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达有没有冬天?


《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我想我们集团的许多人都已经看过,我本不该在集团成立12周年之际写这个题目,可是集团《约稿通知》中的写作要求是要写真情实感,我作为集团在职6年的员工,不能因为讲几句实话自己的冬天会提前来临,就封口不讲。那么,卓达有没有冬天哪?回答是肯定的,有的,一定有的。就是总裁看了我的文章也会这样讲的。

我是2000年来卓达的,那时我的女儿才一周岁。我非常感谢卓达给了我在北京卓达大学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在此期间我成为了一名房地产经济师和物流培训师,下面我就用我学的知识(或许是一知半解的知识)和我的思想(或许是不成熟想法)来诠释卓达。

一、卓达集团完全是在杨总的庇护下成长起来的。

杨总视卓达如生命,百年卓达是目标,卓达文化是特色,卓达理念是宗旨,这正是杨总在《我的救赎,我的自由和卓达》这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和思想。从1993年几万元起家,到如今四十几亿元,不知道杨总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从一片荒芜中与建筑工人同吃同睡,到万千楼厦归于卓达名下,不知道杨总倾注了多少心血,从一分钱的购物款到上亿元的投资,不知道杨总消耗了多少精力。。。。。。正是由于杨总这样殚精毕力,所以卓达一定有冬天,我们知道千金重担集于一身,凡事事必躬亲,古有诸葛亮,近有周恩来,今有杨卓舒,此三人谁人能比?然而诸葛亮病则西蜀病,诸葛亮亡则西蜀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深为杨总担心,做企业又有别于与国家,虽说卓达是你杨卓舒的,可员工不是你的子民,现在在集团吃你这一碗饭时,是你卓达人,等卓达有难时,就未必是你卓达人。敢问一声,现在将工资待遇减去一半一年,我们看还有多少人才精英在卓达?我们提倡的是百年卓达,百年基业,如何能这样。其实杨总也早已知晓,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在杨总的《青年强则卓达强》的演讲中早已表露无遗。然而集团内有多少人知道,中层以上领导有多少人知道?公司的各大小项目,每一个制度规章,尤其是公司计划、经营决策,无一不是杨总的智慧,无一不见杨总心血,无一没有杨总笔迹,却没人讲这是一种错误,这是在现代企业内不应该见到一种现象,可他却在卓达存在,也正是如此,卓达受限于此,卓达管理受限于此,卓达发展受限于此,杨总病则卓达病,杨总在则卓达在,杨总就是卓达,卓达就是杨总,这也正是卓达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特色。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