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顾问作为一项新兴业务,越来越受到券商等中介服务机构的重视,其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政府的认同。依托于与传统业务的结合,以及入世对于外资服务团队的开放,财务顾问业务的竞争态势目前正在逐渐形成,但是能否取得竞争的优势,还在于对机遇和形势的把握,目前进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于从事财务顾问服务的团队而言,正是一次机遇的抉择。
一、财务顾问的存在原因
通常而言,财务顾问不是企业的内部角色,而是企业出于某种需要,主要是财务管理方面(包括融资、投资、并购重组等等)的需要,而聘请的服务主体。因此财务顾问的产生及其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需要,它与企业的发展存在共生性。
出于成本和经营管理等角度的考虑,企业不可能针对任何财务管理问题都去聘请财务顾问,只可能针对自身无法或难以解决的财务管理问题去聘请财务顾问。事实上,我国企业一直置身在市场变革的环境中,这种变革的大体过程是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因而企业所面对的重大问题基本表现为如何适应变革,适应市场的问题,这方面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本市场领域。
从现状来看,我国的财务顾问业务同资本市场的发育一直存在密切的关系,具体来看,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1、发育最好、变革最快的企业通常为资本市场所吸纳
资本市场为企业开辟了一条高效率的融资通道,这种高效率的融资吸引了众多的企业,从资本市场的现状看出来,目前上市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同行业中发育最好,变革最快的企业。截至2002年底, 我国的上市公司共有1224家,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已经达到4.1万亿元,相当于当年全国GDP的40%。2002年沪深两市1236家上市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6%,是2002年GDP增长速度的两倍,占GDP总量的18.6%。事实上,这些企业的活跃性最强,面对的问题市场化问题也最多。因而这类公司或者相关公司对于财务顾问需要的力度也相对较强。
2、资本市场实现了企业产权的流通,而产权问题又是财务顾问重点的业务方向
资本市场除了具有融资功能外,它更是企业产权流通的市场,通过发行股票,企业的资产实现了证券化,这无疑增强了企业产权的流通性,企业产权的可流通实际上决定企业的价值取决于市场的认可,企业自身会受到市场当中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而另一方面,股份的流通性又为企业的并购重组提供了条件,所有这些都构成财务顾问的机遇。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流通股与非流通股的格局又造成产权的流通存在较大限制,企业自身对于政府还存在较大依赖,因而企业对于财务顾问服务的需求往往与政府有着相关关系。
3、财务顾问团队基本为在资本市场领域活跃的中介组织
财务顾问业务是近些年兴起的业务,目前从事财务顾问服务的团体基本为券商,或者是与资本市场相关性程度较强的机构,如会计师是事务所、投资咨询机构等等。这些机构自身与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对于资本市场也较为熟悉,因而其所开展的业务最终也是借助与依托资本市场。
二、财务顾问面对的机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提出,要成立中央和地方两级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构,分别代表出资人履行出资人职责。这意味着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这不仅有利于消除多头管理的现象,更能保证出资人的到位,企业获得了更加独立的产权。
另一方面,依据十六大报告,国有资产在布局上会逐渐从一般性领域退出,国家重点培育重要领域的重要企业,除极少数需要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以及实现国资形态的多样化。这种布局调整实际上揭示的是产权的独立性与流动性。显然这种布局调整将更加依赖于资本市场。
1、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将更加快速的带动流动性较弱的资产实现变革。
目前的股市结构明显划分为两块:流通股部分与非流通股部分。非流通股在分量上居于主导,但是在资本市场领域,流通股显示了很强的作用。流通股可以频繁交易,这就使得这一部分的企业产权具有了很强的流动性,企业的价值在这种频繁交易中得到了体现。另一方面,流通股通常都是高溢价发行,它给企业带来了充裕的运营资本,而良好业绩的维护非常有利于企业实现高溢价持续融资。流通股的这种作用,实际上刺激和带动了非流通股的运转。以往频繁的并购重组,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运作非流通股来获取流通股的财富效应。目前众多机构对于国有股和法人股的热衷,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流通股财富效应的影响。
但是又不得不看到,我国的资本市场还远远没有成熟,资本市场并不能够解决所有企业产权的流通,能够上市或参与到资本市场的企业毕竟是少数。因此面对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所带来的企业产权的流通问题,就需要依托于过渡性市场来解决,这就是产权市场。
2、从产权市场的角度来看,大量的流动性较弱的产权正在通过这种途径走向市场化
我国的产权市场主要在9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产权市场设立的初始目的是为了适应抓大放小的改革,为劣势的中小企业实现产权转让提供流通条件,为盘活国有资金服务。到90年代末,我国的产权市场已经普遍建立起来,其功能已经走向了多样化,它一方面可以为流动性相对较弱的产权交易提供迅捷的信息,方便企业的产权转让,另一方面它又有利于政府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结构调整。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新塑造,以及国有资本战略布局的调整,客观上要求企业产权要具有流通性,这一方面可以有效实现产权的转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他多元投资主体的介入。对于大量的不能够上市的国有企业产权而言,产权市场无疑是最好的场所,一方面,产权市场具有较强的信息提供功能,能够有效发现价格,吸收各方资金,另一方面,产权市场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有资产可以从一般性的、非竞争性的领域退出,同时还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改制与转轨。再一方面,作为专业性的市场,市场竞争的规则在其中会发挥重要作用,优胜劣汰机制能够得到有效体现。事实上,产权市场的功能正在得到放大,对应于证券交易所,产权市场的机制更加灵活,它不仅可以有效衔接不同的投资主体(包括外资与民营主体),还能够有效衔接不同的市场,特别是面对入世的冲击,产权市场能够较容易的实现与国际市场相挂钩,实现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而这些无疑为财务顾问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财务顾问角色的重塑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重新定义了政府和企业的角色
依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不行使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政府其他机构、部门不履行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这种规定实际上重新定义了政府和企业的角色。
1)政府的角色: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此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使得政府从企业管理当中脱离了出来,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主要集中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身上,其他政府部门的企业管理职能逐渐剥离,政府专注于公共事物的管理,包括完善宏观调控和加强市场化服务等方面。对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而言,其职能在于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并不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因而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政府层面主要表现为,如何履行出资人职责,以及实现国有资产的布局调整,因此这就导致政府对于财务顾问的需要主要表现在这一层面。
2)企业的角色:成为独立的产权主体
此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强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出资人履行职责,这实际上明确了企业作为产权主体的独立性。实际上,随着公司制改造在大多数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完成,企业已经成为了独立的法人,拥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企业可以自主决定经营和管理。这种自主决定通过自身的内部机构来完成,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等。任何的外部机构对于企业自身的影响,都必须通过内部主体来实现。这种独立的产权主体身份决定,企业可以依据自身情况决定对于财务顾问的需要。
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会引致市场结构的变化
1)并购市场会快速发展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解决所有者缺位的同时,明晰了企业产权的独立性,因而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自身的产权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于战略布局的调整,实际上也要求企业的产权要具有流动性。显然,当企业的产权能够进行流通,那么也就为并购重组提供了基础。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赋予了地方以很大的权限,相应刺激了地方对于国有资产调整的积极性,地方在调整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而也就会推动和加速国有资产的战略退出和国资形态的多样化。基于产权转让,外资并购、MBO等等都会快速发展起来,这为财务顾问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2)资本市场与产权市场的包容性会更强
国有资本的战略退出其面对的对象会是民营或外资,否则无法实现战略的退出。因而作为产权流通市场的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它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必然会大大增强。不同经济成分参与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频率会增强。公有制经济成分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能够平等的参与市场,机会均等。这种广泛参与,实际上又会进一步削弱投资的限制,原有的市场壁垒会进一步消除,市场与市场之间的融合性会加强。
另一方面,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鼓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国资形态的多样化,因而这就要求产权的流通性要加强,非流通股的加速流通问题,股市的二元结构问题等等就会得到关注和解决。相对应财务顾问所服务的领域将会更加广阔,其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也会更加多样化。
3、财务顾问需要应对上述的变革,实现角色的重塑
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重塑了市场主体,同时对于市场的结构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因而财务顾问的角色也就必然需要重新的定位。具体来看,财务顾问需要进行这样几种否定:
1)否定对于传统业务的依赖
财务顾问是一项新兴业务,它本身的开展就具有创新性,否则无法成其为顾问。但是如果不能否定对传统业务的依赖,那么财务顾问的角色就很难展开,创新性就很难谈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财务顾问业务实际上涵盖了目前所能开展的所有中介服务业务,财务顾问业务的兴起表明了传统业务具有很大局限性,在这种情形下,就需要认清对于传统业务的依赖只能是困守于传统的业务,而不是真正走向了财务顾问。
2)否定市场壁垒的观念
我国处在渐进改革期,市场的变化较为剧烈,任何的市场壁垒都不具有绝对性,典型的诸如,佣金浮动制打破了券商垄断佣金利润的壁垒;QFII的入世打破了外资不得涉入A股市场的壁垒,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革更是进一步消除了外资并购、民营并购的壁垒等等。因此作为财务顾问,只有不断打破市场壁垒的观念,才能认清自身所处的位置,从而也才能够做出有效的反应,以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