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中国海陆空告急


“长大后,乡思就像一枚小小的邮票”,台湾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这句经典之词,曾经引起了无数游子的共鸣.而这无数共鸣的背后实际上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这份厚重的思乡情节.而正是由于这份厚重的思乡情节,使得13亿中国人都不得不直面春运这个厚重的话题.每年春运期间总会有大量的人流在以春节为分水岭进行一种单向的几乎是不可逆的往返运动.除了部分利用春节期间旅游的游客之外,他们中相当大一部分是返乡探亲的民工和放假回家的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的人流量在2~3亿人次。这么高的人流量一时间让中国的运输系统出现了完全超负荷的运行状态,中国海陆空运力面临系统检验,几乎全线告急.

部分开往中西部民工较多省份的线路,一时间一票难求.在春运名义下的20%的官方浮动价格,在存在刚性需求的市场面前缺乏有效的调控能力.高需求下车票市场黑市””黄牛孳生,就像不散的阴魂挥之不去,尽管国家权力机关多次重拳强势出机,但是,就像毒品交易一样,尽管重典打压,但是依然有其市场.其个中原因,我想学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人都会不言自明.可终归苦了那些辛苦了一年的外地民工.尽管他们为当地经济\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却不得不承受春运期间火车票价上浮的压力,甚至更高的黑市交易成本.

究其原因何在?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国地上运输,主要是铁路运输行业的高垄断造成的.众所周知道,中国的公路运输\海路运输很早已经向民间开放,中国的航空运输也已经打破国有垄断的坚冰,但是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却依然是高垄断.

   铁路国有,铁路经营由铁路主管部门统一运作.产权国有,经营同样属于国有经营,且属于国家职能部门运营,存在较为典型的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在铁路运输行业的市场化运作方面,缺乏竞争力,缺乏经济效益观念,且整体服务质量较差.值得一提的是,在每年春运期间,运能超负荷的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整体亏损的局面.目前,在打破行业垄断方面,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价格听证会的施行,但是这也是在多方舆论压力下的部分妥协行为。铁路行业的垄断带来的是铁路运输行业的整体运力不足,带来的是车票黑市”,带来的是严重超员下弱势民工群体”.

    上述问题的存在有着深刻的制度背景,但是,改革终归不能局限于制度,渐进也是革旧的制度的命.因此,要改变铁路运输行业现有的运作状况必须打破铁路部门现有的垄断格局。笔者建议;对铁路部门进行重组,推进制度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向国内,国外开放铁路市场,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改革落后的国有行政格局, 强化利润导向和市场竞争,提高铁路部门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