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元与各蒙古汗国


公元1369年,帖木儿(1335—1405年)联合其他军事贵族推翻西察合台汗,自立为苏丹。1370年5月,妥欢帖木儿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妥欢帖木儿的儿子爱猷识里达腊在哈拉和林继位。1372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蒙古人抵抗十分激烈,明军由于战线过长,后援不继,受阻于土拉河畔。公元1378年,爱猷识里达腊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

公元1381年,明军进兵云南,元梁王自尽。1388年,明军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大败蒙古军,脱木思帖木儿被部将杀死。同年,帖木儿消灭伊利汗国,把整个伊朗和阿富汗并入版图。1402年,帖木儿和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在安哥拉附近展开决战,巴耶塞特全军覆灭。随着征服战争的胜利,帖本儿帝国的版图,东起印度河,西到小亚细亚,北自里海,南达波斯湾。

公元1500年,帖木儿汗国被来自北方的游牧部落乌兹别克人所灭。1526年,帖木儿第六代孙巴布尔率军在帕尼帕特对德里的征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不久统一印度北部。巴布尔的母亲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他建立了莫卧儿帝国,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期。

公元1399年,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乞儿吉斯部首领贵力赤,打败并杀死北元皇帝额勒伯克,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1403年,北元皇帝额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复辟,宣布为蒙古帝国的大汗。1410年,明成祖朱棣率军进入成吉思汗故地鄂嫩河上游平原,并击溃本雅失里的军队。1412年,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乘机夺取成吉思汗后人本雅失里的汗位。

马哈木一直与明朝保持友好关系,但成为蒙古大汗后便与明朝断交,朱棣再次亲征蒙古,马哈木的抵抗使明军遭到严重损失,但为了保存实力,马哈木率军撤退到土拉河以西休养生息。1425年,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儿的后裔,居住在兴安岭以东满洲边境的科尔沁部首领阿台,率部众占领蒙古中东部地区。

明朝为消灭成吉思汗家族的科尔沁人,又开始支持卫拉特部。1430年,拔都弟弟秃花·帖木儿的后裔哈吉·格来建立了克里米亚汗国。1434至1438年间,卫拉特首领马哈木之子脱欢率军攻进蒙古东部,杀死阿台。这样一来,蒙古政权已经由忽必烈家族,转到了卫拉特手中。

公元1449年,也先向明朝公主求婚遭到悔婚,于是,额森出兵山西北部。明朝英宗皇帝前往迎战,在土木堡被也先给予灾难性打击。带着俘虏的英宗,也先返回蒙古。三个月后,也先卷土重来,进军至北京西北郊,遇到明将于谦的抵抗。1450年,也先释放英宗。1453年,也先与明朝议和,宣布自己是明朝的属臣,使得原本臣服的各成吉思汗家族各部落和汗国又重新自立。

公元1455年,也先被暗杀,也先之子阿马桑赤台吉继任汗位。1456年,阿马桑赤入侵察合台汗国,在伊犁河附近打败了羽奴思汗。这时,皇后哈尼木(察合台汗国卫思汗妹妹)在后方制造混乱,她的儿子亦不刺忻和也里牙思两兄弟对发动叛乱,没有成功。但经过这次内乱,卫拉特的实力被严重削弱。

在金帐汗国库楚克·马哈麻统治期间(1423~1459年),拔都弟弟秃花·帖木儿的后裔乌鲁·穆罕默德与其子马赫穆提克住在喀山。1445年,穆罕默德(1445~1552年在位)建立独立的喀山汗国,领土大致在伏尔加河中游和卡马河流域的原保加尔王国境内。次年,乌鲁·穆罕默德被儿子马赫穆提克暗杀。马赫穆提克统治的二十年(1446~1464年)最终完成了国家的创建。

马赫穆提克的兄弟卡西姆,曾逃往莫斯科大公国。约在1452年,莫斯科公国把位于奥卡河畔的卡西莫夫城,划在卡西姆名下。因此,从一开始,卡西姆本人与卡西莫夫小汗国,就受控于莫斯科大公们严格的宗主权下,并成为俄国人干预喀山事务的先锋。

1466年,金帐汗库楚克·马哈麻的孙子卡西姆,创建了阿斯特拉罕汗国,成为以后肢解金帐汗国的小汗国。然而,阿斯特拉罕汗国在历史上,并无显赫地位。更加不幸的,克里米亚和诺盖(乌拉尔河地区)两个汗国的可汗们,经常插手它的内部事务,轮流把他们中意的可汗强加给阿斯特拉罕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