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思路


1、中小企业应在竞争中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首先,树立竞争意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其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要通过改革转变经营机制,通过改组优化企业结构,通过改造增强企业后劲,同时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面向市场。因此中小企业应迅速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注重管理,科技管理一体化,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依靠生产和科技,注重质量内涵型发展,通过激烈的生产竞争和优胜劣汰,使其保持活力并不断发展。最后,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中小企业要取得社会各界的信任与支持,应牢固树立信用观念。 2、政府应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和政策支持 鉴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特点和其在经济中的重大意义,政府应给予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一,组建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从国际上的经验看,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一般都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优惠条件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组建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其作用是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低息贷款。 第二,制定强有力的金融扶持政策。自1998年以来,为给中小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数次下发文件,要求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入,积极支持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这些金融政策的出台,无疑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政府出台的这些政策,对商业组织来说仅是指导性文件,并不具备刚性的要求,同时也未体现对商业银行的实际优惠。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政策并未得以贯彻落实。所以,政府在制定面向中小企业金融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以往政策的缺陷,在制度等方面真正给商业银行松绑,改革某些不适于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考核指标,使商业银行在没有制度壁垒的情况下将政策要求落到实处。 3、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征的间接融资市场体系 国有商业银行应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我国金融体系主体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信贷份额占全部份额的75%以上。由于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资金有限,难以承担支持众多中小企业发展的重任,所以国有商业银行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仍是关键环节。国有商业银行要从观念上重视中小企业,不能只以大企业为工作重点,而对中小企业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寻找、培育和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潜力、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客户群。 4、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征的直接融资体系 应创造条件开辟二板市场。许多中小企业发展前景很好而且各方面的经营状况也不错但是由于本身是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难以达到主板市场上市的条件而无法直接从资本市场筹集到资金所以针对这种状况应积极创造条件开辟专门帮助高速成长的新兴创新公司特别是高科技公司筹集资金的二板市场。它与大型成熟上市公司的主板市场不同,是一个前瞻性市场,注重与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增长潜力,且其上市标准低于主板市场,实行与主板市场不同的运作规则。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二板市场所针对的是处于创业后期阶段的高成长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问题然而对于一些有发展潜力和有市场前景的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由于缺乏足够的启动资金又不能及时从银行和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导致其难以迅速成长因而我们应积极发展为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风险投资。首先,尽快制定我国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规划。从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制定风险投资发展规划。其次,加大对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政策扶持力度。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以在直接投资、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贷款担保、政府直接收购等方面加大支持的力度。在税收政策方面,可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优惠。金融政策方面,可向高科技风险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三是培育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我国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批有实力、高水准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其资金来源除了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以外,还应该设法鼓励投资银行、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等参与风险投资,允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社会保障基金等机构投资参与组建风险投资管理公司,鼓励外资成立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并积极鼓励居民从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