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点,我的朋友也是我以前的老板的韩和元,显然比时先生要认识的早的多,他最早于2006-06-11 19:51就在 价值中国网发表过相同的看法,这点可以详见于他的文章严介和你凭什么屹然不倒http://pierrehanson.chinavalue.net/showarticle.aspx?id=33901
事实韩先生于6月2日在我广州的寓所里写了该文的初稿的,当时他跟我说道:"davia我看严介和严老师现在很不好,我看呀,他要出事情了,事情并且又将出在资金链上.纵观周正毅的农凯、唐万新的德隆、顾雏军的格林科尔至周玉成控制的华源,无不是因为资金链断裂的缘故。"当时我是很有些不以为然的,盖因当时主流意见对严还是一片的赞美之声的.从这点来看韩先生的确有着他的非凡的预见力.他不是事后诸葛,他在事情远未发生时就已经敏锐的洞见的了.
他说:"严介和的太平洋建设对800亿资产的控制,我且以他零成本并购(这于现实的经济政治意识上真的存在一个对国有资产的关注了)为依据罢,但其运营成本,就需要一条坚固的资金链条来维系了,太平洋建设是私人公司我无从获取资料,但我的疑惑还是摆在这里了."
在这里韩先生另一种伟大或者是优秀的品质也很鲜明的表现出来了,那就是他对民营企业的保护,他跟我不至一次的说过,同样他在不同的场合也不止一次的表达过他的一个观点: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归根来说还是所在地的企业的竞争.因此他对企业特别是具有培养核心力潜力的企业,他总表现出特别的感情,他很反感于郎咸平,并不是对郎的学术能力的怀疑,他甚至很多次的说过郎是个非常优秀并且很有良心的学者,但他同时又表达了对他的反感,他说过:郎教授事实是在好心办坏事情呀,他在破坏我们国家的竞争基础---企业有培养核心竞争力潜力的企业呀,德隆死了\老顾进号子了\海尔长虹被弄的不清不楚.这对于我们的企业的发展对于我们整个的国民经济是不害的.
这个观点就是在了今天我也还是认为很有价值的.读读韩和元先生的文章吧,或许能够给你一点启示.
当然韩先生并不象某些人一样,刻意的在淡化或甚至从根本上否定原罪的,他跟我说过:,牟其中这人很可恶,其否定原罪的观点就让我认为这个人本身的道德有怀疑的态度.他曾经在很多地方表达着一个概念:"我是承认原罪的".但他并不象郎咸平之流一样,刻意的要置那些企业于死地.他很包容的说过:民营企业实在的说的确是有问题的并且是:这样和那样的问题还很严重.但我们却不能够这样就简单的反对他们,我们应该有董辅衽董老的意识,应该学会养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