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疆域——寻觅“蓝海”,还是投机
文/吴洪刚
最近,
我是比较赞同
我国大部份行业仍很分散,企业的规模受制约的重要因素就是行业分散度太高。美国之所以有大量世界级的企业,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行业内集中度高。往往是几家企业垄断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比如汽车业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日用品行业的宝洁、全佰利、高露洁。这些企业都是在自己的疆域内占据竞争优势,从而奠定其在全球的竞争地位的,尽管也有GE这样的多元化公司,但这不是主流。
试想一想我国的企业,在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企业,比如联想、华为等,也都是在其自己疆域内高度集中化的结果。而大多数行业而言,在行业内,高度的分散使得企业习惯于“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转移,这种转移就是中国企业所理解的“蓝海战略”。
所以,我国企业要真的想做大做强,参与国际化的竞争,首要的问题是在自己的产业疆域内,苦练内功,扩大市场份额。必须由市场竞争初期的“游击战”思维转向现代化的“正规战”思维。试想,一个在本领域的“红海”中都不能畅游的企业,如何让人相信有本事到未知的“蓝海”去游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