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购房与“国八条”


前段时间,一个亲戚打电话给我,“今天终于确定了,2万块定金都交了,华阳,2950块每平单价。值!”我有一些吃惊,但分明那天从他有点窃喜的声音听来,我明显感觉到他像捡了很大个便宜似的。   亲戚退休前是教师,一直想在成都买房安度晚年,但买房子费了很大的周折,早在前年他就委托我了。   我当时问他:“你想象中的好房子是啥样的?”   “生活要方便啊,主要是便宜呗!”   亲戚对房地产是一窍不通的,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心中的价位是2500以内。我建议他去房交会上逛逛。那时候,成都二环路内均价2780,2500元每平的单价基本上在外双楠可以任意挑选了。   买房不是在市场上买小白菜,对像亲戚这样的普通老百姓来说,一生的积蓄都将倾注在上面。由于种种原因,在房交会上从东看到西,从南瞅到北,转得眼花缭乱收集了好几大包资料,他还是没有下手,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漂亮的房子,看花眼了,但心里还是稳起的,咋个都得货比三家选个好点的。   华阳,2950而且定金都交了,除开楼盘的外在内在品质不说,生活要方便是他对好房子的理解之一,这生活能很方便么?我之所以感到吃惊。我担保亲戚买房是为了自己居住,不是投资,更不是投机。   亲戚是老师,一辈子和粉笔打交道,自然是不懂得做生意的了,更不要说弄懂被无数精英们机关算尽粉饰出来的房地产业了。对于啥子假按揭、合同备案更改、炒楼花这些我估计他是根本没有听说过的。但在他下单前好几周的时候,我们聊天时他提到“温州炒房团”。   “前段时间犹豫不决,我亏惨了哟,炒房的都来了,都说房价要疯涨的嘛,现在后悔还来不来得及嘛?”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几近于捶胸顿足。“隔壁王二娃买了两套,听说一涨价都赚了。”从房地产从业者的角度我不好多说什么,“温州炒房团”这个怪胎经媒体的轮番炒作之下,在当时就有“楼市催化剂”的美誉,也有“搅屎棒”的骂名;在某些媒体“300元涨幅”的断论之下,在米价一斤涨了两角的事实之下,不管怎么说,给像亲戚这样想买房的人确实带来了无穷的恶果和恐慌,我知道,他们几个退休老头在下棋的间隙都要假装很懂似的谈论两句当前最热门的房地产。   房地产是一种商品,但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它又可以称得上是最特殊的商品,从诗圣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忧患到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成家立业,一套房子早已经被赋予了作为市场商品以外的更多的特值,无房不成家,无家安立业?由此说来,老百姓都去关注房地产似乎又有他的道理。   就像偏爱火锅一样,成都人很喜欢“烫”的东西!前些年,当500万可以造就一夜暴富的神话在成都的上空有恃无恐地弥漫的时候,有天下雨,在街上看到大致有100多人穿着雨衣排很长的队买彩票,据说后来大街小巷的干杂店都整个彩票摊摊摆起,用成都话说这就是“跟风”。那段时间的房地产市场好像大家也都在“跟风”,不管是当前要买的,还是将来要买的;不管是想买的,还是不想买的;不管是买得起的,还是买不起的,都一致地在那一段时间去关注房地产了。实际上市场的有效需求和稳定的供应体系是维护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但热得发“烫”正适合成都人味口的房地产业在几近于疯狂的透支下,背离着市场规律独自编造着一轮又一轮的神话。   距离上次亲戚给我打电话到最近听到新老“国八条”的紧急刹车声刚好三个月。我那天问他知不知道“国八条”,已经在家里等待着交房搬新居的他说,管他啥子七条八条哦。确实是这样,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东西,老百姓根本不想去管那么多,反正买都买了,而且亲戚他是在价格未冲顶之前下手的,一句话他觉得值!虽然他再也不会去关注最近大家就像疯狂的当初一样齐唰唰地停止了购房的计划,而有可能带来的全面价格回落,但这一切的确已经和他无关了。   房地产业的高关联度牵一发而动全身,其对GDP的贡献换句话说也就是对一级地方政府方方面面脸面的支撑太重要了,向来就是政府捧在手掌心里的幺儿,国务院还专门给房地产业委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正式名份。不论初衷如何,政府是希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相应地引导市场理性繁荣。但事与违愿的是,在疯狂地,街头巷尾人皆无不谈房论市过后,就像得到统一的指令一样市场瞬间冷却下来,冷却得如此之整齐和有规律似乎也是一种变异的疯狂。回想到成都街头挨家挨户的干杂店摆起的彩票摊摊早已经无人问津,我无话可说。   亲戚买的房子在他上次房交会看的时候,估计就2300,这半年多时间来,其成本是不可能有大的增加的,市场如此之火爆,营销广告成本估计还得下降不少。亲戚的房子到底值不值,我说不清楚,是原来不值,现在值?是原来值,现在不值?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恒量标准。但有一点,买它的主人觉得值,这不就得了?市场经济是商品流通的平台和基础,等价交换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须手段。房地产是商品,商品就得遵循市场规律,当市场的价值和价格发生偏离的时候,如何来维持等价交换这座天平两端的平衡?从亲戚买房这件事身上,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心态在这时候充当了最重要的筹码!   正如亲戚一样,抱着等一等的心态等来了价格的疯涨;正如他所说的王二娃一样,抱着投机的心态进行投资;正如他以“跟风”的心态下单,正如现在大家都死捂着口袋等着降价。   亲戚的房子是买了,估计再也不会叫我帮他关注房地产市场了,但我是在这行里混饭吃的,我却不得不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