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酒神马西元


  曾经是灯泡厂的工人,如今是山东最大的白酒企业的掌门,他用11年的时间将“泰山”酒做得实实在在;

  他的出现,使人们重新看到了鲁酒沉沦10年后的希望;

  这个人,就是51岁的马西元。

                             


  马西元,山东最大白酒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平时却很少喝酒。但是在闲暇之时他常常拿出酒柜中的陈年老酒细细把玩,有时他会对一款新颖别致的包装研究上半个小时。

  每天早上7点钟,他会准时坐着沃尔沃S80T6由北向南穿过泰安市区,然后沿着泰汶路迤逦而行。车,快而平稳,马西元说他很喜欢沃尔沃的这种感觉。这很符合自己的性格:追求泰山般的平稳与厚重,但是从不埋没敏锐的攻击力。

  20分钟后,他会在自己宽敞的办公室里开始一天的工作。在泰山生力源集团,普通员工8点上班,但是,马西元要求管理干部必须在7:30

  分到达工作岗位,安排好一天的工作,而他自己会在7:20分进入工作状态。

  11年来一向如此。

一切始于灯泡厂

  15岁时,马西元成了新泰市谷里灯泡厂的一名车间工人,从车间工到车间主任,到办公室主任,到厂长,再到党委书记,一干就是25年。

  马西元的办公室在泰山生力源集团办公大楼的三楼,由接待室和办公室两部分组成。透过接待室的窗口,可以北望泰山、南眺汶水。马西

  元笑着告诉记者:生力源集团位于泰山的山基部分,可谓依山傍水,是难得的风水宝地。

  现在,泰山生力源拥有固定资产5个亿,每年可以为国家创造1.2亿的税收。不声不响中,已进入了中国白酒行业10强。马西元说:这样的

  企业值得自己为之奋斗终生。

  而在11年前,这里一切都与他无关。

  在来泰山生力源集团工作之前,他在国有新泰谷里灯泡厂工作。

  1970年,马西元成了新泰市谷里灯泡厂的一名车间工人,那一年他15岁。从车间工,到车间主任,到办公室主任,到厂长,再到党委书记

  ,他25年如一日,在那个几百人的企业里干得兢兢业业。在他的带领下,谷里灯泡厂被上级主管部门称之为最省心的企业。

  直到现在,谷里灯泡厂仍有很多老员工念念不忘马西元,说他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好厂长。然而,泰安市组织部的一纸调令改变了一切,他

  被调往当时的山东泰山酿酒饮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山生力源集团的前身)。

  马西元说自己当时不想去,因为他对谷里灯泡厂的感情已经无法割舍。

  搬家的头天晚上,马西元决定第二天上午10:00离开,“那个时间工人们都在上班,可以减少些离别的难受滋味”。但到第二天离开时,

  办公楼前仍旧站满了工人。司机告诉马西元:工人们说“他们舍不得马书记走,要来给马书记饯行”。

标王背后的马西元

  在白酒行业的多事之秋,马西元掌舵泰山生力源,并提出开发低度白酒的建议,当时,所有的人都以为他疯了。

  自1994年,山东白酒企业连续3年夺得央视标王。标王不仅为中标企业带来了滚滚财源,而且推动了鲁酒板块的迅速崛起,当时,鲁酒企业红遍全国。

  标王的诱惑困扰着泰山生力源:一个县级小酒厂,在取得标王之后,一年之内销售额能从几千万飙升到10个亿。面对央视的标书,很多人热血沸腾,他们认为应该试一下。

  当时马西元刚刚进入白酒行业,在经过冷静地分析之后,他认为不切实际地争夺标王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泰山生力源放弃了对标王的争夺,而这一决定,让泰山生力源成了惟一没有受到“勾兑事件”冲击的鲁酒企业。

  1997年初,《经济参考报》的“一个县级小企业怎么能生产出15亿元销售额的白酒?”、“秦池白酒是用川酒勾兑”等几篇新闻报道连续出台。他们对秦池的生产能力提出怀疑。

  “勾兑”作为白酒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艺,必不可少。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川酒企业也从山东大量引进原酒,这是白酒企业相互交流的重要

  内容。但是在当时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勾兑”到了公众那里却成了“造假酒”的代名词。

  “勾兑事件”给高歌猛进的鲁酒当头一棒,局势骤然恶化,鲁酒自此沉沦十年。这便是“勾兑事件”始末。

  生力源的决策层未雨绸缪,及时把市场的重心调整到江浙闽粤一带,让泰山生力源躲过了“勾兑事件”对企业的冲击。但是马西元也有着敢于冒险、长于进攻的一面,这在他以退为进,推出低度白酒开发江浙闽粤市场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10年前,白酒市场主要以44度以上的中高度酒为主。但马西元认为,随着啤酒、葡萄酒的逐步流行和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白酒的度数会越来越低。当马西元提出开发低度白酒建议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在说疯话。

  但是泰山生力源还是投入了大量资金研发低度白酒。现在38度白酒已经成为白酒的主流产品。在马西元的带领下,2000年,泰山生力源又开发出33度的超低度白酒,又一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不要和马西元硬碰硬”

  在广州,马西元每次都请竞争对手的老总吃饭,最后都成了朋友,这位老总叮嘱他的手下:“不要和泰山生力源硬碰硬,因为他们老总柔中带钢,不好对付。”

  广东是泰山特曲最大的省外市场,自从1997年泰山特曲进入广东市场以来,连续8年销售过亿,最多时年销售量达到了180万箱,在广东同价位白酒中销量高居首位。

  有一家四川白酒企业也想把自己的品牌打进广东市场,于是该酒厂的老总亲自坐镇广州市场,并把泰山特曲作为最大的竞争对手重点防范。但是马西元每次出差广东,都会专门抽出时间请这位老总吃饭,进行很好的交流。最后竞争对手成为朋友。

  这位川酒老总曾经无限感慨地说:鲁酒历经10年沉浮,是马西元让他看到了鲁酒崛起的希望。他经常告诉手下的营销人员,一定不要和泰山生力源硬碰硬,要和他们成为朋友。因为他们的董事长马西元柔中带钢,不好对付。

  马西元凭借出色的管理经营能力,得到集团公司和业界的普遍认可。1998年,他成为生力源集团的总经理。泰山生力源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在2000年,马西元突然沉静下来。

  2000年,对泰山生力源来说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年份。1999年底,泰山生力源集团前任董事长调任泰安市外经贸委主任。而此时,川酒、黔酒在全国市场攻城夺寨,鲁酒企业在“勾兑事件”的冲击下,反击无力。内忧外患之下,泰山生力源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

  办公室吴修刚秘书告诉记者:在这期间,马西元常常透过办公室的窗口,向南遥望公司的粮食酒生产车间,那是亚洲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粮酒生产车间。透过空中飘来的漫漫酒香,他会在窗前站上一两个钟头,他站立沉思的姿态会长时间的凝固在那里。

  在经历3个不眠之夜后,马西元接受了董事长一职的任命。

  紧接着他提出了“做大做强白酒主业,积极发展相关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战略。现在的泰山生力源集团,已不是单纯的白酒生产,已经形成了白酒、彩色印刷、生物复合肥、奶牛养殖及乳品加工、特种纸等多样化、健康发展的格局。

半个企业家

  马西元和他的酒一样实在,虽在白酒行业声名鹊起,但谦逊地承认若没搭档的配合,自己只算半个企业家。

  登山、钓鱼、阅读《论语》《老子》等古学论著,这是马西元在出任董事长后在闲暇之时常做的三件事。他说,登山可以强健体魄,钓鱼给了自己更多思考的时间,而阅读古籍则是为了寻找打造百年生力源的思想武器。

  偶尔,他会和女儿一起打打高尔夫球,爬爬泰山,甚至谈论一下老庄哲学。他说他很羡慕女儿,有一份好工作,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也有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泰山”品牌做成全国一流的。

  泰山特曲的广告语是“泰山特曲实实在在”。很多专业人士认为这句广告语“土”的很专业。其实这句广告语是泰山特曲广东代理商刘汉平第一个喊出来的。

  当有人问刘汉平为什莫会选择泰山特曲时,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泰山特曲酒实在,人更实在。

  马西元当时正在为泰山特曲的广告语发愁,听到此言如获至宝。于是“实实在在”成了泰山特曲的广告语。他说“做酒如同做人,做人实在了,酿出来的酒当然实在。实在了才能给人平安富贵的感觉”。

  2000年,马西元开始在泰山生力源内部推行民主管理制度。他说应该让更多的员工都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之中来。应该多听取职工的意见。正因为有了普通员工的支持,2004年,泰山生力源完成了从国营到民营的体制转变。

  2000年底,马西元就任董事长一职,原销售副总张铭新成为公司总经理。从此之后,他们成了国内白酒界有名的黄金组合。山东省糖酒副食品协会秘书长薛剑锐评价说,马西元与张铭新是中国白酒界的黄金搭档:一个稳如泰山,庄重儒雅,一个生龙活虎,杀气腾腾。

  张铭新告诉记者:和马西元在一起工作,自己的行动能力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2005年开始,马西元在生力源内部提出了建立“和谐生力源”的发展目标。而他则把泰山特曲销售额提高到5个亿,市场的触角也延伸到了香港、新加坡等地,企业内外步调协调一致……

  2006年5月,“泰山牌”白酒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这标志着“泰山”已由一个区域品牌成长为全国品牌。在一次庆功会上,席间,马西元开玩笑说:如果没有张铭新的搭档,自己只能算作半个企业家,只有他们联合起来才能称得上一个优秀的企业家。