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食品加工企业来说,将已经到期或者临近保质期的食品从超市、商店撤回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一般而言,这些回收的食品都会被销毁,或者加工成动物饲料。但是,日前众媒体报道说,杭州绿盛集团有限公司却将这些撤柜的食品拆除包装后重新加工出售。听到这一消息,笔者不禁恶心不已,前几天家中还买了“农夫与海”,还给我那年龄尚幼的小子当零食吃,而杭州绿盛集团回炉加工的牛肉食品中,其中就有“农夫与海”。
这一事件的出现,对于这么一家因为创造了中国网络第一食品而声名大噪的企业,一家年产值近5亿元,并声称以打造“超百亿元企业”为目标的企业(这个企业的老总曾经走上商学院的讲台大谈自己的生意经)来讲,实在是不应该自寻死路,依靠这些耀眼光环,大肆将本应销毁处理的回收产品作为生产原料,回炉加工重新投放市场销售,来忽悠无知的消费者。
这一事件的暴光,来源于知情者向报社的投诉,归功于记者历时10个月明察暗访,老天不负苦心人,这么一家生产“永葆青春,永远都不会过期”产品的企业浮出了水面。 但是,当记者在主要商场采访时,消费者对此却无动于衷,仍在其名牌产品的光环下大量购买,商场也称没有接到该产品违反相关规定、销量很好等原因而继续销售。看到这一反应,举报人、历时10个月明察暗访的记者会作何反应,笔者不得而知。
在当前食品行业假冒伪劣盛行、中央电视台频频暴光的背景下,笔者购买食品时主要看其是否由正规企业生产,最好是名牌产品最好,看来在绿盛事件出现后,这也没有什么安全可保证的了。
食品安全,我们还应该相信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