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高兴

吴高兴,浙江临海人,生于1947年。原浙江台州供销学校讲师,1980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未定稿》上发表论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力仍然带有商品性质》,首开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性质研究之先河,1988年著有《社会主义雇用制初探》一书。1989年六四以后成为自由职业者和独立学者,研究领域为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民主化,致力于用经济分析工具研究中国当代民主进程,已发表《是“天下为公”的道德人,还是“唯利是图”的经济人?》《论解救政治犯和良心犯的策略》、《论中国民主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逻辑机理》、《未来中国之命运:爬行的民主之路是个幻想》、《广义效用论与当代中国的民主进程》等专题研究论文。此外,还在《经济学消息报》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经济学散文。

我在初中时代的几位恩师


我在初中时代的几位恩师
吴高兴
人到老年,某些越是遥远的往事,记忆反而越是清晰,我的初中生活虽然已经过去50年了,但当年几个老师上课时的情景却依然历历如新……
金定海先生
他是我们当年的语文老师,大约四十来岁,戴眼镜,穿一双方口布鞋,上课时一边踱着方步,一边用温岭话一板一眼地吟哦着古诗词:
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桃花潭…

Read more

谁是中国的主人?


谁是中国的主人?(转)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大,但也许正是今日中国的诸多问题症结所在。
     如果是在古代的王朝时期,那么毫无疑问,这个天下是皇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即使是在大分裂的时期,各个割据势力的头头,也都明确地享有对地盘的产权。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对贪污受贿的官员,那是恨之入骨。凡是贪污超过30两白银,杀了还不解恨,还要用专业人士把贪官的皮剥了填上稻草,挂在衙门里警示后来的官儿们。就算是到了晚清,贪腐遍地的情况下,慈禧太后仍然有能力把…

Read more

往事历历已成碑——祭浙江民主进程的标志性人物王东海(上)


     往事历历已成碑

   ——祭浙江民主进程的标志性人物王东海(上)

 

国清寺的一个和尚告诉我,只有那些超凡脱俗、功德圆满的人,才有资格被佛祖收留,在这清净的大寺院里灵魂归天,而428日又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能在这一天被佛祖收留的,更是凤毛麟角,而我们的老驴东海兄,这位浙江民主运动的标志性人物,是世俗之中唯一能够在国清寺灵魂归天者。东海兄,你就在这千年的佛寺里安息吧!

 

 

我从杭州回家冷静下来以后才真正意识到,我的东海兄走了,这位浙江民主运动…

Read more

革命是今后的大概率事件——再论未来十年宿命


革命是今后的大概率事件——再论未来十年宿命
 
作者: 吴苦禅
 
说中国近期还不会发生革命,这个立论大致上是可信的;说中国未来五年都不会发生革命,这个立论的可信度就比较低;说中国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都不会发生革命,相信这个立论的人恐怕越来越少了。我认为今后大陆的民主转型,政治改革的可能性近乎零;像波兰那样采取妥协的形式实现政治变革存在一定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也不大;最大的可能就是革命——革命是今后五到十年的大概率事件。
自从韩寒发表了《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等三篇博文以后,中国是不是会发生革命再度成为一个…

Read more

社会心态的背后是人生观


社会心态的背后是人生观
吴苦禅
二十三年前,六四事件以后,邓小平强调“稳定压倒一切”,当政者从此一直以社会稳定为追求目标,一般民众也都认为“平安就是福”,害怕人生的惊涛骇浪,这与毛泽东时代追求不平凡的人生恰好相反。追求社会稳定这种观念,实际上以另一个更为基本的观念为前提:人本身就是目的,因此一切都应为了人本身。追求社会稳定,正是人本主义思想的表现。人本主义确实是普世价值,人确实本身就是目的。但还有一个更深入的问题: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做怎样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截然对立的人生观:一种是:“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rdqu…

Read more

这究竟是我个人的悲哀,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


这究竟是我个人的悲哀,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
吴苦禅
艰难、辛苦、紧张而富于亲情的又一个春节过去了,可是思想的波澜还在起伏。春节期间,远在外地艰难谋生的大儿子总算带着媳妇和不满七个月的小孙子回来了,在邻县同样艰难谋生的小儿子和小媳妇也回来了。年前的一个阴雨天的晚上,在本地同样为生活挣扎的女儿也偕同女婿带着外甥女匆匆上门跟两个弟弟匆匆会面了一下,一家人总算团聚了。新年年初,女儿曾经数次打电话要求回家再团聚一次,但都被我和老伴辞绝了,原因不是别的,家里实在太拥挤了,在这拥挤的生存环境中,我们老俩口也实在太累了。正月初五,大儿子和大儿媳终于带着宝宝上了回程的火车,我送他们三个回来以后,心里很内…

Read more

民主、共和、宪政的历史纠结与正本清源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又是《零八宪章》发布三周年,从制度建设的角度看,辛亥革命和《零八宪章》都是在民主、共和、宪政三个问题上展开的。两年前,在《炎黄春秋》杂志上,邵建《民主与专制的百年迷途》一文引发了一场民主与专制问题的争论;一年以前的春夏之交,在网络上,由杨光发表在《民主中国》上的两篇有关民主与宪政关系问题的文章,又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说明,对于什么是民主、共和、宪政,以及三者的关系如何,国人远未获得共识,甚至误解纷出,以致许良英先生为此慨叹民主启蒙的艰巨。确实,在这些问题上,即使是那些心系国是,为实现自由民主矢志不渝的异议人士和公共知识分子,也多是一知半解,含混不清,更遑论一…

Read more

可叹天不佑斯人英年早逝,可期地终生民主含笑九天


讣告:六四受难者、民主人士黄志道去世
——可叹天不佑斯人英年早逝,可期地终生民主含笑九天
我们沉痛宣告:浙江八九民运六四受难者、民主人士黄志道先生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2011年8月9日凌晨2点38分在深圳去世,享年仅46岁。
黄志道生于1965年,浙江衢州常山人,八九民运时期为浙江师范大学英语系应届毕业生,时已考取山东大学欧美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六四惨案发生后,因发动和组织浙师大学生抗议北京屠城而被金华当局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的罪名判刑2年。在集中关押八九民运政治犯和良心犯的临平省第四监狱中,黄志道始终坚持自己的良知和自由民主理念,在纪念六四,反迫害、反虐待、争人权…

Read more

10月8日:我最高兴的日子


108:我最高兴的日子
10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就诺贝尔和平奖答记者问
2010-10-08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
 
问:108诺贝尔委员会把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请问你对此有何评论?

  答:诺贝尔和平奖应授予“为促进民族和睦,增进各国友谊,推动裁军以及为召开和宣传和平会议而努力的人”,这是诺贝尔的遗愿。刘晓波是因触犯中国法律而被中国司法机关判处徒刑的罪犯,其所作所为与诺贝尔和平奖的宗旨背道而驰。诺委会把和平奖授予这样一个人,完全违背了该奖项的宗旨,也是对和平奖的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