回到伟大的毛泽东时代,渴望从昔日的英杰身上汲取生命的热和光。我们从石老师的著作中发现,他在用心在书写毛泽东诗词的同时,也将对于革命先辈的真实感情融入书法的字里行间。在这本“篆书毛泽东诗词”之中,读者能够亲身感悟毛泽东诗词的艺术魅力。

作为书法家的石志兴,擅长写篆书和隶书。其书风,俊朗舒畅,自成一家。其作品,曾经多次在省市书画展上获奖。

书法精神是什么?石志兴主张的书法精神是什么?这是我们在书法篇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以为,书法精神应该是书法所透射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其人文精神又体现于其社会价值之上。那么,石志兴主张的书法精神是什么?把书法纳入到大的文化背景中加以解读,书法需要取法经典,同时也需要取法于民间书法。一部中国书法史告诉我们:否定民间,就是否定历史。历史可以改变,政治可以更替,而民间则是永恒的。盛开在民间社会土壤中间的艺术之花,才能够开得愈加绚丽多彩。石志兴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石志兴创作的书法作品折射的时代精神,二者有机地结合,为我们显现出一位人民教师的书法情结。这种孜孜不倦的书法情结和书法精神,将伴随着石志兴走向个人书法的终极目标。我们期待,看到石志兴创作更多更好的书法作品。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必然站立着一个支持他的女人。石志兴的爱人名叫李长芳,也是一名优秀的的小学教师。石志兴和李长芳,已经携手走过五十四年,他们已经度过了“金婚”。他们相濡以沫的五十多年的爱情故事,前不久被济南电视台“今晚不关机”栏目,通过银屏,传播到千万个家庭。石志兴和李长芳夫妇,2010年10月12日,在济南泉城广场参加了济南市老龄委主办的“百对金婚模范老人”庆典,受到奖励。

石志兴的家庭,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现在他们都有了每个人的小家庭,他们都在幸福地生活着。作为教师的石志兴,办学是成功的,教育子女也是很成功的。石志兴的四个子女,每一个人都很优秀。其中的佼佼者,要算是石志兴的小儿子石红旗。

石红旗从小受到教师家庭的熏陶,接受父亲和母亲的言传身教,他一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石红旗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几年前,石红旗已经获得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现在,石红旗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担任研究员。

石志兴认为,严是一种更强烈的爱,是一种最大的尊重。石志兴严格要求孩子,认真刻苦地学习。石红旗的成长,凝聚了父母付出的艰辛劳动,同时也体现了父母的教子有方。

李长芳老师的教学工作是第一流的。李老师所教的班级在全县统考中,多次地名列前茅。李老师所教的班级,语文数学及其他课程的成绩,始终保持在在全学区前三名。李老师不仅教学业绩突出,而且热爱每一个学生。下面的一个小故事,就是李老师热爱学生的爱心诗篇。故事发生在一个星期日的上午,在生产大队的场院里,李老师带着几个小学生做“猫捉老鼠”的游戏,其中的一个小学生就是李老师的小儿子石红旗。正在玩游戏的时候,一个顽皮的小学生用脚蹬倒了铁制的大梁架。这个大梁架,是生产大队用来盖饲料棚的铁架子。这时,大梁架缓缓地倒向正在游戏的孩子们,李老师用双手把两个小学生拉出来。然而,李老师自己的孩子石红旗缺被砸在大铁架子底下。石红旗被送到当地的军队医院,进行了抢救。当时,石红旗的头上,脸上有十几处伤口,流了不少血,但他一直不哭。医生为石红旗缝合了伤口,才使其脱离了危险。几个小学生的家长,听到李老师在危难时救小学生事迹,无不为之感动。危难面前,不救自己的小儿子,先去救助其他小学生,这是一种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我们从这一则小故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李老师所拥有的高尚的师德。

现代社会由千万个家庭组成,灿烂的星空由千万颗星星组成。家庭是社会的结构单位,千万个小小的家庭,共同组成我们和谐的社会。我们看到,在石志兴的家庭里,爱是整个家庭的永恒主题。在石志兴的家里,充满温情的父之爱,细腻体贴的慈母之爱和纯洁质朴的子女之爱,笼罩着整个大家庭。每一个家庭,用爱的力量支撑着我们的社会,社会也同样地给予每个家庭无尽的爱。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是社会的明媚阳光的投影。保证家庭的幸福是社会的责任,维持社会的稳定,则是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责任。石志兴有一个美满和谐的大家庭,整个大家庭的二十几位成员,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学习,他们都在阳光下幸福地生活着。一滴水,可以映射太阳的光辉。石志兴的家庭,是千万中国家的一个缩影。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和谐,对于国家和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

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一个神圣的称呼;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待续】

黄盟原创。

202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