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管理者总是没有实质长进?
近来,在辅导学员企业做“新晋经理人的开发和培养”工作。结果发现,其实,即便是“当经理很多年”的管理者,其实也仍然停留在“新晋经理人”的状态——还在用“个人工作者”而非“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在开展工作。难怪他们老总总是抱怨:“这些干部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什么长进。”
从我自己的实战经验来看,一个管理者,要想成功迈上管理路,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和领导人,最至关重要的一条,是要完…
作者文章归档:程建岗
为什么很多管理者总是没有实质长进?
近来,在辅导学员企业做“新晋经理人的开发和培养”工作。结果发现,其实,即便是“当经理很多年”的管理者,其实也仍然停留在“新晋经理人”的状态——还在用“个人工作者”而非“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在开展工作。难怪他们老总总是抱怨:“这些干部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什么长进。”
从我自己的实战经验来看,一个管理者,要想成功迈上管理路,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和领导人,最至关重要的一条,是要完…
谁是比企业更需要管理培训的人?
今天,和一些管理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交流企业管理培训的话题,听了他们的介绍后,发现他们的课程设计有一个共同的“套路”:都是在追求“时尚”、追求“热门概念”、追求“短平快”,都是竭力表现出对“潮流”的“迎合”,而少了管理传播者、实践者自身应有的专业素养、严谨作风和独立判断。
其实,在我看来,一个管理培训机构,应该有对“好的、正确的管理”的基本认知,应该有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阶段、基本发展规律、不同…
没有危机感,何来安全感?
近来,微信朋友圈里不时有人分享一篇题为《高层需要危机感,基层需要安全感》的文章。考虑到文章标题强烈的误导性,分享的人一多,我就忍不住想说一句:作为管理者,如果真的用这种“标签式”的、“简单二分式”的方法来管理企业,一定贻害无穷。原因很简单:
试想,高层是怎么来的?他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高层也是从基层、中层一路走来的。一个追求“安全感”的基层环境下,如何历练出“危机感”?
再者,企业是一个整体,如果简单割裂成“高层、中层、基层&rdqu…
【杂谈:企业家和管理者应该如何学习】
近来看朋友圈,大家都在疯狂晾晒各种新年献词。其中不乏做企业的企业家和管企业的管理者朋友。作为一个企业管理的实践者和探索者,觉得有必要提醒企业家和管理者(或未来的企业家和管理者)们冷静思考两个小问题:
1. 向谁学?
自媒体时代带来的一个副作用是:并非真正有真才实学的实践者在一般受众中最有影响力。而是那些最懂得传播技巧、最会煽情的人在这些人群中最有影响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被人群热捧的那些讲述管理的“大师”(抑或“大仙”?)们,很多都是自己从来没有真正经营过一家企业或从事过管理的&ldq…
【信息爆炸时代,碎片化学习可能成为毁掉你的“骗局”】
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微信、微博带来了知识传播和分享的便利,你每天都能接触到好多让自己“眼前一亮”的“高见”;于是,你每天花费大量的碎片化时间,学习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每天都觉得自己有“顿悟”的感觉;可是,时间久了,静下心来一想,突然发现,那些发送相关信息的人仍然在不断进步,而你自己却除了点过无数的“赞”、除了“收藏”了好多再也不会翻看的好文章、好观点之外,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长进。
管理,是永远的“蓝海”
对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来说,管理是最常见的硬伤。我们的企业,最常见的,要么是“机会驱动”,缺乏远见,追求短期成效,于是形成突击式管理;要么是“事件驱动”,缺乏统筹规划和系统运作,以“人盯人”的管理方式为主,于是容易形成打鼠机管理模式,冒出来一个打一个,但是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从哪里冒出来。而真正优秀的管理,则是在例行管理、预见性管理、事件管理之间取得有机平衡。它要求的是构建企业系统而且完整的管理能力。
战略是在环境机会和企业能力之间的一种选择,所以,它有时候…
为什么大咖们一旦创业,就会“功力下降”?
曾经关注过一些“大咖们”,觉得他们的文章/访谈见解深刻、文笔犀利,读后常常给人豁然开朗的顿悟感、启发感。但是,当他们经商后(或办公司、或经营公众号、或四处办班演讲),几乎无一例外出现了“江郎才尽”的迹象。于是慢慢都就取消了对他们的关注。
对于这种现象,我刚开始颇为困惑。后来仔细想想,觉得他们应该是进入了哈佛大学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教授说的“稀缺头脑模式”。
穆来纳森教授研究发现,穷人们缺少金钱和拖延症患者则…
【关于万宝之争,我们到底该怎么看?】
今天,有好友在朋友圈发了两个经济学者的观点。一个说,万科控制权争夺——不讲规则只讲情怀是耍流氓;另一个说,此次万科的股权之争给中国公司管理的经验或者教训首先是,资本市场就是这么玩的,谁不服就别上市。
对此弘论,我实在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这两位经济学者的观点其实都有点儿极端。从文明和进步的角度看,我们始终都需要一个善的、健康的资本市场,需要一个好的游戏规则。否则,我们就还是生活在丛林法则中,还是生活在“博傻”的时代里。我们的商业文明就难以进步。事实上,无论发展到哪个时代,我们需要的都是有良…
热闹背后的管理思考:顺丰小哥被打与企业员工管理
每天,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很多“热门事件”和“热门话题”。如果只是看个热闹,那最多只是多了一次消遣,消磨了一点儿时间。如果能够透过现象多思考,或许能看到不一样的启示,助力我们的成长。日前沸沸扬扬的“顺丰快递小哥”被打事件,就引起了我对企业员工管理的一点小思考。和朋友们共享如下:
【得人心者得天下:向顺丰学员工管理】这两天“顺丰快递小哥被打”和“顺丰总裁王卫的强硬表态”成为热门的刷屏事…
你所看到的说法有可能是错的
——分享几则管理实战感悟与小心得
【经验真的没有价值?】一个比较高端的HRD朋友圈在热议“经验”到底有没有价值。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在我看来,所有实践性质的工作、手艺性质的工作(比如,对人性的洞察和对人员的管理),都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和沉淀。并且要学会把经验转化成智慧。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而从经验中学习,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反馈、辅导、反思”,对经验本身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和反省。从中总结规律、沉淀教训、为下一步改进和提升指明方向和路径,然后把所思所得纳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