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金融业收官看台:六大"澄清"新闻


    或由于理解上的偏差,或由于措辞上的疏忽,或由于穿凿附会的转述,讲者的本意都可能被曲解、误读。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度,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不少,本报通过对这些话题的澄清和还原,从侧面揭示经济领域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可能出现的新苗头、人们还没有认识的新现象。人们或许可从中看到2006年的一些影子。(短线将出现哪些机会?)

 

  最有影响力的澄清:

 

  周小川数次否认调整汇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帐户每日都在增值!)

 

  缘由:20055月,一则报道称人民币将在外部压力下升值,引起全球外汇市场波动

 

  在2005517的《财富》论坛上,周小川表示,“一个比较好的汇率机制,还有这方面的一些改革有助于国内和国际投资者信心的增强,如果我们对这方面调整的话,对于资本市场是件好事。”

 

  这般轻描淡写的回答背后,是争论激烈的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的论战。2005511,一篇称人民币将在当周升值的文章在全球外汇市场掀起滔天巨浪。据外电报道,美元汇率受此影响大幅下挫,几分钟内就出现了约20亿美元的交易额。

 

  这已经不是周小川就这个问题首次表态了。就在此前一周,他对外界称人民币将在518调整汇率的传闻作出否认。周小川一直强调时机的选择。他终于等来了合适的时机,那就是2005721

 

  2005721,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当天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至此,困扰我国多年的汇率改革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如是牵涉世界经济格局的大事,作出反复澄清毫不奇怪。出其不意当是决策的根本。

 

  最积极的澄清:

 

  吴晓灵否认曾称人民币会一直持续升值

 

  缘由:将吴晓灵"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的看法曲解成"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是大趋势"

 

  2005721仅仅是“人民币升值”故事的开端而已。从那天开始,关于人民币是否会继续升值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既有海内的也不乏海外的,人民币依然面临着升值压力。

 

  央行办公厅新闻处针对副行长吴晓灵的澄清就是其中的一个插曲。20051025,吴晓灵出席中国银行业三大公约的签署仪式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有媒体据此报道,称“吴晓灵表示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是大趋势”,而这一言论有歪曲吴晓灵讲话嫌疑。

 或由于理解上的偏差,或由于措辞上的疏忽,或由于穿凿附会的转述,讲者的本意都可能被曲解、误读。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度,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不少,本报通过对这些话题的澄清和还原,从侧面揭示经济领域正在发生的新变化、可能出现的新苗头、人们还没有认识的新现象。人们或许可从中看到2006年的一些影子。(短线将出现哪些机会?)

 

  最有影响力的澄清:

 

  周小川数次否认调整汇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帐户每日都在增值!)

 

  缘由:20055月,一则报道称人民币将在外部压力下升值,引起全球外汇市场波动

 

  在2005517的《财富》论坛上,周小川表示,“一个比较好的汇率机制,还有这方面的一些改革有助于国内和国际投资者信心的增强,如果我们对这方面调整的话,对于资本市场是件好事。”

 

  这般轻描淡写的回答背后,是争论激烈的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的论战。2005511,一篇称人民币将在当周升值的文章在全球外汇市场掀起滔天巨浪。据外电报道,美元汇率受此影响大幅下挫,几分钟内就出现了约20亿美元的交易额。

 

  这已经不是周小川就这个问题首次表态了。就在此前一周,他对外界称人民币将在518调整汇率的传闻作出否认。周小川一直强调时机的选择。他终于等来了合适的时机,那就是2005721

 

  2005721,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当天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至此,困扰我国多年的汇率改革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如是牵涉世界经济格局的大事,作出反复澄清毫不奇怪。出其不意当是决策的根本。

 

  最积极的澄清:

 

  吴晓灵否认曾称人民币会一直持续升值

 

  缘由:将吴晓灵"从长期看,人民币升值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的看法曲解成"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是大趋势"

 

  2005721仅仅是“人民币升值”故事的开端而已。从那天开始,关于人民币是否会继续升值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看法,既有海内的也不乏海外的,人民币依然面临着升值压力。

 

  央行办公厅新闻处针对副行长吴晓灵的澄清就是其中的一个插曲。20051025,吴晓灵出席中国银行业三大公约的签署仪式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有媒体据此报道,称“吴晓灵表示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是大趋势”,而这一言论有歪曲吴晓灵讲话嫌疑。

对于境内银行业来说,200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最及时的澄清:   

 

  李金华否认审查银行"贱卖论"   

 

  缘由:将李金华"未审计国有银行,不好评价贱卖论"曲解为"将审计国有银行是否贱卖"   

 

  就在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正面表态的3天前,曾在国内掀起“审计风暴”的铁面人物———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回答有关“贱卖论”的提问时表示,“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我们还没有介入审计,因此,目前我不好评价‘国有银行贱卖’问题。”   

 

  但李金华的上述发言被有关媒体炒作成《审计署将审计国有银行是否贱卖》的报道。次日审计署即通过媒体澄清,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报道有些说法不准确。审计署并未表示对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进行审计,因此,也不好评价国有银行被贱卖。   

 

  根据审计署的记录,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回答学生有关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的问题时表示,审计署对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没有进行过审计,不好评价这个说法,但对此正加以关注和研究。   

 

  最牵民心的澄清:   

 

  项怀诚否认社保入股中行额度   

 

  缘由:社保基金将分别斥资100亿入股中行、工行   

 

  最早关于社保基金投资国有商业银行的消息,来自于项怀诚10月在北大的演讲,他当时透露,社保基金下一步的股权投资将考虑正在进行股改的国有商业银行,但可能只会在中行、建行和工行中选择两家。   

 

  此前,社保基金已经在交行身上尝到了甜头。20046月,社保基金已以每股1.80元的价格,斥资100亿元入股交行,成为交行第三大股东。去年6月,交行香港上市,目前股价稳定在3.35元左右,较2.5元港元的发行价已升值约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