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手臂上的疤痕


杨光琳今年五十七岁,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一片伤痛,那是谁也不曾知道的只有独自噬及自己灵魂的痛苦,极度的悔恨和自责已经伴随他近四十年,如何的忏悔也忏悔不过来。母亲左手手臂上有一块清晰可见的伤疤,母亲已年近八十岁高龄,瘦骨嶙峋,疤痕在老人家皮肉上皱缩起来,十分的显眼。四十年前,如火如荼的“文革”时杨光琳还在读初中,十六岁的孩子,放下手中的书本,投入到“大革命”之中。那时的母亲已经是机关的一位小干部,人年轻爽朗,同样是精神奕奕的参加“革命”,一家“革命者”,为造反、为夺权、为革命路线……一家人常常在家里展开大辩论。一伙人夺了省委的权,另一伙人不答应,冲进省委所在地要把夺走的权力重新夺回来。杨光琳的母亲属于不答应的这一派,随人冲进了省委。已经夺得权力的一伙动员起全市大中学校的“革命组织”前来“保卫无产阶级革命政权”,杨光琳意气风发的来了,小小年纪的一个学生。两派混战,省委大院里人声鼎沸、红旗飘摇、喇叭嘶鸣、战歌狂奏,发展成为拳脚相加的武斗战场。一伙高大学生围住一个人又踢又揍,里面的人已经被打得匍匐在地,杨光琳个子矮,挤不到跟前去,于是他使劲地把一只手伸进人从中去,显然是触及到那人身体的上臂,他便狠狠地掐住那人的一块皮肉,用尽气力拧了一把,只听到“嗷”的一声嚎叫,就是这一声惨叫,当即让杨光琳非常惊骇,非常震慑,非常恐悚,这显然是母亲的喊声,在那么多人的身体腿间的空间辨别,他看到熟悉的母亲所穿的衣装,母亲倒在地上……一个尚是孩子的少年,一时他没有力量去解救母亲,也许没有想到去解救,这就是革命,杨光琳悄悄离开现场,撕心裂肺舍下母亲,离开省委大院,怏怏走回家。很晚,母亲遍体鳞伤被人搀扶回来,杨光琳看到母亲手臂上一块被撕裂的伤口,鲜血已经凝固成一块斑痂,那是他掐的。他急速的跑进厕所里,泪水涌出眼眶,他狠狠的咬紧牙关,内心懊疼不已……从此,他一直不敢看母亲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