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盘子读书》ZT


 

年终总结:2004年网络最震撼的经济文章之:《刷盘子读书》ZT
--
[愚蠢小猪] 2004-02-26 11:11:31上贴
强国上有好事者贴了俄罗斯2003年的经济数据,数据是多么好,成长多么快,自由
市场经济如何有成效,引得自由市场经济崇拜者叹不已。愚是数字游戏门出生,
擅长把黄金说成稻草,或把稻草说成黄金,而且还不说谎。俄罗斯如此好的表现,
愚偏说不好,还说俄罗斯更加衰落。各位看官,让愚慢慢道来。
要说俄罗斯,先说西班牙。西班牙俄罗斯远著呢,但数字游戏门不管,先把人绕
晕。西班牙曾经是超级大国。西班牙当时出产一种羊,羊毛质量非常好,通过圈地
运动和羊吃人,西班牙率先实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当时羊毛与其自己纺织,还不
如出口卖的钱多。羊毛主要用来出口,使纺织业及相关技术发展缓慢,使得产业革
命没有在西班牙产生。后来,在南美发现金山,与其养羊纺织,还不如去淘金,金
山把勤勉精神消灭了。大量金银流入,而生产并没有相应增长,引发通货膨胀,使
西班牙的羊毛和毛织物比其它欧洲国家贵好几倍,与其自己做还不如买,这样金山
把资本主义的芽给淹没了。到了1820年代,西班牙已经是欧洲的穷国。为了保护自
己的纺织和钢铁工业,建立了关税制度。一时间,工业蓬勃发展起来。但好景不长,
由于蒸气船的发明,美国的廉价小麦涌入,使购买力降低,再加上英法的竞争,纺
织业破灭了。铁路发明,西班牙在本国技术没有整备的情况下,引入外资修建铁路。
由于运输费用大降,外国钢铁长驱直入,到1890年代,钢铁业也被事实上消灭了。
没有办法,1891年开始实施事实上禁止进口的新税法。
西班牙在发展过程中有丰富的资源,并且在每个时代都使资源配置最优化,改善了
人民生活。但从长的时间来看,却贫穷落后了。对照的日本,1868年才明治维新,
没有资源。打仗掠夺资源,得到资源后继续造枪造炮,继续打仗。人民生活一直很
困难,而且还最终战败了。但现在日本是超级发达国家。对国家来说,钱财是身外
之物,技术才是立命的根本。
绕了一圈,该回到2003年的俄罗斯。2003年是欢乐的一年。中国的胃口变得很大,
主要原料的输入量同比增长了30\%以上,而且是在很高基数的基础上的增长。石油、
煤、铁、木材、棉花和大豆等一次原料的价格暴涨,连带航运价格也涨了好几倍。
所有靠原料出口的国家,经济上都有很好表现。俄罗斯有石油,巴西有大豆,印度
有铁矿石。印度还出现了压船压港,一片繁荣,GDP的增长率好象也创记录,不比中
国少。
即使是日本这种靠制成品出口的国家,向中国出口木材和废纸都有利可图,搞得日
本政府慌了手脚,严禁擅自出口,政府专营。钢铁业也加班加点,向中国出口。在
对中国出口的带动下,2003年第四季度,按年率换算的GDP增长率达到了7\%,是多
年不遇的好年景。
由于收入暴增,中国也不是只吃不拉,大量的工业品涌向海外。2003年也是三大
神器年,三大神器也就是中文三大件的意思。各国人民都享受到了自由贸易
带来的实惠,以前只能消费干巴巴的人均GDP数字,现在却可以实实在在把彩电、冰
箱、洗衣等抱回家。无论是俄罗斯、巴西还是印度,大家都喜气洋洋,对未来充
满了希望。
2003年是悲惨的一年。主要工业制成品价格在持续下落。主要工业国的日子都不
好过,日本也不好过,别看有7\%的成长率。7\%来源于对中出口,如果中国经济减
速,会使日本经济增长夭折。如果中国经济顺调发展,会动摇日本经济的根基????
制造业,日本发出了挽救制造业的吼声。
2003年对俄罗斯也是悲惨的一年。所有的增长几乎来自资源和农业。当大家兴冲冲
地选购三大神器时,国产品牌几乎没有,当中国彩电只卖100$时,国产品牌不
好意思卖80$,关门大吉。国产汽车也一样,买新车还不如买日本的二手车。按照市
场经济最优配置原理,皆大欢喜。
俄罗斯的技术还能吃十余年,如果现在的趋势不能扭转,那么经过十余年的高速GDP
长后,就会成为完全的原材料供应国。当然会属于富裕的国家,因为有丰富的资源,
届时人均GDP会达到中国的水平。
以上的数据及资料均来源于近期《日本经济新闻》的社论及其它一些日本学者的著
书立说。数字游戏门会拉大旗做虎皮,以示权威。并且穿邦后能抵赖。
《是刷盘子还是读书看毛泽东的高瞻远瞩----2003年亮丽的经济谈起》
愚写的《从西班牙衰落看俄罗斯2003年亮丽的经济表现 ---- 俄罗斯更加衰落》,
看贴的很多,跟贴的太少,非常不爽。所以,愚决定捅马蜂窝。数字游戏门不仅擅
长把黄金说成稻草,或把稻草说成黄金,还为了出名不择手段,够无耻的。2003
是自由市场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进行了自由市场经济改革的俄罗斯和印度都
交出了满意答卷,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但愚喜欢说瞎话,说自由市场经济大
失败。
贩卖私货前先瞎绕,数字游戏门好手段。学生是应该刷盘子还是读书?这种问题还
用问,当然是读书了,这在国内根本就不成为问题。但对于留学生来说,却是一个
时刻困扰的问题。首先刷盘子的诱惑很大,以日本的标准,刷一个小时的盘子,折
RMB大约60元。那么一天是多少,1个月是多少,1年又是多少。而读书则很辛苦,
学费高不说,还有读不出来的可能,即使读出来了,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可能。所以
很多人干脆选择了刷盘子。选择读书的,也必须刷盘子,因为没有钱。又有新问题,
即多长时间刷盘子,多长时间读书。刷盘子的收入是用于读书还是改善生活,比如
说买辆车耍耍。用于读书的,还要抵御很多诱惑,为什么自己的生活比刷盘子的差,
一旦松懈,原来所读的书白费。有很多问题要考虑。当然,读出来了,找个工作,
收入远非刷盘子可比,且很轻松。
国际社会其实与一个国家内部差不多,也分三六九等,平等只是理想,但不是现实。
有人是白领,有人是刷盘子的。成为白领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家道殷实,则生下
来就是白领,但这种人很少。如果中了彩票,一夜之间就变成白领,这种概率太少
了。多数人只能通过自己奋斗成为白领。日本是个模范生,从穷小子变为白领。祖
上没有给日本任何财产,即没有土地也没有资源,只能靠自己的本领去交换这些,
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它也上了好时代,当时通信和交通不发达,有个收音就不
错了,国民很难受到物质诱惑,一门心读书,当时读书的形式是造枪造炮打仗。后
来,读书的形式变化了,但内容没有变,即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准。由于高超的技术
力,从世界换回了大量的粮食和资源,40年代还没有饭吃,到560年代家电大普及,
70年代汽车大普及。日本成为富裕的国家,以前的书没有白读。奇怪的是GDP的增长
率并不高,所谓高度成长期1961-1975,平均不到10%
中国没有那么幸运。可能是祖上还留下家业,有些土地和资源,虽然不多。总在想
是不是卖卖地(也就是卖粮食),卖卖资源,就可以了。这种刷盘子的收入也不少,
是不是应该改善生活,比如买烟抽,到十里洋场去耍耍,就这样蹉跎了约一百年。
其间虽然也想学些本事,但太辛苦,光交学费,没看到产出,也就放弃了。到了3
40年代,中国只能做汉阳造,日本已经可以做大和零战,不打你又打谁,即没有本
事又空有守著一份家业。
毛泽东高瞻远瞩让中国人安心读书,而不是刷盘子享受生活。所有刷盘子的收入,
卖粮食和卖资源,由国家统一管理,充做学费,使国家工业化,而不是购买彩电冰
箱等消费品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GDP。心无杂念,也不攀比邻居的幸福生活。学习成
绩也很显著,从几乎零起点起步,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做出了中国第一台汽车,
第一架飞,第一棵卫星,创造了无数第一。完成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近百年的工
业化历程。创造这些第一,按照经济学原理,是不懂经济,不讲比较效益,是走弯
路。但它们培养了无数人才,培育了工业人口和市场。890年代家电大普及,现在
汽车也开始进入家庭。正复现日本成长的历程,但日本却从明治开始读了近百年的
书。
但是,现在中国爱刷盘子贪小便宜的老毛病又犯了。又在算GDP增长多少,多少年后
会达到什么水准。就象刷盘子,一天刷多少盘子,挣多少钱,多少年之后就成百万
富翁一样可笑。按照现在的GDP增长率,就是再干100年,也还是二流国家。如果继
续读书深造,降低GDP增长率,那么只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成为一流国家,人
GDP也会是一流的。
绕了一圈,该说到俄罗斯和印度。它们的市场经济改革无非是鼓励人民自由地刷盘
子,自由地消费改善生活。正好中国开了个大饭馆,生意兴隆,工钱还给的高。打
工拿钱,欢欢喜喜把彩电冰箱抱回家。交学费读书?那种没有比较效益的傻事谁干。
好在俄罗斯和印度还读过一些书,俄罗斯还有博士水准,让大家还有点悬念。巴西
没有读过书,一直洗盘子,大家好象从来就不关心它的GDP增长率,其实它的GDP
长率也是很高的,并且持续了上百年。
《从日本战后再出发看毛泽东的远见卓识(二)》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政策简单的说就是抓革命促生产。中国首先是个学校,目的
是改造人。生产,也就是打工刷盘子挣钱,是从属的,只是为了支持学业。所以,
在经济方面对毛泽东时代的争论完全是不得要领,无论评价高还是低。
首先要进行扫盲初级教育。那个时代政治运动不断,读毛选,贴大字报,好象很荒
唐。但奇怪的是,中国人读《子曰》两千多年,可结果绝大多数是文盲。可只读
《毛曰》20余年就扫盲了,真是奇迹。
中国的工业化是漫漫长路。要尽快把工业文明之风吹到农村。把农民组织起来,进
行工业化训练。被许多人指责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农村发展。其实,人就算是器,
没日没夜地干活,中国也打不了多少粮食。还不如多些闲暇时光,学知识学文化,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集体劳动,分工协作,进行初等工业化训练。兴修水利,
化,电气化。靠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前行。中国的人口,平均寿命,平均身高体重得
到了迅速增长。而农民也得到了再造,扫除了文盲,接到了现代的农业技术,学
到了科学知识。日本电视台经常有反映第三世界农村生活的节目。其它国家的农民
生产积极性非常高(可能土地是私有的原因),轻壮年劳力在田间拼命干活,但非
常贫困,没有文化,家徒四壁。而中国农民,积极性差很多,老弱病残干活,因为
有各种农具,轻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家里多少还有几样电器。但中国农民的文化
技术水准还停留在毛泽东时代。相比日本农民,中国农民还算勤快的,但日本农民
非常富裕。
工业的扩张,完全是与经济学原理背道而驰的。在工业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劳动生
产率提高缓慢,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但却使更多的人卷入到工业生产之中,已经熟
练的技术工人,没有必要积极且重复械地生产产品,而是带更多的学徒。节省下
的时间,学知识学文化,进夜校,搞小发明,小革新。或者自己组装半导体收音
自学无线电技术,可别小看半导体收音,当时可是高新技术,一点不亚于现在的
计算。组装半导体收音获得的知识,比现在拼电脑多多了。看670年代的《无
线电》杂志,就能清晰体会到这人才的再造。经过这种违背经济规律中等教育,中
国完成了中级人才的准备,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中层技术和管理人才。
毛泽东时代的高等教育是个奇迹。中国几乎所有的第一都诞生在那个年代。即使现
在的神5,火箭也是那个时代的作品。中国的这些第一,与世界的先进水准相比是幼
稚的,不符合比较效益的经济学原理,但它们完成了中国高等人才的准备,使中国
只能仿制汉阳造一跃进入科技先进国家。在最新技术领域,中国的第一与世界第一
诞生的年代相差不远,虽然质量和性能上还有很大差距,但对于学生来说,是了不
起的成就。
毛泽东远见卓识,使中国从目不识丁的文盲,经过小学、中学,20多年后博士毕业
了。日本是模范生,也经历了近百年,明治年间的日本人没有看到日本毕业,中国
人却看到了。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整个中国民族的再造。刚毕业的博士是
清贫的,当然不能与刷了20多年盘子的打工仔相比,但前途是无量的。
670年代出生的人,是中国的团块世代 在孩提时代就感受到了工业文明之
风,读书认字时陪伴的是《十万个为什么》,近乎免费地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
还受到了很好的职业培训。这代人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是中国前所未
有的,绝对数目在世界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推动中国的经济列车急行。
但急行的列车却出现的减速倾向,详情请看续集。
《从日本战后再出发看毛泽东的远见卓识》---- 刷盘子读书系列(2)整理版
本篇是《是刷盘子还是读书看毛泽东的高瞻远瞩----2003年亮丽的经济谈起》的
续集。
日本虽是模范生,但不敌先生,最终战败。殖民地丧失了,剩余武器被收缴,正在
研制的先进武器,如喷气战斗、导弹、洲际轰炸等,连同样、图纸和实验设
备等也被美国拆除运走。大量的工厂和建筑被摧毁,战后日本满目沧痍。从明治开
始经历了约100年,又回到了原点。大和虽然沉没,但创造大和的大量熟练技术工人,
钢铁、航空、械、电子、光学、化学等各门类的技术及技术人才都完整的保留下
来。日本本就一无所有,唯一的资源也就是人。终战直后,政府的总和科学技术委
员会就开始运作,规划和协调未来的发展。航空改汽车,军舰改轮船,瞄准镜改照
。转型需要时间,国际市场开拓也需要时间,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在家,会消
磨掉技术力,尤其是组织纪律性。一声令下,组织去种树,演义日本版的上山下乡。
今天,日本各地都能看到那高耸入云的水杉,就是当年的杰作。这种水杉现在向中
国出口,竟然也是每年春季花粉症的原凶。战后食品困难,政府集中有限的粮
食给学校发放免费午餐,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战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被称
团块世代,是日本高度成长期的主力,也是现在日本经济的脊梁。
工程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忘我劳动,完成艰难的转型,毕竟是转行。以厂为家,不计
报酬,其实也没有报酬,政府没钱,只能保障基本的食品配给,工厂也没钱,日本
生死未卜,怎能计较个人得失。就这样渡过了战后最艰难的岁月。进入50年代,日
本逐步打开国际市场,原料大量输入,各工厂重新运转起来,原来的产业大军又成
建制地回到岗位。进入60年代,团块世代推动日本进入黄金时代。
日本经历十年不况,还看不到隧道尽头的亮光。NHK经常放送当年再出发的节目。前
不久放送了丰田再出发的节目,请了当年的几个技术人员现场作客,讲述当年如何
从造飞转行造汽车,研制日本第一种小汽车---皇冠,功成名就后竟不计报酬引退。
回忆当年的创业,白发苍苍的老人热泪盈眶。
1949年的中国也是一片废墟。所不同的是,国民绝大多数是文盲,现代技术几乎为
零,只能仿制汉阳造。所谓的知识分子是满口之乎者也,与现代工业技术几乎毫无
关系。祖上留下的土地和资源,人均也不见得比日本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毛泽东远见卓识,中国崛起唯一的依靠其实与日本一样,是人!而不是土地和资源。
1949年时点,从人的角度来看,日本已经领先中国近100年。日本已基本消灭了文盲,
有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门类齐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中国,绝大多数是文盲,极
少数的科技人才,包括后来回国的钱学森,也是只读过书,没下过水的,知识分子
几乎与工业生产不沾边。如何造就工业化人口是发展经济的最优先的课题,而不是
优化配置土地和资源,这一点上毛泽东至少领先现代中国主流经济学家50年。他们
还在鼠目寸光地研究该如何优化配置资源。
毛泽东时代的经济政策简单的说就是抓革命促生产。中国首先是个学校,目的
是改造人。生产,也就是打工刷盘子挣钱,是从属的,只是为了支持学业。所以,
在经济方面对毛泽东时代的争论完全是不得要领,无论评价高还是低。
首先要进行扫盲初级教育。那个时代政治运动不断,读毛选,贴大字报,好象很荒
唐。但奇怪的是,中国人读《子曰》两千多年,绝大多数是文盲。读《毛曰》只20
年就扫盲了,真是奇迹。
中国的工业化是漫漫长路。要尽快把工业文明之风吹到农村。把农民组织起来,进
行工业化训练。被许多人指责积极性不高,阻碍了农村发展。其实,人就算是器,
没日没夜地干活,中国也打不了多少粮食。还不如多些闲暇时光,学知识学文化,
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集体劳动,分工协作,进行初等工业化训练。兴修水利,
化,电气化。靠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前行。中国的人口,平均寿命,平均身高体重得
到了迅速增长。而农民也得到了再造,扫除了文盲,接到了现代的农业技术,学
到了科学知识。日本电视台经常有反映第三世界农村生活的节目。其它国家的农民
生产积极性非常高(可能土地是私有的原因),轻壮年在田间拼命干活,但非常贫
困,没有文化,家徒四壁。而中国农民,积极性差很多,老弱病残干活,因为有各
种农具,轻壮年外出打工,家里多少还有几样电器。但中国农民的文化技术水准
还停留在毛泽东时代。相比日本农民,中国农民还算勤快的,但日本农民非常富裕。

工业的扩张,完全是与经济学原理背道而驰的。在工业急剧扩张的过程中,劳动生
产率提高缓慢,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但却使更多的人卷入到工业生产之中,已经熟
练的技术工人,没有必要积极且重复械高效率地生产产品,而是带更多的学徒。
节省下的时间,学知识学文化,进夜校,搞小发明,小革新。或者自己组装半导体
收音,自学无线电技术,可别小看半导体收音,当时可是高新技术,一点不亚
于现在的计算。组装半导体收音获得的知识,比现在拼电脑多多了。看670
代的《无线电》杂志,就能清晰体会到这人才的再造。经过这种违背经济规律中等
教育,中国完成了中级人才的准备,大量熟练的技术工人,大量中层技术和管理人
才。
毛泽东时代的高等教育是个奇迹。中国几乎所有的第一都诞生在那个年代。即使现
在的神5,火箭也是那个时代的作品。中国的这些第一,与世界的先进水准相比是幼
稚的,不符合比较效益的经济学原理,但它们完成了中国高等人才的准备,使中国
只能仿制汉阳造一跃进入科技先进国家。在最新技术领域,中国的第一与世界第一
诞生的年代相差不远,虽然质量和性能上还有很大差距,但对于学生来说,是了不
起的成就。
毛泽东远见卓识,使中国从目不识丁的文盲,经过小学、中学,20多年后博士毕业
了。日本是模范生,也经历了近百年,明治年间的日本人没有看到日本毕业。毛泽
东时代的中国人却看到了。毛泽东创造了奇迹,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整个
中华民族的再造。刚毕业的博士是清贫的,当然不能与刷了20多年盘子的打工仔相
比,但前途是无量的。
670年代出生的人,是中国的团块世代 在孩提时代就感受到了工业文明之
风,读书认字时陪伴的是《十万个为什么》,近乎免费地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
还受到了很好的职业培训。这代人中的技术管理人员在人口中的比例是中国前所未
有的,绝对数目在世界中也是首屈一指的。推动中国的经济列车急行。但急行的列
车却出现的减速倾向,详情请看刷盘子读书系列(3)。
《从改革开放看毛泽东的远见卓识》---- 刷盘子读书系列(3
毛泽东创造了奇迹,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再造,走完了日
本明治以来近百年的工业化历程,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科技先进的工业国。
中国需要从一所大学校向经济体转变。也就是一个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
基本点,改革开放。
改革调动了积极性,开放如潮水般地引进了先进的西方技术,加上工作重心转移,
中国的经济列车骤然前行。大量的消费品被生产出来,几乎一夜之间完成了三大
神器的普及,领先名目人均GDP比中国高几倍的国家近20年,人民生活突然间得到
了极大改善。改革开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上上下下的共识。
但现在,中国经济列车减速倾向非常明显。怎么办,就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
放,打改革的攻坚战,彻底摆脱旧体制的束缚,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共识。各种
彻底改革开放政策纷纷登场。但实际情况是,GDP仍然高速增长,但大多数人的实际
所得却下降,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不满在积蓄。
问题出在何处?其实,人的积极性已发挥到极点,在台上连续工作10余小时,司
空见惯。西方先进技术的流入停滞了,只看见外资进入,却没有得到技术,白白打
工。只看到GDP增长,却没有见收入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和改革之初完全不同?

日本的家电业受到中国企业严峻挑战。但中国企业的技术主要却来自日本,为什么
日本当年会扶植竞争对手呢。带著这些疑惑询问业内人士,得到的答复是当年中国
已经研制出来了,并批量生产,如果不乘早卖技术,晚了就卖不出去了。真是一语
点醒梦中人。
毛泽东时代已经起步的先进技术,大型喷气客、高性能航空发动,大规模集成
电路、CPU,虽然很幼稚,没有比较效益,却如潮水般引来西方先进技术。既然西方
技术那么容易引进,就没有必要自己做没有比较效益的事,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自己的技术纷纷下马,研制队伍纷纷解散,这是80年代的主旋律。中国的高等教育
随著和平典范一起烟消云散,幸亏火箭和核弹不能引进,要不然全军覆没。
要感谢李灯辉和美国的炸弹,醒了梦中人,才发觉自己蹉跎了近20年的岁月,两
手空空。李灯辉功不可没,至少应该获得一重的勋章。20年是科技人才创造的黄
金时代,就这么随风而逝。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是科技界的共识。这次和文革不同,
文革是瞎干蛮干,外行领导内行,耽误了不少时间。但对于工程来说,却不见得是
坏事,失败了总结经验教训,对人也是提高,干著干著,外行也就变成了内行。但
这次几乎被连根拔起,幸亏苏联解体,大量俄罗斯技术和人才流入,中国又开始了
50年前的蹒跚学步。对照1999年与1984年阅兵,让无数英雄黯然泪下。
中国的初中级教育也瓦解了。为了提高效率,大量的产业工人下岗失业,他们的技
术和组织纪律性消逝在地摊中。在岗的工人拼命工作,却没有时间和能力再学习再
教育。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也没有多打多少粮食,其实现在也没有
积极性,因为没有比较效益,粮食连年减产,国际市场粮价扶摇直上。农民要么赴
闲在家,要么在自动台上象器一样干活,却不能获得新知识新文化。幸好学校
教育改革的晚,每年还有大量的半人才注入,要不然,经济列车就彻底停滞了。 
中国经济列车的实态是,上不能突破,下面临断裂,大量人口不能实现向工业化人
口转化。经济列车的发动□---人才,枯竭了。主流经济学家还痴迷于改革开放的成
功经验,却没有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巴西一直就是改革开放的,采
用的是主流经济学家理想的体制,但却毫无希望。
问题的本质在于,改革开放是很好的战术手段,但提升到战略高度,却是大错特错。
如果只计算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技术力,中国的经济列车实际已停滞了近20年。
高端再出发,会不会夭折?因为主流经济学家还在念比较效益的圣经。高端产生拉
动力还需要时间,在此之前列车会不会崩溃脱节?因为主流经济学家还在唱提高效
率的高歌。中国经济列车的前途未卜,是飞跃、崩溃还是平安。详情请看刷盘子读
书系列(4)。
《急行中国经济列车是飞跃、崩溃还是平安看毛泽东的远见卓识》---- 刷盘子读书
系列(4
巴西早已建立了主流经济学家梦寐以求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所以它的发展是完全可
以预期的,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就是刷盘子的命。俄罗斯刚建立理想的经济体制,
还没有完全定著,它的发展是大致可以预期,未来10余年也还是刷盘子的命,只有
少许讨论的必要。刷盘子经济非常好预测,一个小时可以刷多少是固定的,别说预
10年,就是预期100年,小学没有毕业的经济学家都可以任。可能是主流经济学
家算术太差,把刷盘子经济体制定义为梦寐以求的理想经济体制。
中国的经济列车在僵化的体制驱动下急行,未来的行方如何,是日本学者爆炒的话
题。对僵化体制的研究远没有对理想体制那么轻松,需要大量的数据图表进行比对,
得到清晰的认识。这可能已经超过了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算术知识,因为愚从没有
见过他们如此论述过,可能也是他们急著要体制改革的原因之一。由于所处立场,
观察角度的不同,结论大相径庭。主要分三类:
1.中国经济平安顺调运行,那么2020年中国的GDP大致与日本相当。平淡如白开水,
毫无味道。
2.中国的地域格差和贫富格差持续扩大,超过一定水准,中国人有《水浒传》的造
反情结,是世界上最难管的人民。那么如果遇到金融危,整个中国会崩溃和分裂,
比苏联崩溃更加惨烈。如果被不幸言中,现在真的是处于崩溃的边缘。
3.中国的产业发生飞跃,由蛹化蝶,那么2015年,中国的GDP压倒美国。GDP及增长
率,只有经济结相似的国家之间才有可比性,日本学者非常注意这一点,无论是
名目GDP还是购买力平价。否则无法解释人均GDP是中国几倍的国家,现在才普及
三大神器,且还是中国产的。其实日本也经历了这个蛹化蝶的过程,1945一片
废墟,1964年新干线开通和东京奥运开催,标志著日本跨入先进国家的行列。靠刷
盘子实现GDP增长,根本就不能实现国家从后进变先进。其实日本在1945年已经是先
进国家,只是还没有实物,但有技术和人才储备,约20年一发冲天。
其实中国70年代末也是先进国家,虽然实物很少,各种技术及人才齐备,与先进国
家差距不远,所差的是批量生产的经验与会,与1945年的日本非常象。还有比日
本大很多的国内市场。当时的市场结非常好,大家的收入相差不多,虽然名目收
入虽不高,但实质收入高,是购买国货的好市场,也与日本很象。再加上政府采购
和主导,可以很快补足批量生产的经验与会,再施加改革开放的战术,就能使中
国的产业迅速实现由蛹化蝶的飞跃。其实整就一个日本成长战略的复制,那么到上
世纪末,中国就会在GDP上压倒美国。当然刚开始生活改善不快,日本也是进入60
代后生活才改善的,但会越来越快,一发冲天。毛泽东远见卓识,在70年代初时就
已经看到了中国即将毕业,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80年代的改革开放出现了战略偏差。源于自己定位错误,中国虽然清贫,但却已经
博士毕业,是先进国家,怎能是刷盘子打工仔可以相提并论,即使当时的打工仔比
中国有钱。一算人均GDP比人家少了一大块,著急了,快学著打工仔刷盘子打工,
也就是改革开放,提出到本世纪末翻两翻的奋斗目标,缺乏远大理想。博士刷
盘子怎能是普通的打工仔可比,刷盘子的效率高多了,刷一小时的盘子,可比打工
仔刷几天。一下子收入激增,原来是刷盘子而不是读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啊,
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能力与众不同。于是把改革开放刷盘子做为经济战略。刚开
始博士每天只刷一个小时盘子,生活改善奇快。随著改革开放的深入,每天刷盘子
的时间越来越多,收入当然也扶摇直上。学业逐步荒废,单位时间刷盘子的效率下
降。约20年后,博士每天已经要刷8小时盘子,由于学业荒废,刷盘子的效率与普通
打工仔相差不多,收入增长缓慢。博士著急了,是不是自己刷盘子的积极性不够,
于是各种改革措施纷至沓来,每天1216,或干脆24小时刷盘子方案都出来了。直
到现在,这位博士还没有搞清楚到底什么是收入增长的动力。
伟人过早仙逝,使中国强国梦的实现至少推迟了20年,甚至永远失去了。出师未捷
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为什么中国和日本在奋飞的起点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详情请看刷盘子读书系列(5)。
《日本中国俄罗斯不同的改革不同的结局看毛泽东的远见卓识》---- 刷盘子读书系
列(5
日本以技术立国,技术力是比GDP更加重要的指标。GDP可能被地震一瞬摧垮,如果
技术力还在,则GDP还在。如果技术力被摧毁,多大的GDP也会随风而逝。什么是技
术力,有很多指标衡量,如国民识字率、技术工人数量,各门类专业人才,钢铁、
械、化学、电子等基干产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准等,有大量的数据图表。日本学者
做学问时比较喜欢比较技术力,这才是经济的根,真正的经济。而中国主流经济学
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也就只会对GDP进行四则运算。
如果只衡量技术力,那么1945年的日本,1978年的中国,1991年的俄罗斯是先进国
家。只是缺少GDP,日本干脆没有。但日本却20年间一跃重新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日本根本没有改革,只贴了民主标签。很奇怪,日本不是民主自由且市场经济的国
家吗?其实不是。首先政府有个总合科学技术委员会,首相也就是委员长。还有个
民间组织---产经联,确切的说是政府的政府。产经联会长出镜率不比首相少,且定
期给各政党打分并公布,按分发钱。所以,两大党自民党和民主党的纲领几乎一样,
分歧仅两点,一是伊拉克,产经联不管。另一个是道路公团的民营化,其实也没有
实质分别,民营则是产经联直接经营,国营则是产经联经营政府。产经联里的大财
团的产权是模糊不清的,私营的?又不知老板是谁,国营的?连政府都是产经联的。
产经联无法无天,要降自己的税率,增加消费税。产经联也不自负盈亏,银行要倒,
政府快拿钱。产经联要小泉和石原花好几倍的价格购买燃料电池汽车,还乐得屁
颠。有不满,连大众媒体都是产经联的,有意见去厕所。产经联还雇佣了一大帮御
用文人,研究写作。宣扬自由市场经济的知识分子早被杀绝了。
日本经济的实质是计划经济,党政不分,政企不分,产权不明,专制独裁的体制。
可偏偏是这种保守落后体制,使日本迈进先进国家。愚读了很多产经联的御用文人
写的书,被洗了脑,现在崇拜起计划经济了。
产经联里的大企业是日本的基干企业,是日本技术的精华,是日本经济的基础和骨
骼。如果产经联在,没有GDP日本也存在,如果产经联不在,再多的GDP也轰然倒地。
为什么产经联产权不明,计划经济,因为它不面对普通消费者,只对整个民族,规
划整个民族经济的大厦和发展方向,给其他企业提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决定这
个民族是一流工业国家,或只是刷盘子的脚色。
产经联有几个铁律:
如果骨骼没有发育好,即没有准备好相应的技术,改善生活是对民族的犯罪,再大
的市场需求也得等待。如果谁敢破坏骨骼,也是对民族的犯罪。骨骼出问题,政府
必须出钱修补。这几个铁律在市场经济下是完全不能实现的。
产经联在1945是如何使日本奋飞的呢。当时特别困难,粮食不足,政府得给学校派
免费午餐。大量工人失业,不能使他们荒废,组织上山下乡去种树。组织技术人员
准备民用技术,当然开始还不完善,即骨骼没有发育好。市场需求大增,技术遭遇
瓶颈,不能满足需求,则坚决压制需求。组织人员攻关,同时向国外敲诈:你如
果不卖,以后就没得卖了,坚决限制外国产品进入。就这么骨骼逐步完善,产能
逐步增长,在此之前人民只能耐心等待。就这么艰难前行,人民经过十余年的艰苦
奋斗,骨骼逐渐强壮,一飞冲天,完成蛹化蝶。
毛泽东的远见卓识,他细心体会了产经联的策略,或者穿过50年的时空,细读了产
经联的群书。中国要做超一流的工业化国家,打基础和骨骼非常重要,所以倾全力
发展基干工业,发展各种尖端技术。在骨骼完善之前人民必须忍耐,抓紧后备人才
培育。压制知识分子,打掉一切不合理的杂音,现在消费就是对民族的犯罪。整个
操作手法与产经联一模一样,不同的是产经联用资本,他用权威。他洞察了我们民
族的弱点,贪小利,忘大志。
整个20多年中,中国艰难前行,那么得科学,顺利,愚也是最近博览群书才体会到
主席良苦用心 ---- 中国要由蛹化蝶。就在中国奋飞的前夕开了我们。中国由蛹
化蝶竟要至少推迟20年,甚至永远失去了会。
问题出在改革开放上。当时已经能够提供消费品,但有技术瓶颈,产能受限制。应
该逐步通关,并向外敲诈关键技术,人民继续忍耐,消费带著骨骼逐步完善。应该
艰难并痛苦地复制日本蛹化蝶的过程。结果急功近利,引进大量外国产品,把骨骼
给摧垮了。虽然生活暂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脊柱却垮了,造成我们今天白打工,
因为没有关键技术。经济发展遇到的危,竟然想把基础全盘卖掉,中华崛起就要
夭折了吗?贪小利,忘大志!!!
1945日本再出发,一无所有,但有知识和技术,20年一飞冲天。1949中国再出发,
大脑空空,伟大导师给中华民族注入了知识和技术,在即将蛹化蝶时开了我们,
但我们辜负了他对我们的期望,贪小利,忘大志,前途多磨难,不知道会不会夭折。
1991俄罗斯再出发,抱著金山压断了脊梁,无数顶尖技术人才流落异国他乡。
贫穷是可贵的美德,土地资源钱财是身外之物,知识和技术才是宝贵财富,民族安
身立命之本。无论中国今后的行方,不计较个人恩怨,让我们缅带给中华民族无
穷宝贵财富的伟大导师----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