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上市公司股权融资额度不断突破新高,企业资产负债比例大幅降低。有关资料显示,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比率比全国水平相比低大约10个百分点,有些公司的负债比例甚至不到5%。处在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资本市场,债务融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
然而,来自西方发达资本市场的研究表明,债务融资在当前企业融资比例中仍然占有主要地位,仅次于企业内源融资。这充分说明了债务融资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也说明在对债务融资的理解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从理论上讲,债务的治理效应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激励,企业债务通过影响经理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矛盾;
(2)信号传递,企业债务具有向外部投资者提供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传递功能;
(3)控制权争夺,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规定着企业控制权的分配,并直接影响着该企业控制权的转移。债务融资通过这些方面加强公司治理,提升企业价值。
笔者认为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对以上理论进行实证检验是十分有意义的。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现状的分析,以不少于50家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托宾Q、市净率、债务融资率等指标可验证债务融资能够增加公司市场价值的假说是否成立。
笔者运用EViews得出的实证结果支持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具有一定的公司治理效应,且与公司市场价值正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需要一定的改进。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之债务融资经验研究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