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创新:技术、元宇宙、未来商业


[[专家推荐]]

“网络交汇就是元宇宙”。强烈的“未来感”和“理想主义”,是我对林永青本人及本书的一致观感。在技术、文化、经济、商业交汇点上,作者一如继往地传达了跨界、跨学科的思想探险和知识创新。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价值中国网名誉总编、中国互联网启蒙人物之一

整个宇宙空间和多维时空叠加在一起,共同创造出的整体性演化进程的状态就叫“元宇宙”。本书呈现了“思想者创意的盛宴”,而元宇宙、元创新成为绝好例证。

—林宁,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风险投资专业委员会原秘书长、中国母基金协会创办人

元宇宙是持久而沉浸的模拟世界,大量共时创造者以“第一人称”体验并共享强烈的存在感,本书作者正是一位(德鲁克所说的)“为了预测未来而创造未来”的理论型实践家。元宇宙如同互联网,沿着社会化和智能化两大维度演进。本书创造性地将“以人为本”(社会化)与“以技术为本”(智能化),在“思想空间”进行了维度融合。

—Nova Spivack,硅谷创业家/投资人、方舟使命基金会创始人、“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长孙

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并不止步于技术,也源自背后的领导力。林永青和我们都一直在研究和倡导“价值观领导力”——行为动机和选择排序,这在新一轮“元创新”大趋势中,必将大放异彩。

—北京大学管理学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前任院长

人类科技发展发展到最后,是需要有一个与物理空间基本对应的数字平行空间的。在数字空间进行科技实验,可节省大量实验成本,甚至提高实验速度。这对于人类科技进步的意义是巨大的。而林永青这本书系统地表述了在现实物理空间及数字平行空间之外,构建另一“第三元”虚拟空间的构想、价值和意义。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理论体系提出人、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

“技术一直在重塑世界”,而今天,“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虚拟现实’,正在重塑我们的‘下一现实’”。同为芯片巨人英特尔公司前员工的林永青,在我们共同倡导的智能化“虚拟现实”事业中,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

——汪丛青,HTC中国区总裁/全球副总裁 、VR风投联盟(VRVCA)主席

从科幻小说的奇思妙想到元宇宙现实,本书的“思想星际之旅”折射了想象力与科技的共振。元创新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促使我们在多重宇宙中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定义新生产、新商业、新金融和新方法论。在资源不再稀缺的虚拟现实中,许多传统理论的核心假设受到挑战,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类文明的构建方式。本书对元创新的系统探索,既帮助我们理解技术潜力,也提示了变革背后的复杂性和挑战。

——张晓晨,人工智能2030协会主席、世界银行原区域发展协调人
 

[[作者简介]]

林永青,价值中国网(ChinaValue)/价值新经济智库CEO、全球区块链协会(GBA)北京会长、联合国大学(UNU)全球人工智能网络创始成员。历任清华同方电脑执行总经理兼数码产业部总经理、英特尔公司(Intel)中国区渠道市场总监、福建省体改委企业改制顾问。

社会兼职:剑桥大学创新金融全球委员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MBA客座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顾问、德鲁克(北京)学院顾问、联合国互联网职业人组织(iP3)全球产业理事、腾讯智库国际联络人、阿里研究院顾问。

教育背景:瑞士日内瓦商学院DBA(在读);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纽约大学商学院(NYU Stern)、巴黎高等商学院(HEC Paris)联合全球EMBA, 是中国最早的全球EMBA学位获得者;厦门大学MBA。

 

    

 机械工业出版社 华章图书  2025年 当当网购书

 

目录及提要   
 

第一章 元宇宙观

什么是元宇宙?

毁灭“旧人生”,诞生“新世界”。最早的元宇宙是2003年的“第二人生”。

动机和理由:二元论世界?不二哲学与科幻小说。“心生则种种相生”、“今天的思想,就是明天的世界”,元宇宙一经诞生,就天然带着哲学思辨和科幻色彩。

社交平台与工作平台。“需要连接、又需要距离”、“人是社会动物”成为一项最深刻的悖论。这种专注于时间和个人生产力的工作方式,被称为“无限办公室”。

AR/VR/XR。元宇宙路线图定义了虚拟实境:“VR是物理现实和永恒虚拟空间的一次会聚”。

通证经济与工作未来。元宇宙首先是一个持久的数字位置,因此它的表示是所有资产的共享、全面虚拟化。

元宇宙从哪里来?

元宇宙简史。让我们回顾40年左右的时间,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元宇宙轨迹。故事起点是1991年:这一年,万维网、和区块链同时都出现了!

谁影响并创造了元宇宙。这里有30 位最有影响力的人,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元宇宙的现状和未来。

元宇宙的建设者。元宇宙,宽泛地指的是共享虚拟平台,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备访问该平台,并且可以在数字环境中无障碍移动。

元宇宙哲学观

神话即人话,此宇宙即彼宇宙。在这个“神话早已远去的网络时代”,元神话扮演着“英雄灯塔”的角色,给无数人带去心灵的慰藉。

未来互联网8大维度。回顾过去 1000 年技术创新,互联网可能是对发达经济体日常生活产生最大影响的互联网。它将削弱边界的意义,创造出共同利益的新“国家”。

塑造元宇宙的9大趋势。定义元宇宙的21位先锋人物。

我的元宇宙观:元宇宙21条元规则。元宇宙是全息概念,我从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金融学、文化学、语义学、神话学、电脑科学、宇宙学等全景框架,给出了元宇宙的底层元规则。

 

第二章  思想的元宇宙

思想圈创意工作室

只有思想能解决问题。“数据并不能解决问题,分析不能解决问题,会议、报告和调查也不能。但思想可以!任何商业问题出现,只是缺乏想法。世界现在需要的是思想...很多很多的思想。”

查尔斯·汉迪:什么是真正的思想?21世纪的企业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创造概念、创造思想。“美好生活,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行动”,这让我们联想到明代大哲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网络社会十大特征。如果说元宇宙是“下一个网络社会”,这些特征是互联网“进化”到元宇宙后,仍然保持不变的部分。

思想的价值

网络空间宣言者:网络售酒,无须酒瓶。《思想的经济》作者巴洛是世界互联网启蒙人物。互联网初创时期,他被亲呢地称为“网络界的土狼”——“负责往外跑,越过营火范围、进入黑暗,然后回来通报四面八方发生的变化”。

特斯拉生态案例。马斯克推崇“第一性原理”,追求对核心技术的自主控制,打造行业顶尖的团队,布局全产业生态。

史上最优秀的思想

何为史上最优秀的思想。哲学家丹尼特是坚定的新达尔文主义者:“如果要我就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思想颁奖,我不会颁给牛顿或爱因斯坦或其他人,我会颁给达尔文。达尔文的进化论,轻松地将生命、意义、目的的领域,与空间、时间、因果、机制、物理法则的领域相结合。”

挑战者:网络经济学。“人云亦云,却不知所云”,传统思维,往往先假设“其它所有条件都不变”。传统思维,往往没有什么错误,却也没有什么用处!

新技术、新经济、新规则。林永青和KK有过一次深度对话:“除了商业模式,互联网也已经改变了‘传统’经济学思想,已是我们心照不宣的对话前提”。

新思想范例

共享经济取代交换经济:共享经济理论之父专访。 一种“混合经济”将要出现,一部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一部分协作共同体。这两种经济制度经常以“并行”的方式运作,有时也有竞争。

互联网之父专访:互联网是人类最重大的思想奇迹。“在我们在创建互联网的时候,经常有人问:你当时在想什么?你当时有否想到过,互联网会发展得这么壮大吗?”我的回答是:“并没有...当时我们并没有星火燎原、征服全球的野心,当时想的只是如何保证互联网能正常工作”。

 

第三章  元结构

元宇宙的基础设施

粉红元宇宙。名为“会议场所”的交互式VR环境、最早NFT环境:“由粉红色几何建筑组成,由空心和实心混凝土圆柱体无缝连接成一个四层结构,包括一个圆形剧场和多个阳台。漂浮在明亮的蓝色天空中,异想天开的金字塔形状,和由球体制成的对称底座镜像”。

最简单的结构类比:元界-元域-元宇宙。元宇宙(全息元宇宙)将包含不同“虚拟世界”的“虚拟宇宙”聚集在一起,可以类比于网络将包含“不同页面”的“不同网站”聚集在一起。

元宇宙的结构,就是“类比递归”。个体和群体的结构一致;群体和社会的结构也一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老和尚和小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

结构哲学与建构主义

结构哲学与建构主义。广义“结构”包含“形式和材料”两个部分。

《构造世界的多种方式》。本书书名非常霸道,宣称:“世界是被构造而不是被发现的”。

网络结构的分形学

什么是分形?“每个细部与整体却是同形同构的”,就象任何一片树叶和整棵树是同形同构的。再如,弯弯曲曲的海岸线、起伏不平的山脉,粗糙不堪的断面,变幻无常的浮云,九曲回肠的河流,纵横交错的血管,令人眼花缭乱的满天繁星等等...

什么是分维?分形的实质就是分维。一个简单方程式就生成了“世间万物”和“宇宙万象”!通过物理学和数学,在似乎不规则的自然或社会现象中寻求秩序:“人们发现了其中令人惊讶的美学价值、以及出人意料的实用性”.

价值网的7层结构

元宇宙的7层结构。乔恩·拉多夫,“世界元宇宙领袖30人”、知名冒险家和企业家,自诩为游戏制作者而战。喜爱初创公司、数字文化、故事、软件、加密、烹饪、葡萄酒、游戏和冒险。新市场的价值链,从“寻求的体验”到“使之成为可能的支撑技术”。

从价值链到价值网。价值网概念突破了价值链的原有范畴,从更大范围内根据顾客需求,来组成一个由各个相互协作企业所构成的虚拟价值网。

开放的元宇宙操作系统

释放元宇宙潜能。杰米·伯克分析了原生网络拥有的无需许可的、点对点经济的现状和未来:技术、金融、文化将在元宇宙相互融合,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场景。这是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间的连接层。元宇宙代表了超级经济周期,其规模将是过去20年中国为全球GDP带来的增长的10倍”。

一个开放元宇宙操作系统范本。开放元宇宙的层级。从今天的 Web2.0(中心化平台垄断和高度监管的系统),发展到一个日益去中心化并基于“以用户为中心”、以及对数据和财富的自我主权。——“用户就是平台”。

元问题:元宇宙的全部结构

网络社会的元结构。元宇宙的基础结构就是“网络结构”,这听上去象一句废话,其实不然;因为“此网络”已非“彼网络”了。在分形或分维几何学意义上的网络和结构。

技术即结构。网络社会的基础设施,是由技术创新主导的。KK甚至武断:“技术进步,是人类唯一的进步”。社会学强调的“结构决定行为”,网络基础设施将决定未来网络社会的走向。

无需许可的元宇宙。去中心化的元宇宙,允许无需许可的参与。“无需许可”就是一种“元结构”。我们因此把“许可”称为“对创新征税”。

通往未来的心:结构产生心智。“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既说了“分形结构”,也说了“心生万物”。对谈中,彼得-圣吉诗意地验证了“心物一元”的“不二哲学”。

 

第四章  元个人

元宇宙VR的个人入口

VR的21个行业场景。创办VR演讲平台短短18 个月,苏菲从一名窘促地在餐厅点菜的社交障碍人,变成了坦然接受现场采访的新媒体达人,也获得了“科技界最励志女性”等多个重要奖项。

VR与AR的比较。VR和AR设备相似,但截然不同——VR 取代现实,带你去别处。AR增加了现实,将信息投射到你已经看到的内容之上。

个人权力的类型与特质

权力与影响力的来源与类型。《坏世界研究》:整个人类历史就是在一个“坏世界”中,某一群个人希望控制(至少是影响)另一群个人的斗争史。“传统政治学”仍在研究“人与人”的博弈,而“人机政治学”将研究“人与机器”的博弈。

权力表演:权力到底是什么。斯坦福大学Gruenfeld教授:“可以把权力视为一种个人资源,正如其所获得的奖项、或取得的成就一样”。积极来看,可将权力视为社会公共资本的一部分。

网络社会赋权个人时代

网络社会是个人时代。这是“个人”重新登上舞台中心的时代!“世界为什么是平的?”网络社会,将经济和社会的主动权,从国家、企业、转移到了个人。

社会网络为个人赋权。网络社会的演进,到了从“赋能”到“赋权”的迭代升级的时间拐点。

英伟达抢占元宇宙个人入口|案例

虚拟世界的入口。英伟达最初仅面向企业用户,数十万名创作者下载了Omniverse:创作者利用平台的渲染、实体模拟和AI技术,加速处理各项3D开发流程。

英伟达发展历程。1999 年,英伟达公司发明了 GPU(图形处理器),重新定义了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并彻底改变了并行计算。GPU叠加上深度学习,为AI计算时代带来了新动力 。

元问题:个人的虚拟与现实

《我这样的机器》。英国国宝级作家麦克尤恩真正思考人类未来困境的小说:小说假定了“道德至上”的机器人。

个人分身阿凡达。“创建个人化身”的技术:“我们相信,在未来,我们与化身彼此之间的互动,将比现在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的互动更多。”

从阿凡达到永生。一条“虚拟不朽”之路。虽然人们死后将不会再通过化身来“体验”人生,但是一个看起来说话方式、姿态和行为都像他们的数字造物,会在虚拟空间永远存在!

我是“虚拟人”:数字永生是伪命题吗?人类永生的两大主流方向:一是数字科技的解决方案,一是生物基因的解决方案。前者是通过“上传”人类意识,到一个永久数字记忆体来实现“永生”;后者是通过再造人类基因,来“拒绝死亡”。

 

第五章  元商业

元宇宙的商业模式

两个消费品牌的案例。耐克的元宇宙到底是什么?

对数字商业模式的长期误解。数字商业模式不仅仅是分销渠道。

元宇宙10大商业模式。马上会涌现一批新职业或新产品:如元宇宙建筑师、场馆设计师、元宇宙建造培训师、元宇宙游乐项目规划师、元宇宙场馆运营方、3D场景扫描服务等...

企业元宇宙

企业元宇宙的新机遇。大量企业正在应用“去中心化概念”,在元宇宙中创建更高效的工作流程。元宇宙允许将数据、实物资产、商业和金融资产,设置在各自集中式环境外的一个共用生态层。

企业元宇宙的商业模式。企业元宇宙的十大角色。一个由企业组成的元宇宙,其中的数据经过更广泛的网络验证。企业对客户的交易可以变得更便宜,并且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访问。

指数型商业模式

奇点大学与指数型组织。奇点大学是由谷歌公司与美国NASA联合建立的一所创新型大学。旨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影响数十亿人的最重大挑战”。大学创办人库兹韦尔提出21世纪中叶前“奇点来临”、人工智能将超过人类本身。

指数型组织商业模式。这种新型组织的年龄一般不超过5年,组织核心非常小,并且关键任务的执行在组织边界之外,它的规模更容易扩大。指数型组织效能提高了至少10倍。

数字孪生与平行世界

认识数字孪生。一个高度复杂的虚拟模型,它是物理事物的精确对应物(孪生物)——“事物”可以是汽车、建筑物、桥梁、喷气发动机等。通过传感器,收集可以映射到虚拟模型的数据。

数字孪生之父专访:连接两个世界的数字孪生。“我所有的想法,核心前提都是:信息是对资源耗费的一种权衡对冲。我们应当拥有‘两个世界’之间的连接。从物理世界中获取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处理成信息之后,再从虚拟世界发送过来,以便在物理世界中使用”。

元问题:去中心自治组织(DAO)与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多元宇宙。平行宇宙存在吗?多元宇宙理论最具争议。 我们的宇宙大到无法想象?数千亿甚至数万亿个星系在宇宙中旋转,每个星系都包含数十亿或数万亿颗恒星?

平行创业家的故事。平行创业家们坚信一个人可以成功经营两家(有时更多)公司,但提醒一个秘诀:在你创办另一家公司之前,请确保至少让一家公司取得成功。

DAO可道,非常道。去中心自治组织(DAO)是没有中央管控的实体。决策自下而上,由围绕区块链上的一组特定规则组织起来的社区进行管理。DAO使用智能合约运行,智能合约本质上是代码块。

 

第六章  元经济

元宇宙经济的价值锚

33秒售罄的NFT。2021 年9月29日,欧洲“3D技术节” 刚刚落下帷幕,时尚偶像品牌拉格菲尔德推出了NFT-异质通证。在33.77秒内,昂贵的虚拟艺术品被抢购一空。

元宇宙的价值基石。NFT与加密货币都是区块链,但可代表任何东西:一件艺术品、一首歌、一艘船、一幢房产。但NFT 不像比特币那样可互换,这意味着无论它们代表什么,其价值都不同。

NFT经济学。NFT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通证,为独特的资产提供确权。NFT的属性提供了经济价值独特优势:不可替换、唯一性、稀缺性。

同质通证与异质通证。一句话说清楚FT和NFT的区别,就是:“可替换通证(FT),代表价值;不可替换通证(NFT),代表信息”(林永青语)

新经济:网络经济学要义

网络经济学vs传统经济学。两个维度颠覆了“传统”经济学:其一、全民互联形成的网络社会资本,成为新的、关键性的经济要素;其二、众包、众融、众智的个人化参与的新商业模式,也必然带来新的经济生产方式。网络也出现了大量成本免费的经济学,或零边际成本的经济行为。

人的经济学vs物的经济学。一直到今天,价值、意义等“人性”关键字,都在经济学中处于边缘地位;而价格、成本等“物性”关键字,盘据着经济学的主流殿堂。需要真正的“人联网”。

意愿经济学:用户主权vs企业主权。注意力经济是“卖方找买方的经济”,而意愿经济则是“买方找卖方的经济”。

共享经济学vs产权经济学。共享经济学强调:“但求所用,不求所有”。无须产权让渡,服务经济直接登场,其重要理念是使用而不占用。

新经济学即“异质经济学”。维度的区分,就是同质与异质的区分。从这代互联网到下代互联网(元宇宙)的进化,是一次“质”的升维。

元问题:非对称复杂经济

传统经济学的终结!2008年11月,英王伊丽莎白二世在访问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时曾质询:“为什么没有人预见到世界金融危机?”——“当前的问题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经济学家的问题”。

WEB2.0 经济学vs WEB3.0 经济学。Web2.0是封闭的企业子空间,由大型科技公司或公司集中拥有和控制;Web 3.0是开放的加密元世界,由全球用户民主地拥有和控制。

非对称经济学。在社会的各类机遇中,“人类的创造略多于摧毁”。当代进化论者将这种“了不起的不对称”,深刻地称为“经济”。

复杂经济学2.0。“复杂经济学”将“传统经济学”作为自已的一个特例:经济未必总处于均衡状态;在同一种经济状况下,既可能出现收益递增,也可能出现收益递减;经济系统本身不是给定的,而是在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技术创新的不断进化中形成的。

 

第七章  元金融

来自区块链的DeFi

2022预测:下一波区块链与元宇宙。如果2021是每个人都开始承认元宇宙即将到来的一年,那么2022将是大量公司开始认真思考这个空间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以及如何做好准备的一年。

区块链推动元宇宙。元宇宙或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连接,始于两个最基础建构模块:硬件一边就是AR/VR设备,软件一边就是区块链。现在又出现了由AI支撑的虚拟世界!

区块链30年

区块链30年纪念。2021年10月中旬开始,区块链共同发明人Haber和Stornetta,“纪念区块链技术的开始,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是所有从业者对区块链历程和社区的致敬”。

“区块链之父”专访:区块链的历史与未来。“最主要的就是,只有区块链技术可以达到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达到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体制,而不依赖特定第三方机构”。“我始终坚持,区块链可应用于任何行业。并且可以使任何使用数字技术的行业受益。

区块链与金融。区块链使互联网从“信息互联网”进化到了“价值互联网”。价值互联网一大特征是社区的“共同行动性”,即基于认定价值去完成一个共同目标。

金融3.0:何为DeFi?

“真实伦敦”:一位银行家故事。“去中心金融(DeFi),将在宏观经济层面改变整个金融体系的结构。”《福布斯》年终回顾特别褒奖了“真实伦敦”主持人、银行家布莱恩-罗斯。

DeFi的专业特征。DeFi是连接到金融服务的智能合约、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DApp) 和以太坊 (ETH) 独有的协议。

DeFi的基础板块。去中心应用程序-DApps、去中心交易所-DEX。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

美国虚拟币之都?2021年中期,该市市长发布了迈阿密加密币( MiamiCoin):“迈阿密加密币的相关城市收益,将重新分配给本市所有公民”。

“稳定币”需要稳定。稳定币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字资产,因其与传统资产挂钩(或直接连接),例如美元等货币或黄金等商品。但需要来自政府层面的监管,来建立信任和合法性。

何为央行数字货币。CBDC代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一种世界各国政府中央银行正在试验的新型货币。不同之处:希望它可以使用新的区块链支付技术,以提高支付效率、并降低支付成本。

为何选择央行数字货币?虽然现在判断 CBDC 是否是金融系统面临的所有挑战的优秀方案还为时过早,但它们应该被视为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国际清算银行牵头,多国中央银行共同完成。CBDC共同动机,首先将其用作为现金支付手段,支持一个更具弹性和多样性的国内支付体系。其次,还可能提供现金无法提供的机会。

央行数字货币的风险。与任何数字支付一样,CBDC 容易受到网络安全攻击、账户和数据泄露、以及盗窃/伪造,甚至与量子计算相关的更长远时间的挑战。

元问题:货币是什么?

最强CEO谈虚拟货币。比特币价格在短短数年内飙升,创造了诸多百万和亿万富豪。反应不一,有人称其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为“泡沫”。听听世界最强CEO们怎么说?

元问题:何为货币?为何“坏货币”必须死?“货币即债务”,只有真正理解了“何为货币?”这一金融“元问题”,你才可以体会,为什么这一代金融3.0就是“去中心化金融”,且以鼓励利益相关者全员参与的“智能合约”的方式运营。

走向《没有银行的世界》。“如果我们继续做现在做的事,不对金融体系做任何改革,那我们将会遇到麻烦。现在的金融体系实际上是一个‘债务陷阱’,有可能会崩溃”。

 

第八章  元治理

治理的必要性:元宇宙漫步

老兵的全周期故事。 90年代初,罗森伯格还是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年轻研究员。“我开发了第一个交互式增强现实系统(虚拟装备),并用人体进行了测试。按今天标准,当时产品非常粗笨”,“第一次,用户能够与连接了真实对象和虚拟对象的混合现实(MR)进行交互”。

为什么元宇宙有风险?罗森伯克警告说,“企业控制的虚拟世界正在迅速向我们走来,而且比社交媒体危险得多”。罗森伯格们花了近30年时间思考,“危险的不是技术,而是强大的机构,将能够可能规制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我们日常体验的访问权,出售给出价最高的人”。

如何不过度监管?元宇宙“人间值得”吗?多达50位、超过20年从业经历的先锋人物们,对行业多个炒作周期的起起落落,一目了然。他们多数人相信这一愿景,也时刻警惕可能的未来风险。

元治理的原则

第一个元宇宙治理城市。韩国首都首尔宣称,到2022年底将启动成为第一个由公共服务元宇宙平台治理的城市。

什么是治理?治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而出现,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治理”一词,与“管理”相对,代表了弱一级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控制模式。

“元管辖权”原则。元管辖权(普遍管辖权)的原则,应作为元宇宙监管理讨论、及元宇宙的适应法律制订的一个起点。应该有一份强制性规范清单,不允许任何国家、国际组织、公司或元世界的参与者对其进行减损。

元治理:代码即法律。互联网发展早期,不同探索者们发表了四个著名《宣言》——“发表宣言的目的是为了行动”,它们表达了同一共识:“相信整个世界的秩序,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最近20年表达转化成这一理念:“代码即法律,一切皆计算”。

人类在治理什么?

诺贝尔奖得主:“愚蠢是一种道德缺陷”。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卡内蒂贯穿一生的主题:“一次又一次,人类社会被自己的愚蠢所击败!...当一次又一次亲身经历种种人为苦难,卡内蒂悲愤地说,“愚蠢是一种道德缺陷!”

《人类愚蠢词典》。“没有人能够完全驾驭愚蠢,无论是其自身还是他人”。

监管科技:金融监管案例

什么是监管科技?由于需要满足大量合规流程,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行业的关联最紧密。

监管科技简史。监管科技一词,到2015年才在美国被正式率先使用,但其历史可追溯到2008年,因为那场大规模的全球金融危机。

金融科技X 监管科技。金融业是地球上最受监管的行业之一。

未来的监管科技。“RegTech的未来,涉及跨组织跨行业、涉及更多自动化(automation)、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简易化(simplification)”。

元问题:技术治理与技术政治

规制与治理的政治经济学。规制经济学属微观政治经济学。针对“人为垄断、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及外部性”等三大类市场失灵问题。

范式迁移:从地缘政治到技术政治。政府主导vs市场主导? 有第三观点:“技术不仅已经改变了全球秩序,还在改变公司和国家的本质。21世纪不属于中国或美国,也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大科技公司。21世纪属于互联网”。

走向元宇宙“善治”。元宇宙是个令人难以置信且令人兴奋的机会。然而,如任何技术与产业创新一样,元宇宙必须严格地建立在一些核心的治理原则之上。 

 

=======

出品人:机械工业出版社 华章图书  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