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解救股市


中国股票市场开始解决股权分置已经半年多,期间经历2批试点,至全面开始股改也推出9批。市场经历大暴跌,破了政策底线,大反弹,现在又在跌跌不休,看似走在阴跌途中,一眼看去,是一个极不稳定、极度脆弱、等待救治的市场。在这半年里,关于救市的言论不绝于耳,反对救市的言论更是此起彼伏。要不要解救市场?

我的认为:应该救市。许多人都在批判政府有可能进行的救市行为,认为这是在破坏市场经济自身应有的调节功能。并对这种行为发生后的市场冠之以“政策市”。的确,不可否认这有可能破坏市场秩序,破坏市场经济基础,为利益集团输送利益,形成极其危险的道德风险。有的更直接指出,这是在用十三亿人民的纳税钱解放七千万中国股民,更是社会财富的再转移,转向那些恶劣的庄家手中。

但是,不救市可以吗?股市股价极低,交易低迷,屈指可数的人参与,上市公司不在国内上市融资,而在海外上市。难道用我们国家的货币买不到自己的民族企业,而要用港币买?须知,大型优质蓝筹高收益,高回报,却只有几元那么便宜,一定要让外国人买廉价中国股票,那么自卑?这种行为是贱卖自己的股票,“边缘化”中国股市,不到海外上市就不是与国际接轨吗?“中航油事件”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到海外上市,接受外国证券监督机构监督,不是就一定不会出现问题。关键是企业的管理水平,公司的治理结构。我们有不少民营企业纷纷奔赴香港上市,融资额少不说,都是几角钱,顶多不过2元,但在香港市场严厉的监管下,不也照样出了一大堆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杨斌的欧亚农业,还有超大科技,创维电子、特种纤维远东生物制药,等等。现在已经是奄奄一息的中国股市更是无力承接我们的优质、特大型中央企业,更别说承受面临深化改革壮大自己的国有银行的融资要求。

千点已破过,推倒但未重来,处于崩盘途中的股市长此以往,终将分崩离析,加大中国社会的不公程度,甚至引起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在长期高速增长中所不断积累的诸多隐患,随着进程的推进,改革现在已经愈发困难,深入中国经济的内部,这种迹象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承担的是为国企解困、为拉动内需服务等政策性功能,四年前的国有股减持是为社保基金筹资,那么现在,中国资本市场可能正在承担起为央企深化改革服务、为国有银行解套、进行资本支持的历史性任务。而进行股权分之改革则是这一历史任务的前奏,个中隐含的是中国新兴资本市场又有可能重蹈覆辙,再一次成为牺牲者。乐观一点说,也许国内资本市场是国有银行脱胎换骨的最后希望,这样看来,中国股市也未必那么悲观,怎么说航空母舰下海也要有足够的容量,足够大的大海才有胆量下水!

现在救市,不仅仅解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弱势股民。十四年股市,股民为融资付出8000亿元,被庄家、新兴的金融利益集团掠夺6000多亿元,投资收益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只有不足5%的人赚钱,是他们把自己的工资投入股市,不少下岗工人把自己的积蓄投入股市支持市场发展。结果是财富源源不断地大转移,一个个亏损累累血本无归,投资场所变成血肉搅拌机。解决股权分置的目标是好的,同时也是发展资本市场的契机。但是途径不正确也可能前功尽弃。四年熊市令股市财富蒸发得差不多,而股改后,光支付的对价就有56百亿股,需要资金达一千多,两千亿元,明年按5%可流通类推下去,不久的将来起码有一倍于现在股市规模的股票将流通。还有新老化断后的新股发行,这样扩容足以摧毁一个市场。没有政策的引导,没有巨大增量资金的供给,能挺过去吗?

更重要的还在为股市、资本市场的未来创造可能。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阻力越大,隐患越多,使中国经济的这种巨大不确定性在加大,这正是中国资本市场遭遇的最大不确定性,同时也是中国资本市场自己为中国经济制造的巨大不确定性在加大。通过治理市场,稳定市场,解救市场等特殊手段把不确定性因素减至最低。而政府利用强制力隐患有可能集中爆发之前,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增加中国金融体系的弹性,用金融支持维持强制性的经济增长是大有可能的。而且,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也需要资本市场强有力的支持。一国经济的强大伴随着强大的金融资本市场支持。在我国畸形的投融资市场结构中,银行间接融资比例太大,高负债经营的企业过度依赖银行,导致银行面临巨大坏帐风险,严重威胁金融业稳定。另外,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同样需要内地市场支持,高坏帐率,低盈利,低资本充足率,低效率的国有银行进行财务重组后,依旧赢弱,还需要从资本市场补充资本金。那么,巨大的银行股要有发达的股市支持。国有银行不在国内上市,却在海外上市,那么那将是股市边缘化,中国经济被挟持之日。

目前,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已经降到约14倍,根据市场估值水平,股改自然除权以后,沪深300指数样本股将降低到10-10.6倍,应该是合理估值,甚至低估了。但是在这种市盈率水平下,沪深股市仍然阴跌不止,一滩死水。证券市场几乎完全失去控制的下跌状况下,多年熊市产生的政策多变,随意更改游戏规则,放任大股东圈钱,结果是政府在证券市场的信用快速流失,其破坏力,将导致中国政府日后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治理将更加艰难,施行政策更加困难。重建政府信用,是重建中国资本市场的第一步。而救市是挽回政府信用必须做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对过去十多年证券市场发展史中,政府以自己的信用强制推动市场扩展,以政府的力量从股市中掠夺财富,纵容投机不法分子攫取公众资产和投资者的资产,等等行为的还债。现在是对四年熊市巨大下跌所付出昂贵代价的还债股权分置作为一种制度缺陷,本来是政府造成的,没有政府刻意将市场分裂为流通与非流通市场,割断他们之间的联系。就不会造成今天要表现出了罕见的决心和勇气解决股权分置,重建中国股市。无论是二级市场伤痕累累的小股东,还是与民抢利的大股东,他们都是性质不同的受害者,于情于理,政府都必须为这种制度缺陷「埋单」。

这次股权分置改革中,不正视历史的股改依旧是大股东在逃避责任,监管者错位,简直就是在打劫﹗中国资本市场乱像丛生,股改不过是其中一种困局,莫要再让错误手段破坏摧毁本已危在旦夕的资本市场。全方位利用政策,创造良好法治环境,配合外部条件进行救市,重建一个真正资本市场是唯一出路!

 

                                            200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