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自主品牌启航


上汽自主品牌启航

顾环宇

 

去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571万辆,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大国;

去年,我国汽车销售量为576万辆,业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

私人购车比例超过50%,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汽车第一大潜在市场。

曾有专家预言,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但是,在跨国汽车巨头垄断的世界产业格局下,即使我国的汽车消费量成为世界第一,也无非是一个世界品牌的“大卖场”。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在915日于吉林召开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论坛上指出:在成绩面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我们的自主开发、自主创新能力还不高,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较少;企业规模较小,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不合理,尚未出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跨国企业;出口规模比较小,质量和效益不高,面临的风险比较大。

现实告诉我们,如果缺乏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即使生产再多的车、销售再多的车或者消费再多的车,中国依然不会是一个汽车强国。

 

上汽与罗孚的这三年

就在中国汽车发展论坛召开后的第三天,福特汽车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表声明,宣布已于当天告知BMW(宝马)公司,行使对Rover(罗孚)商标的优先收购权。919日,福特在中国再次宣布此事。

这份声明意味着,原本极有可能被上汽汽车收编为中国品牌的罗孚商标,掉头驶向了美国。而且,这必将影响到上汽以自有品牌开拓国际市场的时间表。

如何打造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2006410日,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汽车公司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给出的答案是,“创造性地整合国际国内优势资源,高起点打造中国人拥有的国际汽车品牌”,在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管理团队首次集体亮相的媒体见面会上,其宣布5年内推出30余款车型、年产能达30万辆的宏大品牌计划;为这一跃进式自主品牌计划提供支撑的是目前36.8亿元的投资,购自罗孚技术平台的整套知识产权,来自上海大众的制造管理团队、来自上海通用的市场营销团队以及来自英国罗孚的工程技术团队。

那么,上汽即将打造这个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究竟会是一个什么名称呢?4月,上汽方面表示有三种可能的方案。其一是重启“上海”牌,以渲染民族汽车工业概念;其二是收购罗孚(Rover)品牌,而上汽汽车的新产品也是在罗孚75的基础上研发的;其三是另外命名一个全新的品牌。

2004年,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收购了英国罗孚的乘用车生产技术,然而,由于Rover商标所有权并不在英国罗孚手上,上汽没有一并买下,留下一大遗憾。从去年开始,上汽开始与宝马洽谈购买Rover商标,据传,为该品牌开出的价格约为1100万英镑(约合2100万美元)。事实上,上汽一直以来考虑的就是第二种品牌应用方案,因为在计划中其希望新车下线后最快至明年年底就出口欧洲,而要让海外顾客接受一款中国制造的汽车,在欧洲、美洲市场上有10万至15万台市场的罗孚,是最恰当不过的品牌媒介。

2000年宝马公司拆分罗孚集团,将Land Rove(路虎)品牌卖给了福特汽车。当时,福特也曾向宝马要求购买Rover品牌,以确保这两个过于相似的品牌所有权的控制。但宝马当时无意出售。只是与福特签署了“商标共存协议”,确认未来宝马如向任何第三方出售Rover商标时,福特拥有优先购买权。今年6月,宝马通知福特将出售Rover商标,927日是行使优先权的最后期限。在距离最后期限还有10天的时候,福特终于出手。

919日,上汽对福特行使优先收购权迅速做出了回应。上汽在声明中承认:“如果采用Rover商标,将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我们在海外市场的开拓进程。”但上汽汽车同时也认为:“假以时日,(上汽)还是能在国际市场上打造出中国人拥有的国际品牌。”

1012日,经历了收购罗孚品牌计划夭折的上汽,为其备受瞩目的完全本土化的自主品牌揭开了谜底:“荣威”( Roewe),据称外文名称中蕴含“雄狮”之意,因此虽然logo外观非常西化,但使用了双狮、华表等本土化元素,上汽希望其能够传递出中西融汇和品牌中高端市场定位的信息。

上汽集团总裁胡茂元对于上汽的自主品牌目标就是高起点、国际化、跨越式发展,这可以与现有汽车自主品牌有一定的差别,避开国内在低价位搞自主开发的同质化竞争。胡茂元表示,目前国内市场竞争已经走向国际化了,但在高端细分市场上,还没有自主品牌。我们想,在中高端这个细分市场上我们的品牌如果能够成功站住脚的话,我们就实现了国际化的第一步。因此上汽也调整了原先的国际市场拓展计划,明后两年集中精力先把国内中高端细分市场品牌巩固下来,然后再考虑走向海外。

 

荣威750国际化亮相

20061025日,在上海龙之梦丽晶酒店的房间里醒来,窗外初升的朝阳已暖洋洋的抚摸着这个国际大都市鳞次栉比的楼群。

就在距离最近的一栋高楼上,一群工人正忙碌着铺开一幅十数层高的硕大楼体广告。因为画面实在太大,所以工程进展得很缓慢,从展开的很小一部分中,人们已经能够看出这将是一个汽车广告――等等,这辆车的大灯非常眼熟嘛,莫不是……果然,一个半小时之后展开的画面上已出现了“ROEW……”的字样,没错,这就是昨天刚刚发布的上汽荣威(Roewe750

1024日,既是上汽集团第一款自主品牌汽车荣威750亮相的日子,也是上海汽车博物馆的开幕庆典,两大活动比邻进行,也注定了荣威750要写入中国汽车品牌史。

十月金秋,申城暮晚,汽车城安亭华灯初上,荣威盾形双狮标志在柔光映射下,享受着数以百计的媒体记者、汽车业内人士以及经销商群体的注目;步入礼堂,一辆辆经典的罗孚老爷车,叙述着荣威显赫的前生,让人们在格林威治时间到东八区之间做一次穿梭。在今天的中国,能够将百年以上的汽车历史拿来彰显自己的品牌荣耀,唯有并购国外车企一条路。

荣威750的原型车罗孚75是原罗孚品牌的经典车型,而该品牌具有100多年历史,曾为英国王室御用之车,是最具典范意义的英系品牌。在劳斯莱斯、宾利、捷豹等众多英国豪华品牌中,独有罗孚享有英国汽车“教父”的美誉,其在英国汽车工业发展历程中的地位与价值可见一斑。

有业界专家就此评论说,荣威750的到来,不仅意味着未来中高端轿车市场将出现一个新的强势竞争者,而且也预示着在这一市场领域,日系、德系、美系产品垄断的局面有望被打破,英系车将成为该市场新的一极,消费者将有新的选择空间。

“目前中国市场上中高档主流汽车品牌大致概括为:科技实用的德系车、气派的美系车和时尚的日韩系车,而作为‘英系车’代表,荣威品牌差异化的体现于它的经典品位和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秋说。荣威750修长的整体造型、雪茄型车身、不锈钢镀铬腰线、流畅的线条与饱满的车头曲面,显现出具有皇家气度的优雅;镀铬三维立体格栅、隼眼双圆弧氙气大灯、充满椭圆造型的内饰设计,乃至别具一格的盾形标志,细节处流露出文化品味。英系车的设计传递的是一种与心灵体验和修养境界相通的格调与气质,这也正是汽车豪华品牌中英系品牌如此之多的根本原因。只不过如劳斯莱斯、宾利那些英系品牌太过高远,从未像荣威这样距离中国消费者如此之近。

融合了十多项欧洲豪华车高端技术的荣威750,不但开创了国内同级车中英伦轿车经典的外观,更让人领略到了英国的技术魅力。有专家指出,它的开发并不是拿人家的品牌再扣上一个壳子,而是掌握了整个汽车开发的流程,充分利用了原来罗孚的开发人员和海外的研发队伍,与自主技术力量相结合,才有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图纸上的造型车变成一辆真正的车。

说到海外研发,就不能不回到上汽与罗孚当年的“买卖”,上汽当时不仅在英国罗孚购买到了核心知识产权,还“买”下了包括罗孚新产品开发首席工程师林德瑞(David Lindley)在内的,全部150名核心研发人员的整体研发队伍。现在,林的职务是上汽汽车工程院首席工程师、Ricardo 2010(上汽汽车海外(欧洲)研发中心)总经理。

据上汽相关负责人介绍,原罗孚的工程师们,大多数都经历过与本田的合作,在那里增强了对生产中质量稳定性控制的理解;通过与宝马的合作,在设计工艺、技术方法等方面融汇了更多先进的思想;再加上罗孚自身近百年的历史积累,尤其是在汽车动力性与操控性方面的固有优势,可以说这些工程师都是欧洲一流的。

而这些,正是荣威750这款自主品牌汽车可以与众不同的表现出中高端、国际化的重要保障之一。

 

2006年的这个秋天,也正值上海汽车城五周年,随处可以看到这样的广告:汽车,让城市更精彩;而自主品牌的汽车,不仅可以使城市精彩,也将使中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