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2004年末饭店26座,房间4100间。根据美国《HOTELS》杂志2005年7月的排名情况,可以排在第206位。
1994年,公司建立。2001年6月,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成立泰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BVI)。2002年6月,为准备与美国公司进行反向收购,在美国纳斯达克二板(场外交易)市场(OTCBB)挂牌,成立泰达旅游集团公司(TTVL-OB)。
二、首旅建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7月,在美国《HOTELS》杂志的排名为2004年第91位,酒店30座、房间9214间;2003年为118位,酒店30座、房间7823间。
2004年末饭店54座,房间14000间。按照这个客房数,应该排在61位。
如果加上如家的数字,则2004年末饭店100座,房间19502间。按照这个客房数,应该排在48位。
三、开元国际酒店管理公司
开元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末饭店11座,房间3000间。根据美国《HOTELS》杂志2005年7月的排名情况,可以排在第258位。
开元酒店将是中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酒店企业。由于香港财务制度在加速折旧方面的改变,使开元预计利润降低,在香港上市计划从2005年调整到2006年。香港会计协会2004年10月份出台新的固定资产折旧标准,将原有的40年折旧年限改为20年(与内地政策保持一致),新折旧标准制定的实施细则可能将在2005年底执行。按照开元旅业原有上市计划,开元酒店和浙江开元萧山宾馆、杭州开元之江度假村、萧山开元城市酒店、杭州开元阳光休闲山庄打包上市,预定发行8000万股本,融资2亿到3亿元。根据新的规定,开元预计2005年6000多万元的纯利润将缩水1800万元左右。为达到上市指标,开元将在原有上市酒店业务内注入2005年上半年成立的开元商业经营公司,下辖萧山嘉州阳光商业中心和上海松江开元新都商业中心,这两家商业中心目前正处于招商阶段,2006年3月份和5月份投入营业,到2006年底预计纯利润达到3000万元。开元旅业集团拥有酒店管理、房产开发和工业等三大业务,上市计划中仅为酒店管理业务,房产开发和工业两个业务暂缓上市。开元计划上市之后将业务扩张到香港地区,由于在香港投资建设酒店的成本非常高,初入香港市场以参股方式运作。除了直接投资外,公司还计划更多地向外输出酒店管理。
四、锦江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7月,锦江国际集团在美国《HOTELS》杂志的排名为2004年第29位,酒店150座、房间32707间;2003年为35位,酒店120座、房间27484间。1989年锦江名列《HOTELS》排行榜132位;1995年为65位;2000年为51位;2002年为47位。
2005年6月底,锦江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共管理星级酒店84家,其中8家为上海锦江酒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分别为:四星级2家:建国宾馆(65%股权)、温州王朝大酒店(15%股权);三星级3家:新亚大酒店(100%股权)、新城饭店(100%股权)、中亚饭店(45%股权);二星级3家:东亚饭店(100%股权)、南京饭店(100%股权)、闵行饭店(100%股权)。上海锦江酒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星级酒店还有3家,分别为:五星级2家: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50%股权)、扬子江万丽大酒店(40%股权);四星级1家:索菲特海仑宾馆(66.7%股权),分别为洲际、万豪、雅高管理。经济型酒店中属于上海锦江酒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资产主要包括大方饭店、长江饭店、北京锦亚酒店、沈阳锦亚饭店等,经济型酒店的股权主要包括上海锦江酒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新亚明珠大酒店、上海锦亚旅馆有限公司、天津锦江之星旅馆有限公司等10家。锦江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网站为http://www.jinjianghotels.com,上海锦江酒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网站为http://www.jinjianghotels.sh.cn。
锦江酒店(600754)总股本60324万股,流通A股9836万股,主营宾馆、餐饮等。公司2005年中期每股收益0.14元。每股净资产3.09元,净资产收益率4.62%。公司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42452.3万元,同比增长8.1%;实现净利润8610.8万元,同比增长40.1%。酒店管理业务的毛利率98.9%,酒店投资业务毛利率86.38%,餐饮业务毛利率66.9%。2004年酒店管理业务毛利率为97%。
五、海航酒店集团有限公司
2005年7月,在美国《HOTELS》杂志的排名为2004年第194位,酒店15座、房间4407间。
1997年9月,公司成立。2000年8月由海航集团有限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对海航酒店集团股权进行重组,经过国家工商局进行名称核准后,改名为海航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其中海航集团占81%股权,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占19%股权。
六、小南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