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在提供给我们强大震撼力的同时,提供给我们对极致奢华蕴藏衰落的盛世危言的联想。那就是圆明圆这首辉煌的巨轮其实早就蕴藏着巨大的危机,只不过大清政府没有察觉出变化的世界带来的危机。自大和保守在快速吞噬着这艘豪华巨轮。
危机一:圆明圆是天子是皇帝的圆明圆,而不是普通大众的圆明圆。 杜牧的《阿房宫赋》有云:“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女工;钉磷磷,多于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戌卒叫,函谷举。楚人一举,可怜焦土。” 自始至终,这一奢华的万物之圆有三万多名工作人员,却从不允许其他人分享。封建王朝,天子的时代,孤独封闭,离百姓太远,离西方人的开放与民主太远。
危机二:不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排斥竞争对手。英国等西方国家在开创工业文明,国人大清官员却对工业文明一无所知,仍强调农业是大清帝国的主宰,是世界的主宰,是世界生产的发动机,一切以中国为中心,不承认竞争对手的存在。其实,了解竞争对手,有竞争对手相陪伴是有益的:“人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
康乾盛世,中国占世界GDP的1/3,银子堆满了大清帝国的国库,时下,大清子民却只知道让别人购买我们的东西,我们却不去购买别人的东西。政治的刚愎自用带来了贸易与经济的刚愎自用。即使偶然从英国购买来的洋枪洋泡,宫殿里却从没有人想到利用它改进它使用它,仍然让自己的太子只学习刀棒武术,绝不学习洋人的射击。
危机三:技不如人,装备不及人。三万大清骑兵& 6000英法联军,血肉横飞,土崩瓦解,联军如入无人之境证明了这一点。圆明圆落入他人之手是迟早的事。
危机四:理学落后科学落后。严复先生在英国留学时感慨,一个英国农妇都知道使用勾股定理来解决生活中的房屋丈量问题。中国历史上没有理科,数理化都是从西方学来的。日后为什么造计算机、龙芯片,还是西方的拿来品。文科更注重描述一些东西,理科可以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理科落后则必导致科学落后。而当时西方的理科在蓬勃兴起
……

电影展现的危机留给公众的思考我们的启示也是全方位的:
启示一. 银子不能代表一切,GDP并非万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仅仅有好的物质条件,有没有先进的理念,照样挨打,所谓落后了挨打,不落后也可能挨打。硬件建设不能说明一切,软件建设同等紧迫。
“有智商,没有智慧;有文化,没有教养;有知识,没有思想;有眼光,没有见识”,新一代精英如是如此现状,注定无法担负民族重任。
经济学家的出发点与国家一样应该是建立一个和谐社会,不是维系某个利益集团。经济学家很可能是富人,但希望既当富人的代言人,也能当一当穷人的代言人。
……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什么职业,老百姓、知识分子、城市白领都应该有独立人格,有社会责任感,也公益心,有参与社会参与时代游戏的义务与胆略。
启示二.年轻的血液带来活力。国家、公司、人是一样的,需要年轻的血液,没有几个100年以上的公司,都有衰老期。衰老就要被淘汰,所以国家公司管理要时刻保持新鲜的血液,引进新人、新管理。别人开车,你骑自行车,没办法在一个速度上竞争,只能被淘汰。
启示三.帮凶也是凶手,民族的劣根性必须再正视。英法联军在圆明圆放的火,但是联军走后,当时的臣民满民却纷纷加入到洗劫中。所谓“敌兵未至雍门荻,牧童已见骊山火 。”鲁讯先生对国民性对帮凶的角色早有洞察早有定论。
启示三:电影所展示的文明的玄机与历史的真相比我们在教科书上学到的要复杂得多,要丰富得多,西方人有钱,有无数天才的建筑师,为什么不建圆明圆?
启示四:遥远灿烂的华夏古老文明,在与开放的世界的对话和碰撞中如何不再迷失方向,如何找回方向迫在眉睫。
此外,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创新,其中危机教育也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
看了电影深夜归来,思维发散,匆匆草就,流水帐一篇,缺乏逻辑性,意在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