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作用(一)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关一个人的作用如何如何。古往今来,这一直是一个值得回味的问题。从科学领域、人文领域,到一切我们能够想到的领域,令我们今天的人类能够记得的有哪一个不是零零碎碎的个人呢?具体的令我们今天能够记得的个人无须我来罗列。我只想就我们学校最近刚刚走了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来谈点个人的想法。
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值得我们敬重的著名经济学家的个人情况:宋则行教授于1917年10月生于上海崇明县。从青年时期起便立志为振兴中华而研究经济学。1935年中学毕业后考取了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经济系。1939年大学毕业,从事出口贸易管理工作。1941年考入当时迁入重庆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1943年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留所任助理研究员。1945~1948年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在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庇若·斯拉法和琼·罗宾逊的指导下从事经济理论研究。1948年毕业获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成为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终身会员。旋即回国。先在上海中国经济研究所任研究员,主编《经济评论》杂志,后到暨南大学任教授。1949年8月,响应党的支援东北经济建设的号召来到沈阳,在东北人民政府统计局任研究员,参与创建新中国统计制度工作。从1952年起,转入高等学校从事经济理论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在东北计统学院、东北财经学院、辽宁大学任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经济系副主任、主任,辽宁大学副校长,校文科学术委员会主席、学位委员会主席、辽宁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等职,为辽宁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外国经济史学会会长,全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等学术团体领导职务。当选为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五届辽宁省人大代表,第二、三届辽宁省政协常委,第七、九届沈阳市政协副主席;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九三学社辽宁省主任委员等职。1990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荣获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1996年荣获辽宁省功勋教师称号。
宋则行教授长期潜心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运行、经济体制及经济增长等问题的研究,潜心于西方经济学、外国经济史和世界经济问题研究,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宋则行教授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研究集中于:(1)计划和市场作用与经济体制改革;(2)调整经济结构与提高经济效益;(3)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和调控;(4)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制约条件;(5)辽宁经济运行问题。宋则行教授紧紧围绕着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经济如何运行,特别是宏观经济如何运行这个中心展开理论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理论观点,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宋则行教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了世界经济发展史,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并对资本主义在当代发展中所提出的各种新问题做出了科学分析。宋则行教授密切注视西方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对西方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宋则行教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站在时代的前沿,以科学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做了开创性的研究,诸如劳动价值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关系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扩大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理论,以及从价值到生产价格和从剩余价值到平均利润转化的转形理论,他都从新的视角做了别开生面的研究。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宋则行教授始终把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人才作为自己的最高职责。在教学中,他着力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生涯中,他以诲人不倦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经济理论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关一个人的作用如何如何。古往今来,这一直是一个值得回味的问题。从科学领域、人文领域,到一切我们能够想到的领域,令我们今天的人类能够记得的有哪一个不是零零碎碎的个人呢?具体的令我们今天能够记得的个人无须我来罗列。我只想就我们学校最近刚刚走了的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来谈点个人的想法。
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值得我们敬重的著名经济学家的个人情况:宋则行教授于1917年10月生于上海崇明县。从青年时期起便立志为振兴中华而研究经济学。1935年中学毕业后考取了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经济系。1939年大学毕业,从事出口贸易管理工作。1941年考入当时迁入重庆的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为经济学硕士研究生。1943年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留所任助理研究员。1945~1948年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在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庇若·斯拉法和琼·罗宾逊的指导下从事经济理论研究。1948年毕业获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成为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终身会员。旋即回国。先在上海中国经济研究所任研究员,主编《经济评论》杂志,后到暨南大学任教授。1949年8月,响应党的支援东北经济建设的号召来到沈阳,在东北人民政府统计局任研究员,参与创建新中国统计制度工作。从1952年起,转入高等学校从事经济理论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在东北计统学院、东北财经学院、辽宁大学任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经济系副主任、主任,辽宁大学副校长,校文科学术委员会主席、学位委员会主席、辽宁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等职,为辽宁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外国经济史学会会长,全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等学术团体领导职务。当选为第三、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五届辽宁省人大代表,第二、三届辽宁省政协常委,第七、九届沈阳市政协副主席;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九三学社辽宁省主任委员等职。1990年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荣获辽宁省优秀专家称号,1996年荣获辽宁省功勋教师称号。
宋则行教授长期潜心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运行、经济体制及经济增长等问题的研究,潜心于西方经济学、外国经济史和世界经济问题研究,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宋则行教授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研究集中于:(1)计划和市场作用与经济体制改革;(2)调整经济结构与提高经济效益;(3)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和调控;(4)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及其制约条件;(5)辽宁经济运行问题。宋则行教授紧紧围绕着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经济如何运行,特别是宏观经济如何运行这个中心展开理论分析,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理论观点,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宋则行教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了世界经济发展史,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并对资本主义在当代发展中所提出的各种新问题做出了科学分析。宋则行教授密切注视西方经济理论的新发展,对西方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宋则行教授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站在时代的前沿,以科学的态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做了开创性的研究,诸如劳动价值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关系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扩大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理论,以及从价值到生产价格和从剩余价值到平均利润转化的转形理论,他都从新的视角做了别开生面的研究。
作为著名的教育家,宋则行教授始终把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人才作为自己的最高职责。在教学中,他着力使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注意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生涯中,他以诲人不倦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经济理论人才和经济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