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中国)有限公司(CNOOC Ltd., 简称:中海石油)竞购加州联合石油公司(UNOCAL)的举动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北京正力图把全球有限的石油资源都收入囊中。其实,这笔交易对于缓解中国对能源的渴求可能并没有什么帮助,而造成流向北美等全球其他市场石油供应中断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本地区的分析师和业内管理人士表示,Unocal亚洲的大部分开采业务都要长期服务于泰国及其他国家的市场,这就意味著几年之内流向这些国家的供应不大可能转向中国。此外,只要是能够提供其所需资源的资产,中国就会购买,即便是这些资产属于中海石油本次的竞标对手雪佛龙(ChevronTexaco Corp.)。
与此同时,虽然在亚洲声名显赫,但Unocal在原油开采领域却难以跻身顶级企业之列,而石油才是中国目前极为迫切需要购买的大宗商品。相反,Unocal在亚洲的资产偏重于天然气业务,而天然气是一种难以运输的重要能源,而且在亚洲的储量相对较为丰富。
上述以及其他因素表明,尽管中海石油对Unocal高达185亿美元的出价也算是开创了中国企业收购美国公司的先河,但这笔交易对全球石油市场的冲击并没有一些评论家认为的那样严重。一些分析师表示,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如果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资产、能源市场将做何反应方面存在著根本的误解。
尽管经济及商业的扩张成为推动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动力来源,但石油产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仍然是由供求关系这个基本规律来决定的。这就意味著某块资产归属于某个国家并不一定表示其他国家就无法从这块资产中获益了。中海石油表示,将继续尊重市场需求,而且分析师表示,中海石油有可能像雪佛龙或Unocal一样把石油和天然气出售给中国以外的国家。
能源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驻苏格兰爱丁堡的分析师巴特(Derek Butter)认为,中海石油竞购Unocal与中国确保能源供应没有多大的关系。他认为,竞购Unocal是因为中国政府希望把中海石油打造为一家可以与跨国石油巨头相抗衡的大型企业,同时获得所需的谈判技巧、为将来洽谈大型项目作铺垫。
中海石油声称这笔交易完全是从商业角度出发的,但许多观察人士都对此感到怀疑。他们指出,在中海石油已得到承诺的融资中,有从中国国有银行借来的数十亿美元的贷款,其中的一些贷款还是免息的。还有几位分析师表示,中海石油提出的报价过高,符合中国石油企业愿出高价收购海外资产的做法,而这种做法从长远来讲将推动原油价格的上涨。
不过,目前来说,中国在全球市场上扮演的主要角色是石油的需求方,而不是供给方。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预计,中国2005年的原油日需求将增至689万桶,中国的原油需求增长是导致全球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于中国无法实现原油供应的自给自足,于是它鼓励国内企业购买及开发海外资产。
中海石油的管理人士本周来到纽约拜会Unocal的代表,阐述该公司的收购要约,并力求阻止美国政府以关系国家安全为由对这笔交易横加阻挠。已经签署协议、同意以166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Unocal的雪佛龙昨日表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经批准两家公司合并,这就为Unocal在8月1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对双方的合并协议进行投票表决铺平了道路。雪佛龙表示,现在已经没有任何监管部门会妨碍两家公司的合并了。
许多Unocal的股东都在等待双方是否还准备提高报价,以及是否由此会引发新一轮的竞价大战。
尽管对Unocal的竞购引人注目,但中海石油一旦如愿以偿,则不大可能大幅调整Unocal资产的用途。
Unocal亚洲业务目前的年产量约为8,100万油当量桶,主要分布在泰国湾及印尼近海,在缅甸和孟加拉国也有业务,但规模要小一些。石油只占Unocal亚洲业务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余都是天然气。
就泰国业务而言,Unocal开采的所有天然气都要供应唯一的买家──泰国的PTT Public Co.,后者为泰国的发电厂提供所需的天然气。Unocal签订的长期供应合同将于2010年-2029年到期。
即使没有这些长期供应合同,中海石油要想把这里开采出来的天然气运往其他地区,难度很大而且没有商业价值。这是因为当地没有运送天然气所必需的输送管道及其他基础设施。兴建这样的设施可能需要经过泰国政府的批准,而泰国政府要依赖于Unocal的天然气以满足国内增长的电力需求。
油气咨询公司Purvin & Gertz驻新加坡的副总裁兼董事沃特林(John Vautrain)表示,认为中国可能兴建一座天然气处理设施,把从泰国开采出来的天然气经过液化处理用海运的方式运回国内的想法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因为泰国政府不会允许中国这么做。
Unocal在缅甸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也要供应泰国市场,但从孟加拉开采出来的天然气基本上是供应孟加拉国内市场。
印尼的情况有些不同。Unocal在一些前景光明的气田中持股。熟悉中海石油发展战略的人士透露,中海石油或许会把从这里开采出来的天然气用于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
中海石油的母公司正在兴建高度专业化的港口及其他可以处理大批液化天然气的基础设施,中国的天然气市场正在逐渐缩小与日本和韩国的天然气市场的差距。
不过,分析师表示,即便是中国决定使用从印尼开采出来的天然气,也不一定会损害其他需求方的长期利益,原因在于亚洲拥有大量未开发的天然气储备。
在印尼部分地区以及澳大利亚均存在大量未开发的天然气储备。例如,西方石油企业近几年来一直在为澳大利亚庞大的近海天然气储备寻找买家。雪佛龙、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Shell Group)和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rp.)联合拥有的Gorgon气田的储量据估计超过了1.2万亿立方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